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检索  
  高级检索
2015年 32卷 8期
刊出日期:2015-08-15

路网研究
节能环保
勘测设计
地质与路基
桥梁工程
隧道工程
电气化工程
城市轨道交通
工程经济与管理
通信信号
 
       路网研究
1 利用既有铁路资源开行市郊列车的探讨
王俏
研究目的:市郊铁路是连接城市中心城区与郊区或中心城区与卫星城之间,以大城市通勤客流为主的短 途旅客运输的快捷客运轨道交通方式。但市郊铁路建设成本较高,如果能够利用既有铁路资源满足城市内部 交通需求将-举两得。本文以石家庄市为例,分析利用既有铁路资源开行市郊列车的适应性和可行性,为后 续城市开展和利用既有铁路承担市郊客流的研究提出借鉴。
研究结论:(1)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是发展市郊铁路的主要形式之-;(2)符合条件的城市应充分 考虑利用既有铁路发展市郊铁路;(3)利用既有铁路的研究重点是分析铁路的能力适应性、路由与城市空间 布局和市郊客流流向的吻合性、乘客的便捷性等;(4)对石家庄既有铁路及地方铁路进行改造升级后,开行市 郊列车是可行的,可以实现“城铁双赢' ;(5)本研究结论可供市郊铁路发展参考。
2015 Vol. 32 (8): 1-5 [摘要] ( 2917 ) HTML (1 KB)  PDF  (767 KB)  ( 2597 )
       勘测设计
6 高寒艰险山区和复杂地质条件的铁路物探 Hot!
李坚,马文德,吴正刚,尹小康,曹云勇
导读: null
研究目的:新建铁路川藏线拉萨至林芝段位于西藏高寒山区峡谷地段,隧道占该段线路长度的53 %,由 于隧道深孔钻探困难等原因,大量地采用天然场音频大地电磁法(AMT)进行隧道物探。因缝合带是西藏特 有的地质构造产物,根据工程物探资料直接解释缝合带目前国内外带鲜见公开文献报道。因此,本次物探在 现有后勤保障体制下,面对缺氧、低温等特殊环境困难并且保证尽可能多地采集有效资料的前提下,探讨物探 工区的极限地面高程,并研究音频大地电磁资料与缝合带的对应关系和规律,为今后拟建世界上地形地质条 件最为艰险复杂的川藏线康定至林芝段的铁路物探提供技术支撑和借鉴。
研究结论:(1)在AMT资料采集方面,川藏线拉萨至林芝段物探与内地物探的差别非常大,物探人员面 临高寒缺氧的极端环境、负重仪器和给养沿地形陡峻的隧道地面线行走并进行物探等巨大困难,因此在地形 陡峻、地面高程超过4 500 m等极端困难地段,现有体制的后勤给养条件无法保证人员安全,难以采集物探资 料,会出现大量资料空自;(2)在AMT资料处理和解释方面,川藏线拉萨至林芝段物探与内地物探没有差别; (3)在反演电阻率断面图中,向下贯通延仲的条带状低阻异常或梯度高值位置对应缝合带;(4)该研究成果可 用于其他高寒山区的工程物探领域中。
2015 Vol. 32 (8): 6-11 [摘要] ( 3735 ) HTML (1 KB)  PDF  (1762 KB)  ( 2510 )
12 超大直径顶管群下穿京沪铁路的设计研究
冯印
研究目的:超大直径顶管群曲线顶进穿过京沪铁路路基,不可避免对管道周围土体产生扰动,通过仿真 计算研究不同顶进次序对铁路路基及轨道的变形影响,以及对该变形的影响进行评估,并结合地质资料提出 袖阀管注浆加固路基方案,以指导顶管群安全穿过运营铁路。
研究结论:(1)考虑不同顶管顶进次序的相互影响,顶进所引起的铁路路基最终变形呈沉降槽形式,变形 区域边界线水平倾角近4s0;(2)不同顶进次序引起的路基变形差别主要体现在不同位置发生的时间不同,最 终变形差异并不大;(3)顶管作业对铁路的影响主要从路基沉降量和轨道短弦矢度值进行评估,仿真计算表 明轨道短弦最大矢度值未超过要求;(4)沉降槽曲线表明路基面最大沉降量已超过10 mm,可通过袖阀管注 浆加固以满足既有路基技术要求;(s)该研究成果对于采用非明挖方式下穿铁路结构的安全评估及设计具有 参考价值。
2015 Vol. 32 (8): 12-19 [摘要] ( 3647 ) HTML (1 KB)  PDF  (2307 KB)  ( 2632 )
       地质与路基
20 崛江上游河谷重大重力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研究
陈旭1,杜飞翔2,杜宇本1,蒋良文1
研究目的:通过对眠江上游河谷自然地理特征、区域地质特征的研究,结合河谷两岸重力地质灾害的调 查分析,总结眠江上游河谷的重力地质灾害分布规律,为拟建成都至兰州高速公路二期工程汝川-川主寺段的选线提供依据。
