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 页
期刊介绍
科技信息
期刊查询
投稿须知
订阅指南
联系我们
编委会
留言板
English
ipad移动阅读平台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检索
高级检索
2010年 27卷 6期
刊出日期:2010-06-15
路网研究
路网研究
1
包西铁路通道改建方案研究
魏州泉
研究目的:包西铁路通道为“包柳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本段铁路目前现状和功能对既有线扩能改造的建设规模进行研究论述。
研究结论:从包柳通道在路网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来看,最终将形成一条双线大能力通道。为充分发挥其通道的整体运输能力,本段扩能改造时北段包头至大保当一次新建双线,速度目标值为160 km/h(预留200 km/h);中段大保当至延安既有线增建二线,速度目标值为160 km/h;南段延安至西安一次新建双线,速度目标值为160 km/h(预留200 km/h),既有线维持不变形成三线格局。包西线先期建成双线既解决了煤炭运输外运的运能不足问题,又解决了直通运量能力不足的问题,符合包柳双线大能力通道的总体规划。
2010 Vol. 27 (6): 1-4 [
摘要
] (
2557
)
HTML
(1 KB)
PDF
(263 KB) (
275
)
5
商阜杭铁路引入合肥枢纽方案研究
董志强
研究目的:遵循“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设计理念, 结合合肥枢纽的现状, 统筹考虑枢纽在建项目、拟建项目及规划项目, 系统研究确定推荐方案及重大比选方案, 为枢纽总图研究及设计积累经验。
研究结论: 随着合肥南站的建设, 枢纽形成了两大客站的格局, 以此为前提, 研究了集中引入合肥南站方案、商阜杭引入合肥站方案、商阜杭引入合肥南站方案和商阜杭新建客站方案四大系列方案。 经研究比选, 集中引入合肥南站方案在运输组织、旅客出行、点线能力协调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但合肥南站已经开工建设, 对其进行调整存在不确定性, 因此建议下阶段根据合肥南站工程调整的可能性对集中引入合肥南站方案、商阜杭引入合肥站方案进一步深入研究比选。
2010 Vol. 27 (6): 5-9 [
摘要
] (
2555
)
HTML
(1 KB)
PDF
(593 KB) (
221
)
10
基于交通影响分析的多建设项目优先次序研究
金 琰
研究目的:为了缓解多个建设项目对资金及交通环境的压力,需要对多个建设项目进行合理的排序。本文特提出基于交通影响分析的多建设项目的排序方法。
研究结论:通过算例分析得出,对多建项目排序可以减轻建设项目对交通、环境的影响程度,根据建设项目对路段和交叉口的影响程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建设安排,可以有效避免多项目同时建设时产生的最大拥挤,避免因已建成项目产生的交通吸引对城市交通系统产生大的冲击。
2010 Vol. 27 (6): 10-13 [
摘要
] (
2746
)
HTML
(1 KB)
PDF
(744 KB) (
111
)
14
客运专线成网条件下既有线运输组织研究
石 铁;关晓频
研究目的:客运专线建设成网后将承担主要的旅客运输任务,实现客货分线运输,既有线的运能紧张局势将得到缓解,因此,有必要调整既有线运输组织以适应变化趋势。本文特对既有线客货运输产品的定位进行探讨。
研究结论:客运专线建设成网后,既有线上大量客运站、客货运站的客运作业量减少或转变为货运站。既有线线路上的货物运输能力释放,且线路上列车种类减少、列车间速度差减小,货物列车的旅行速度提高,旅客列车的扣除系数也有一定程度减小,既有线应该根据变化情况充分发掘既有线运输能力,以适应运输需求增长的趋势。同时,既有线也要协调好与客运专线的关系,调整传统的运输组织原则,对既有线的各种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加强对货物运输服务质量的重视。此外,既有线铁路应该抓住发展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准确把握市场目标,发展特色客、货运输产品,提高竞争力,适应运输发展的要求。
2010 Vol. 27 (6): 14-17 [
摘要
] (
2552
)
HTML
(1 KB)
PDF
(663 KB) (
198
)
18
双块式无砟轨道与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研究
王森荣
