|
摘要 岩土工程 o tc h in ac l n ign in g 是以土 力学 、岩石力学、工程地质学和地基基础工程学为理论基础, 以解决和处理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有关岩、土体的工程技术问题, 是一门地质与工程紧密结合的新专业学科, 属于土木工程的范畴。在欧美等发展国家, 岩土工程的开展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 基本形成了较完善的、以教学、科研、生产实践在内的系统化工程体系。 1 9 7 9 年, 我国第一个岩土工程考察团访问了加拿大, 全面地了解了加国岩土工程的先进经验和技艺水平, 岩土工程开始得到国家主管部门的重视, 并决定了1 9 8 。年在全国范围之内逐步推行岩土工程体制。十余年来, 岩土工程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 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第一, 培养了大量的岩土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安冶金学院等十余所高等院校设立了岩土工程专业, 部分院校还设有硕士和博士学位。另外, 许多部门也根据需要, 开展了岩土工程的进修或短期培训工作, 为我国培养了数万名岩土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及高层次的教学、科研人才。第二, 岩土工程学术交流及刊物、著作出版发行活跃。近年来, 我国已出版了数种岩土工程专门学术刊物, 以及出版了大量的会议文集、实录、国外岩土工程译著等。另外国内及国际岩土工程学术交流十分频繁, 促进了我国岩土工程的发展以及同世界部分国家的合作与交流。第三, 成立了岩土工程机构及岩土工程仪器厂家。据不完全统计, 国内目前有近二千家岩土工程公司、研究所、工程队或咨询公司等, 它们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岩土工程工作, 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另外, 国内有数十家专营或兼营岩土工程仪器设备研制和生产厂家, 为我国岩土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资手段。第四, 岩土工程体制逐步完善, 已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标准、规范、制度等。 1 9 8 6 年, 建设部组织编写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各部门也制定了有关的岩土工程标准。由于岩土工程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 在我国发展历史很短, 许多技术尚未成熟, 相信不久将会有系统的岩土工程专业的标准、规范、制度等的出现。
|
|
收稿日期: 1994-09-10
|
作者简介: 赵忠 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 |
[1] |
王争鸣. 拉日铁路地热地区综合选线研究[J]. 铁道工程学报, 2015, 32(9): 1-5. |
[2] |
成永刚1,吴六政1,赵晓彦2. 高速公路路堤滑坡成因及治理方案研究[J]. 铁道工程学报, 2015, 32(9): 25-29. |
[3] |
蒲浩,郑晓强,李伟,刘威. 复杂约束条件下铁路车站自动选址研究[J]. 铁道工程学报, 2015, 32(9): 6-12. |
[4] |
李金城. 黔张常铁路岩溶区坡度方案比选研究[J]. 铁道工程学报, 2015, 32(9): 13-18. |
[5] |
许锐1, 郭璐1,李寻昌1,董琪2. 延安地区黑沙蒿生长特征及护坡效应研究[J]. 铁道工程学报, 2015, 32(9): 19-24. |
[6] |
张峰,刘莹,许兆义,李志义. 武广高铁武汉综合试验段软土复合地基沉降分析[J]. 铁道工程学报, 2015, 32(9): 30-34. |
[7] |
孙文,吴亚平,高遵明. 干寒地区路基长期稳定性及工程措施效果研究[J]. 铁道工程学报, 2015, 32(9): 35-40. |
[8] |
陈文化. 重载铁路盐渍土路基中土工布使用寿命评估[J]. 铁道工程学报, 2015, 32(9): 55-59. |
[9] |
周长东1,刘斌2. 简支铁路桥梁加固前后共振响应分析[J]. 铁道工程学报, 2015, 32(9): 60-66. |
[10] |
杨长卫1,周峰3,杨国涛2,张建经1. 加筋土挡墙地震稳定性时频分析研究[J]. 铁道工程学报, 2015, 32(9): 41-48. |
[11] |
吴红刚,张乾翼,周张博,张俊德,宋响军. 双排抗滑桩工作性能的模型试验研究[J]. 铁道工程学报, 2015, 32(9): 49-54. |
[12] |
戴公连,粟淼. 斜交连续钢箱梁桥横隔板布置方式研究[J]. 铁道工程学报, 2015, 32(9): 67-72. |
[13] |
康承磊1,林文泉2. 深厚软土区桥梁工程病害防范研究[J]. 铁道工程学报, 2015, 32(9): 73-78. |
[14] |
朱正国,耿亚帅,武杰,朱永全,王道远,韩现民. 地震作用下隧道衬砌背后空洞影响机制研究[J]. 铁道工程学报, 2015, 32(9): 79-84. |
[15] |
张民庆,何志军,游旭,吴川,高金喜. 铁路隧道底部混凝土质量评定的研究与应用[J]. 铁道工程学报, 2015, 32(9): 85-9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