研究结论:(1)山民江上游汝川-松潘段河谷区为高山峡谷区,山高坡陡、河谷深切,活动性断裂发育,构造 背景复杂,地表破碎,坡面稳定性差;(2)调查河谷两岸240余处重大重力地质灾害,其分布特征为:类型多 样、规模巨大、密度大、具有成群成带分布性、衍生性(次生性)灾害长期存在,主要沿眠江河谷线状分布,如果 岸坡较陡以崩塌岩堆为主,如果岸坡缓堆积物易堆积形成滑坡;(3)本研究结论对西南高山峡谷区的地质灾 害分布规律研究以及高山峡谷区线性工程选线具有借鉴意义。
2015 Vol. 32 (8): 20-24 [摘要] ( 2752 ) HTML (1 KB)  PDF  (751 KB)  ( 2500 )
25 含水量对先注浆后冻结粉细砂剪切强度的影响
于学敏
研究目的:含水粉细砂地层具有压缩性小、渗透系数大、易液化、无粘聚力、自稳能力差的特点,在该地层 中开挖隧道极易发生涌水、涌砂、塌方等工程灾害。本文探究先注浆后冻结联合加固含水粉细砂等软弱地层, 进而改善土体强度的方法,针对含水粉细砂,通过试验方法对注浆、冻结不同条件下含水粉细砂试样的剪切应 力-剪切位移关系曲线进行研究,并分析不同含水量条件下对含水粉细砂试样剪切应力-剪切位移关系曲 线的影响。
研究结论:(1)先注浆后冻结的联合方法可以有效加固含水粉细砂地层;(2)试验得出含水粉细砂剪切应 力-剪切位移关系曲线随含水量的变化有两种走势;(3)在-定条件下,适当增加含水量,先注浆后冻结粉细 砂试样的剪切强度明显提高;(4)该研究成果可为含水粉细砂及软弱地层中土体的加固提供参考。
2015 Vol. 32 (8): 25-30 [摘要] ( 2959 ) HTML (1 KB)  PDF  (1180 KB)  ( 2509 )
31 竖向透射法长桩完整性检测新技术研究
杨怀玉,任春山,赵明龙
研究目的:目前常用的基桩完整性检测方法有低应变反射波法和声波透射法,对于长桩的检测均有其局 限性。高速铁路桥梁基础多采用桩基,第四系松散地层中大多为长桩,针对长桩桩身完整性检测,开发-种新 的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以弥补现有方法的不足。
研究结论:(1)提出了-种新的检测方法—竖向透射法,该方法能可靠地接收来自桩体深部的弹性透 射波信号,检测桩长度可达70 m;(2)提出了计算桩身弹性透射波波速、波幅相对衰减和频率的方法;(3)提 出的竖向透射法,该方法在长度超过50 m的126根桩上进行了试验,均能检测到桩底透射信号,效果良好,能 在-定程度上解决长度超过40 m的长桩桩身完整性检测难题;(4)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土木工程桩基检测 领域。
2015 Vol. 32 (8): 31-34 [摘要] ( 3039 ) HTML (1 KB)  PDF  (797 KB)  ( 2579 )
35 滇池地区铁路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技术
薛元,崔维秀,封志军,陈建武
研究目的:滇池地区软土发育范围)‘-、深度大、成分复杂,尤其淤泥质土和泥炭质土含水量高、孔隙比大、 腐殖质含量高,成为地基处理的控制性因素。近年来环滇池区域修建了大量的铁路工程,软土地基加固处理 的经济性、合理性是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
研究结论:(1)滇池地区以松软土、软薪土为主的软土地基,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是可行的;(2)淤泥质 土为主的地基应加强工艺控制,桩长较长、工程质量要求较高地段可采用多向搅拌水泥砂浆桩;(3)泥炭质 土、泥炭土为主的极软土地基必须开展试桩试验,尤其在含水量高、腐殖质含量较高地段,根据试验情况可加 强设计采用CFG桩、预应力管桩处理,是较为稳妥的加固措施;(4)采取管桩加固时要分析工点的侧向稳定 性,以免刚性桩结构受侧压力而倾斜;(5)在深厚软土地段、沉降要求极高地段或施工场地受限的既有构筑物 旁边,必要时采取桩板结构等措施;(6)本研究成果在山区铁路软土地基处理方面有大量应用。
2015 Vol. 32 (8): 35-40 [摘要] ( 3468 ) HTML (1 KB)  PDF  (968 KB)  ( 2503 )
       路网研究
41 运营高铁软基沉降加固及质量检测技术
楼少俊