研究目的:双块式无砟轨道是在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工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深入分析配筋混凝土路面的结构设计,对比双块式无砟轨道的结构设计,从而为高速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研究结论:连续配筋的混凝土路面结构纵横向没有伸缩接缝,但由于温度荷载会使在自由端部的75 m范围内发生总量大约3~5 cm的位移,故在端部通常采用锚固装置或多处设胀缝的设施,将端部位移逐步分散、消失。连续配筋的混凝土路面的裂缝宽度以不严重渗水为好,一般应小于0.6 mm,低温下应不大于1.0 mm;配筋率约为0.5%~0.8%,钢筋一般采用单层布置。路面板铺设在沥青处理的基层或整平层上对控制横向裂缝较好。
德国双块式无砟轨道配筋率为0.8% ~0.9%,裂缝设计控制宽度为0.5 mm,裂缝间距为2 m左右,钢筋采用单层配筋,设置在道床板的中下层。我国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为使道床板能够承受更大的弯矩变形,道床板厚度设计为260 mm,并采用双层配筋的方式。
2010 Vol. 27 (6): 18-22 [
摘要
] (
2785
)
HTML
(1 KB)
PDF
(705 KB) (
319
)
23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正线线间距研究
黄远清
研究目的:由广东省单独投资建设并负责运营管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运行车辆选用与地铁A型车外形尺寸相同的城际动车组,但运行速度大大高于一般地铁,现行有关轨道交通方面的设计规范均不能完全适用于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项目。为了使工程设计既能实现运营速度目标,保证运营安全,又尽量节省工程投资,因此需要对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正线线间距进行研究确定。
研究结论: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正线直线地段最小线间距可按下列标准采用:设计速度为140 km/h及以下时采用3.8 m, 160 km/h时采用4.0 m, 200 km/h时采用4.2 m。曲线两端直线地段的线间距为3.8 m时,曲线地段应加宽线间距;曲线两端直线地段的线间距≥4 m时,曲线地段线间距可不再加宽。
2010 Vol. 27 (6): 23-26 [
摘要
] (
2596
)
HTML
(1 KB)
PDF
(140 KB) (
278
)
27
厦门翔安隧道海域工程物探
李 坚;魏栋华;曹云勇;杜华光
研究目的:在我国大陆地区第一座海底隧道—厦门翔安隧道的工程地质勘探中,通过研究地震反射波法的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中的关键技术和难点,利用物探手段有效地解决海底隧道的工程地质问题,减少水上钻探的昂贵费用并缩短勘探工期。
研究结论:在资料采集中,施测时间选择在海域平潮期间;在资料处理中,需把非规则多次覆盖观测系统转换成规则观测系统,通过加密速度分析点,提高资料处理质量;在资料解释中,归纳出时间剖面图中不同地质情况所对应的特征:淤泥较厚地段,海底界面反映为连续性好、频率高、能量低的反射波组;存在覆盖层时,显示为3个连续性较好的反射波组,无覆盖层时,显示为2个连续性较好的反射波组;存在裂隙或岩脉时,反射波组发生断开或上下位移。
2010 Vol. 27 (6): 27-31 [
摘要
] (
2630
)
HTML
(1 KB)
PDF
(707 KB) (
116
)
32
单动双管取芯技术在松散、破碎地层中的应用
郝永生
研究目的:在津秦客运专线地质勘察过程中,当遇到松散、破碎或者软弱夹层,采用常规钻探手段时,由于岩芯受到冲洗液的冲刷、钻具振动、岩芯管内的摩擦,岩芯采取率极低,甚至导致岩芯烧坏、污染、原结构破坏等情况,不能满足地质勘察和规范要求,因此必须改进钻探工艺。
研究结论:(1)经钻孔生产试验证明,单动双管金刚石钻具能防止冲洗液冲刷、减少钻具振动,保持岩芯原结构,从而避免岩芯污染、烧坏; (2)采用单动双管金刚石钻进方法,提高了岩芯采取率,最高达91%,使岩芯采取率全部达到地质规范设计要求; (3)在单动双管钻具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问题,还需进一步在生产试验中摸索改进。
2010 Vol. 27 (6): 32-35 [
摘要
] (
2772
)
HTML
(1 KB)
PDF
(510 KB) (
311
)
36
江珠高速公路深厚软土固结历史特性分析
何 晖
研究目的:在软土路堤设计中,沉降计算和稳定性验算均宜考虑软土的固结历史。本文以江珠高速公路珠海段试验路堤为例,在对室内土工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资料整理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得出该区深厚软基的固结历史特性。
研究结论:研究区6~12 m以上软土层为超固结状态,超固结比OCR=1.10~1.89,但所得OCR值离散性较大。区内软土深度6~12 m以下为欠固结状态,超固结比OCR=0.45~0.94,计算结果比较可靠。在研究深度范围内,OCR值沿深度变化呈减小趋势。研究表明,采用十字板剪切试验判别软土固结历史能避免取样及室内土工试验对土样的扰动,结果能反映土体实际固结状态。
2010 Vol. 27 (6): 36-41 [
摘要
] (
2514
)
HTML
(1 KB)
PDF
(358 KB) (
150
)
42
基于ANFIS的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预测研究
薛新华;魏永幸
研究目的:影响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桩的参数、置换率、土的物理力学特性、褥垫层厚度和施工工艺等,且各因素之间存在高度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比较难于确定。为合理准确预测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通过研究提出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
研究结论:在分析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原理及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减法聚类获得模糊推理规则数目,确定网络结构,建立适用于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预测的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对实测资料的预测结果表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比BP网络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_SVM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和适应性,为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判别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2010 Vol. 27 (6): 42-47 [
摘要
] (
2580
)
HTML
(1 KB)
PDF
(1193 KB) (
171
)
48
碎石桩极限承载力计算的几种方法
赖紫辉
研究目的:碎石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是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的关键,本文阐述了碎石桩极限承载力Hughes-Withers计算式、Brauns计算式、盛崇文计算式、刘杰等计算式,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计算、分析与比较,推荐可采用的计算式,以期对今后规范和标准的修编,以及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研究结论:推荐单桩极限承载力按盛崇文推导的公式计算,既考虑了群桩效应,又避免了地基土各种物理力学指标的采集,计算简单,且偏于安全;建议复合地基承载力按极限承载力设计,再除以1.3~1.5的安全系数,不仅概念明确,也经济合理。
2010 Vol. 27 (6): 48-50 [
摘要
] (
2599
)
HTML
(1 KB)
PDF
(972 KB) (
204
)
51
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探讨
肖星球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的不足,指出在饱和粘性土中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式中引入桩土应力比的不全面性和应当考虑桩间土强度增长对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初始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在预压进程中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力求获得复合地基承载力随时间增长的动态计算公式。
研究结论:对于散体材料桩体承载力的发挥依赖于桩间土的强度,两者为相关变量,因此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可表示为桩间土抗剪强度的函数;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是一动态变量,随桩间土强度增长而增长;给出预压进程中复合地基承载力随时间增长的动态计算公式,以便信息化施工。