研究目的: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迅猛,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标准非常苛刻。而高速铁 路路基对沉降非常敏感,受抽取地下水、弃方堆填、深基坑开挖、周边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沉降病 害。鉴于我国高铁发展历史较短,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病害治理的经验非常匾乏,十分有必要开展运营高铁路 基沉降病害加固处理和质量检测的技术研究工作,为同类型病害治理工作提供经验和技术支持。
研究结论:本文通过对东部某运营高铁病害路基工点加固技术的研究,得出:(1)旋喷桩联合袖阀管注浆 加固技术可应用于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病害整治,加固效果显著,同时适用于运营高铁软基沉降的加固;(2)钻 孔取芯、面波检测、沉降监测等手段可有效检验高铁软基沉降加固效果;(3)该研究成果可为今后高速铁路沉 降病害路基的整治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2015 Vol. 32 (8): 41-44 [摘要] ( 3595 ) HTML (1 KB)  PDF  (758 KB)  ( 2663 )
       地质与路基
45 某客专路基变形病害整治技术研究
温希华
研究目的:为保证高速行车安全,高速铁路无作轨道路基工后沉降控制要求极为严格。某客专建成通车 后,某车站部分路基出现近80 mm的水平变形,大大超过规范允许值,严重影响高速列车安全运营,在没有工 程经验可供借鉴的条件下,需要采取合理措施对该段路基水平变形异常段落进行整治。
研究结论:针对路基横向变形病害进行了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出以下结论:(1)以高压旋喷桩进 行路基横向变形病害治理是可行的,通过施工时产生的侧向推力可以缓慢而有效的挤压及推动地基土进行 纠偏;(2)采用的以水准测量为主、轨道检测和土层深部位移监测及孔隙水压力监测为辅的监测系统,切实有 效地保证了施工安全;(3)建立的系统的预警预报程序和管理体系是保证治理工程顺利实施的管理措施; (4)该研究成果可在无作轨道路基变形病害治理领域推广应用。
2015 Vol. 32 (8): 45-49 [摘要] ( 3728 ) HTML (1 KB)  PDF  (883 KB)  ( 2681 )
       桥梁工程
50 连续刚构与三肢析式拱组合桥创新技术研究
彭文成
研究目的:珠铁路虎跳门特大桥主桥为连续刚构与三肢析式拱组合结构。该桥为单线铁路桥,桥面宽 度窄,主跨跨度大,大跨单线铁路桥梁结构的横向稳定性和后期徐变成为该结构的难题,本研究旨在从结构布 置形式上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
研究结论:(1)创新采用外侧两管平行-内侧单管提篮内倾的三肢析式拱,外侧平行两管用于张拉吊杆, 内侧单管提篮内倾用于增强结构的横向稳定性,该结构分工明确,构件受力合理,可解决大跨单线铁路窄桥横 向稳定性难题;(2)该组合结构通过主动调整吊杆张拉力,优化了恒载内力分配,减小了主梁截面上、下缘应 力差值,可解决大跨度混凝土结构后期徐变控制的关键技术难题;(3)该桥式具有拱肋结构形式新颖、整体刚 度大、经济美观等特点,可为类似铁路桥梁设计研究提供借鉴和思路。
2015 Vol. 32 (8): 50-54 [摘要] ( 2920 ) HTML (1 KB)  PDF  (998 KB)  ( 2498 )
55 降低无风撑系杆拱桥系杆扭转应力方法研究
王菲
研究目的:本文以某-无风撑三跨连续系杆拱桥为例,该桥的桥面较宽,横桥向设置三排支座,由此横梁 变形及受力有所减小,但导致结构的刚度加大,增大了拱桥系杆在恒载、活载作用下绕桥梁中心线的内力,致 使系杆在拱脚附近的扭转剪应力过大,导致系杆受力不尽合理,为寻求改善拱桥系杆受力的方法,于文中展开 详细的分析及探讨。
研究结论:分析结果表明:(1)调整中墩支座的安装顺序对结构受力会产生-定的影响;(2)吊杆终拉后 再进行中墩支座的安装,可使应力得以提前释放,待横梁变形稳定后再进行中墩支座的安装,能够有效地减小 系杆的扭转剪应力,使系杆斜截面主拉应力数值下降,系杆受力得到改善;(3)该研究结论适用于无风撑且桥 面较宽的系杆拱桥的设计及相关计算分析。
2015 Vol. 32 (8): 55-59 [摘要] ( 2689 ) HTML (1 KB)  PDF  (1240 KB)  ( 2597 )
60 考虑桥墩温差效应的车桥动力分析研究 Hot!