2010 Vol. 27 (6): 51-54 [
摘要
] (
2632
)
HTML
(1 KB)
PDF
(740 KB) (
271
)
55
无砟轨道技术再创新研究与实践
吴克俭
2006年, 铁道部决定实施铁路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技术再创新工程, 建设武广高速铁路武汉综合试验段,对无砟轨道成套技术进行再创新。 在设计理论、结构设计、制造工艺、轨道部件及工程材料、施工装备、铺设工艺、高速无砟道岔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优化完善, 丰富完善无砟轨道技术。 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无砟轨道技术再创新研究与实践, 介绍了主要研究内容、重要创新成果、实车试验, 提出了无砟轨道工程质量控制的意见和建议, 论述了无砟轨道技术持续创新的想法。
2010 Vol. 27 (6): 55-60 [
摘要
] (
2752
)
HTML
(1 KB)
PDF
(609 KB) (
325
)
61
V形刚构拱组合桥的梁拱组合效应分析
龚俊虎;王华成;黄北平
研究目的:大跨度V形刚构拱组合桥利用V形连续刚构的主跨斜腿与钢管混凝土拱的拱座连接形成,具有拱和V形连续刚构共同受力的特点,其结构性能已不同于一般的梁拱组合体系桥。通过本研究,揭示V形刚构拱组合桥的梁拱组合效应。
研究结论:由于拱肋对V形连续刚构桥的加劲作用, V形刚构拱组合桥中跨在活载作用下的最大弯矩和最大挠度均减小约50%;组合结构桥由于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中跨后期下挠仅为V形连续刚构桥跨中下挠量的12%;V形刚构拱组合桥的竖向刚度是V形连续刚构桥的2.56倍以上,V形刚构拱组合桥的梁拱组合效应非常明显。
2010 Vol. 27 (6): 61-64 [
摘要
] (
2776
)
HTML
(1 KB)
PDF
(698 KB) (
213
)
65
盐湖区桥涵设计建造的主要技术难题及对策
雷晓峰
研究目的:我国的盐湖分布广泛,随着大规模的铁路建设,越来越多的铁路需要穿越盐湖地区。根据察尔汗盐湖区的工程环境特点,分析盐湖地区桥涵修建的主要技术难题,研究提出盐湖地区桥涵的主要设置原则、综合防腐措施及施工方法。
研究结论:在总结西宁至格尔木铁路相关设计、研究及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对盐湖区桥涵设计建造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对策措施:选择受力明确、施工简便、耐久性好的桥涵结构形式及基础类型,进行恰当的构造处理,采用耐久混凝土,设置合理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合理运用环氧涂层钢筋、钢筋阻锈剂、纤维混凝土、硅烷浸渍、防腐涂层、渗透性模板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附加措施。
2010 Vol. 27 (6): 65-69 [
摘要
] (
2511
)
HTML
(1 KB)
PDF
(225 KB) (
137
)
70
函谷关隧道下穿新黄土冲沟施工技术
张英才
研究目的:研究大断面隧道下穿新黄土冲沟地段施工中的偏压影响,提出防止隧道坍塌的施工技术。
研究结论:(1)水泥土回填、混凝土明渠修筑及混凝土咬合桩打设等技术措施,防止了地表水下渗、浸蚀,消除了地表水对湿陷性黄土的影响,提高了冲沟及其边坡的稳定性; (2)应用水玻璃硫酸浆液注浆固结粉砂层等加固措施,减少了因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保证了隧道开挖的稳定性; (3)提高隧道初期支护强度和刚度,控制隧道开挖支护变形,可有效控制隧道偏压的影响; (4)通过CRD工法优化,缩短工序距离和工序时间,可以达到初期支护早日成环,对控制黄土隧道变形和地表下沉行之有效。
2010 Vol. 27 (6): 70-73 [
摘要
] (
2584
)
HTML
(1 KB)
PDF
(339 KB) (
117
)
74
隧道工程饱水充填型溶洞处理技术研究
马 涛
研究目的: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9780”大型富水溶洞充填物为饱水淤泥质粉质黏土夹碎石、块石及孤石,颗粒细、含水量高、强度低、施工风险大。通过本研究,拟找到一个安全可靠、结构合理的支护体系。
研究结论:(1)超前帷幕注浆能够起到改良土体、堵水的效果,对充填型溶洞加固效果显著,可以大幅度降低充填物含水率、改善物理力学指标,为顺利开挖创造有利条件,是溶洞处理有效的手段; (2)溶洞段采用双层喷混凝土支护形式的初期支护,有效控制了围岩变形,分担了大部分围岩压力,大大降低了传递至二次衬砌上的荷载; (3)鉴于岩溶水的季节性很强,在雨季地表强降雨的补给下,溶洞内水位会短时间内急剧上升,因此隧道二次衬砌应预留抵抗高水压的安全储备,以保证运营安全。