郑晓龙,焉仔勇,樊启武
研究目的:为分析由于温度变化引起墩身高度变化对大跨度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列车走行性的影响,以某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为例,建立该桥的全桥动力分析模型并对其进行自振特性分析,然后分别考虑桥墩在2种 温度体系(未考虑温差、考虑20℃温差)下产生的高度变化影响,建立车桥系统的空间振动方程,基于列车走 行性评价指标,计算列车在2种工况下的空间振动响应,检算该桥是否具有足够的横向、竖向刚度及良好的运 行平稳性。
研究结论:(1)通过对桥梁各跨的纵、横向位移,加速度等动力性指标计算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到:温差效 应产生墩身高度变化对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不大,桥梁各项振动响应均满足规范限值要求;(2)考虑20℃温 差效应工况,CRH2动车组和ICE3动车组通过大桥时,车辆的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轮轨横向力等计算结 果,与桥梁正常工况下相比变化不大,均满足规范要,列车行车安全性得到保障;(3)考虑20℃温差效应工 况,CRH2动车组和ICE3动车组通过大桥时,车体横竖向加速度、车体横竖向Sperling指标等计算结果,与桥 梁正常工况下相比变化不大,均满足规范要求,墩身高度变化对列车横竖向舒适性影响有限;(4)该研究成果 能够为同类铁路桥梁的相关评价分析提供参考和指导作用。
2015 Vol. 32 (8): 60-65 [摘要] ( 3834 ) HTML (1 KB)  PDF  (1083 KB)  ( 2532 )
       隧道工程
66 复杂地质隧道衬砌变形分析与工程治理技术 Hot!
夏润禾1,崔小鹏1,周泉2
研究目的:新建兰渝(兰州至重庆)铁路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点项目,兰渝铁路两水隧道在 施工过程中遇到高地应力,围岩最大水平主应力值为6. 5-11.3 MPa,隧道围岩呈现变形大、速率快的特点。 在隧道掘进施工前期,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变形大,部分钢拱架扭曲、断裂,支护结构失稳,初期支护结构侵人衬 砌净空,拆换拱情况频繁发生。隧道贯通后,发现隧道已完衬砌局部区段出现衬砌混凝土开裂、掉块,断面变 形乃至侵限现象,给隧道施工及运营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隐患。针对隧道衬砌出现的问题,经过会同有关专 家充分分析其发生变形、开裂的原因,并就衬砌拆除换拱试验段工艺参数进行研究,通过严密的监控量测,分 析隧道支护和衬砌结构受力和变形规律,提出合理的控制变形的工程处理措施。
研究结论:(1)两水隧道通过区域地质构造十分复杂,软弱的薄层板岩、千枚岩或炭质千枚岩在高地应力 作用下发生围岩大变形,造成较长段落初支变形和衬砌破坏;(2)在总结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的现场 试验段围岩量测数据分析,采取双层初期支护和双层衬砌工程技术措施,进-步优化和增强初支拱架强度,可 以有效的控制隧道大变形;(3)针对具有极高安全风险的衬砌拆除换拱施工,采用短拆除、快支护、设置临时 套拱、打设锁脚锚管以及快速紧跟隧道二次衬砌等措施,可以进-步降低和控制安全风险;(4)本研究成果不 仅是根据铁路大断面双线隧道通过软岩大变形地质条件下,出现罕见初支变形和衬砌破坏的工况,所采取的 处理整治措施,而且对今后类似隧道工程施工中具有-定的指导价值。
2015 Vol. 32 (8): 66-72 [摘要] ( 4259 ) HTML (1 KB)  PDF  (1472 KB)  ( 2600 )
73 铁路隧道复合衬砌内力计算方法研究
宋玉香,刘勇,齐键旭
研究目的:随着新奥法的普及,采用复合式衬砌的隧道越来越多,目前对其进行计算的方法主要分为荷 载-结构法和地层-结构法。荷载-结构法通过弹簧支撑来模拟围岩对支护的约束,并不能真实的反映围岩 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地层-结构法在围岩压力释放率的问题上存在-定的经验性。本文从复合式衬砌角 度出发,以荷载作用于地层边界的模型对复合式衬砌的初支及二衬进行计算,并与传统荷载-结构法计算结 果进行对比。
研究结论:(1)通过对比荷载-结构法与地层-结构法的优缺点,提出了将荷载作用于地层边界的共同 作用模型,即用均匀施加在四周的荷载代替围岩产生的压力,同时又用围岩自身的形变来抑制支护结构的位 移,将围岩作为荷载的传递介质,充分体现了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共同作用和变形协调;(2)采用共同作用模型 对铁路隧道复合衬砌的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进行了内力分析,并与荷载-结构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说 明共同作用模型更能符合新奥法的思想,在考虑围岩相互作用的同时大大减少了计算时间;(3)本研究成果 为复合衬砌内力分析提供了-种新的方法。