2010 Vol. 27 (6): 74-78 [
摘要
] (
2581
)
HTML
(1 KB)
PDF
(1076 KB) (
307
)
79
大西客运专线接触网电分相的选择与应用
周 凡
研究目的:为保证大同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具有较高的供电质量,对国内外高速铁路所采用的接触网电分相形式进行分析与研究,考虑到我国铁路运营中不同的升弓方式、弓间距等因素的影响,经过比较与分析不同接触网电分相形式的特点,提出适合大西客运专线的电分相方式。
研究结论:通过研究与比较,建议接触网采取6跨电分相方案以及13跨电分相方案。6跨电分相具有受电弓断电时间短,列车速度基本不受影响,工程投资小等优点; 13跨电分相具有适应性强,接触网不存在3支悬挂,施工过程中调整及运营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
2010 Vol. 27 (6): 79-82 [
摘要
] (
2707
)
HTML
(1 KB)
PDF
(511 KB) (
181
)
83
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接触网刚柔过渡方案
陈 玮
研究目的:针对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线路条件和工程特点,隧道内和隧道外4次转换,特别是出入段线小曲线半径的现状,通过对架空接触网隧道外柔性悬挂和隧道内刚性悬挂的分析,对采用贯通式和关节式刚柔过渡方案的比选,提出安全可靠的实施方案,并运用到实际工程中。
研究结论:刚柔过渡是架空接触网在刚性和柔性悬挂转换处非常关键的技术,从受电弓自然平稳过渡的要求、安装精度的调整和行车速度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本线采用贯通式刚柔过渡方案。在曲线段,经过精确计算和现场调试,达到刚柔过渡的尽快转换,减少刚柔过渡的复杂性。
2010 Vol. 27 (6): 83-86 [
摘要
] (
2683
)
HTML
(1 KB)
PDF
(647 KB) (
247
)
87
贯通线全电缆线路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孙建明
研究目的:长期以来我国普速铁路10kV贯通线采用架空方式为主、电缆线路为辅, 10kV贯通线中性点采用不接地系统。高速铁路10kV贯通线大量使用电缆线路,长距离电缆线路的对地电容电流远大于架空线路,且10kV贯通线电缆线路与通信信号电缆长距离接近平行敷设,应对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综合研究,提出适合我国高速铁路10kV贯通线全电缆线路特点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以指导工程设计。
研究结论:经调压器供电的10kV贯通线全电缆线路中性点宜采用低电阻接地,当调压器容量为250kVA及以下时,中性点可采用直接接地;低电阻接地的电阻值宜按单相接地电流小于400 A、接地故障瞬时跳闸方式选择;变配电所接地网电阻值宜按R≤1Ω设计。
2010 Vol. 27 (6): 87-90 [
摘要
] (
2562
)
HTML
(1 KB)
PDF
(824 KB) (
165
)
91
北京南站供配电系统设计研究
李康彦;周 凡
研究目的:北京南站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火车客站,其开放的设计思路和大胆的构思彻底改变了以往旅客站房的设计风格和结构,同时也给供配电系统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对其进行研究,提出可行的设计方案。
研究结论:电力供应以外部电力系统供电为主,站区为了满足京津城际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区间用电需求,设置10kV配电所及变电所,站房设置10kV变配电所;应急电源系统采用柴油发电机组和EPS相结合的方式,构成北京南站的主供电系统。并采用了三联供系统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当外部电源停电时可有效发挥其独立发电功能,为部分负荷提供电力保障。
2010 Vol. 27 (6): 91-97 [
摘要
] (
2534
)
HTML
(1 KB)
PDF
(489 KB) (
249
)
98
城轨交通综合监控系统集成方式的研究
刘 靖
研究目的:通过对既有和在建城轨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分析与比较,就系统集成规模和深度提出建议,为今后我国城轨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构成提供借鉴。
研究结论:建立城轨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应以能实现各系统信息资源共享,确保相关系统间自动进行业务关联和事件联动功能,快速应对突发事件为目的。目前国内城轨交通工程建设中的综合监控系统可采用分类集成规模下的深度集成方案,对部分比较容易集成、软硬件比较一致的子系统进行集成,对造价过高、集成风险较大的子系统进行互联。
2010 Vol. 27 (6): 98-101 [
摘要
] (
2522
)
HTML
(1 KB)
PDF
(966 KB) (
232
)
102
铁路站场及枢纽设计理念和方法探讨
杨 健
研究目的:跨越式发展形势下铁路建设理念已发生重大变革。铁路站场设计如何适应新的建设要求成为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多年铁路站场设计咨询、规程规范编制、技术管理的实践,从较宏观的角度总结新形势下铁路车站及枢纽的规划建设理念和特点,为设计人员提供设计借鉴参考。
研究结论:运营便利与工程节省历来有一定的对立性。铁路站场设计在理念上应以运营条件、能力最大化为第一要素,对生产力布局调整、整合;客货运设备配备应以服务地方、利于发展为目标;在枢纽及地区站场设计中应贯彻客货分站(分线)、客内货外;任何情况下都要高度重视运营安全的理念。在具体工程设计上,要因地制宜地优化工程设计,达到最优的工程及运营效果。
2010 Vol. 27 (6): 102-108 [
摘要
] (
2557
)
HTML
(1 KB)
PDF
(1444 KB) (
348
)
109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综合交通枢纽布局研究
刘和芳
研究目的: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要求“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运营”,线网内部要求实现互连互通、运营灵活、资源共享,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互连互通”的内涵。
研究结论:城际轨道交通综合交通枢纽的设计理念应遵行协同效率与整体形态最优化、枢纽个体条件适宜性、实现紧骤布置和无缝换乘、综合利用有限城市空间和土地资源以及定性定量相结合等五个原则。城际轨道与城市轨道一般通过换乘方式进行衔接;当其与城市轨道的起点或终点衔接时,宜采用接轨的方式衔接,并一般宜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市域快线相衔接。快速城际线之间应直接或通过其它普速城际线间接地接轨,普速城际网之间尽可能实现相互连通,在线路的起点或终点衔接处,采用接轨方式衔接,在城际线路相互交叉处设置时,宜优先采用换乘方式。
2010 Vol. 27 (6): 109-114 [
摘要
] (
2646
)
HTML
(1 KB)
PDF
(884 KB) (
410
)
115
城际铁路中间站布置形式对列车追踪间隔的影响
黄永柳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城际铁路中间站布置形式对站站停列车追踪间隔的影响,给出各种中间站布置形式的适用范围。
研究结论:针对城际铁路开行大站停和站站停2种城际列车、采用越行模式的运输组织特点,分析计算了不同中间站布置形式对列车追踪间隔的影响。研究认为:本站不发生越行作业且以大站客流为主的城际铁路中间站宜采用无到发线形式;以大站客流为主、站站停列车基本不组织追踪运行的城际铁路中间站宜采用设2条到发线、侧式站台形式;以站站停客流为主的城际铁路中间站宜选择设2条到发线、岛式站台形式;以站站停客流为主、且有其他城际线接轨的中间站宜选择设4条到发线、岛式站台形式。
2010 Vol. 27 (6): 115-118 [
摘要
] (
2614
)
HTML
(1 KB)
PDF
(268 KB) (
93
)
119
地铁车辆段站场设计有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兰淑桂
研究目的:地铁车辆段虽然一般位于城市边缘地带,但用地仍然非常紧张,打破常规设计思路,可以有效地处理设计要求与用地紧张的矛盾。本文结合项目具体情况,从试车线、洗车线、出入线等相关设计内容,详细分析各方面的控制因素,可为其他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结论:(1)设计不要墨守成规,应理性分析各方面因素,设计成果应安全、经济、科学、合理,完全满足运营要求; (2)贯通式洗车线可根据地形条件及咽喉区平面布置情况设在出入线右侧或左侧; (3)试车线在地形或用地条件限制时,可以在任何部位设置曲线,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及超高设置均要满足试车线速度要求,尽量选择大半径曲线。
2010 Vol. 27 (6): 119-122 [
摘要
] (
2497
)
HTML
(1 KB)
PDF
(620 KB) (
227
)
版权所有 © 2014 《铁道工程学报》编辑部
京ICP备14038223号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