2015 Vol. 32 (8): 73-75 [摘要] ( 3715 ) HTML (1 KB)  PDF  (637 KB)  ( 2490 )
76 FLAC 3D在越岭隧道涌水分析中的应用 Hot!
郭晓亮,高乐
导读: null
研究目的:以往的隧道涌水分析中,通常未考虑隧道开挖对应力分布再平衡的影响,而应力集中段落往 往节理裂隙发育,也是地下水运移的主要通道,易发生隧道涌水现象。本文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隧道开挖后 的应力变化进行模拟,确定新的应力集中位置,判断开挖后可能涌水位置,为隧道涌水分析及工程措施选用提 供设计依据。
研究结论:(1)在采用物探方法确定隧道涌水高危段落的基础上,利用FLAC 3 D软件对隧道开挖后应力 重新分布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结果发现:断层破碎带和褶皱背斜部分对隧道围岩应力分布和位移变化有很大 影响;(2)通过隧道围岩应力分布和位移变化分析,确定了DK121+070和DK 121 + 300段附近为隧道开挖 后应力集中位置,可能发生突水、涌水灾害,数值模拟涌水位置与实际开挖后涌水位置吻合;(3)本研究成果 为隧道涌水高危段落的划分提供了-种新思路,为隧道涌水量分析及工作措施选用提供了设计依据。
2015 Vol. 32 (8): 76-80 [摘要] ( 3598 ) HTML (1 KB)  PDF  (938 KB)  ( 2484 )
81 铁路隧道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可靠度分析
赵万强1,宋玉香2,赵东平1,路军富1
研究目的:针对现行《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中钢筋混凝土构件极限状态方程存在的不足,本文细分钢筋 混凝土衬砌中钢筋的各种受力状态,并寻求更精确适用的功能函数及可靠度计算方法,为按可靠度理论修订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提供参考。
研究结论:(1)基于荷载-结构法模型,通过调研分析得出钢筋受力状态判断的界定方程,建立了适用于 隧道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的大、小偏心受压构件的功能函数及极限状态方程;(2)根据钢筋混凝土衬砌功能 函数,应用JC法基本原理,通过分析推导提出-套钢筋混凝土衬砌结构可靠度分析方法,并在铁路隧道标准 图衬砌可靠指标计算中得到成功验证;(3)本文提出的钢筋混凝土衬砌的功能函数及可靠度分析方法可直接 指导铁路隧道钢筋混凝土衬砌设计。
2015 Vol. 32 (8): 81-86 [摘要] ( 4692 ) HTML (1 KB)  PDF  (862 KB)  ( 2597 )
       电气化工程
87 中低速磁悬浮供电系统的技术特点研究 Hot!
吴树强
研究目的:中低速磁悬浮交通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可采用的模式之-,供电系统是中低速磁悬浮工程的 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并掌握其技术特点对中低速磁悬浮工程的建设有极大的帮助。
研究结论:(1)中低速磁悬浮系统的列车能耗大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列车能耗;(2)中低速磁悬浮工程的牵 引变电所和降压变电所与城市轨道交通基本相同,但基本不存在杂散电流防护问题;(3)中低速磁悬浮列车 依靠车下制动能量吸收装置制动列车,其采用的制动能量吸收装置理论上与城市轨道交通基本相同,但中低 速磁悬浮工程多接引10 kV电源,为避免对电源系统的冲击,宜采用电阻能耗型;(4)牵引网的供电和回流均 宜采用接触轨,由于列车存在起落,接触轨宜采用侧部授流;(5)在安全防护方面要做好列车停站时的接地以 及高架区段的防雷;(6)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中低速磁悬浮工程的研究和建设,并对单轨交通工程有-定的 借鉴意义。
2015 Vol. 32 (8): 87-90 [摘要] ( 5055 ) HTML (1 KB)  PDF  (603 KB)  ( 2821 )
       通信信号
91 特殊跨线场景下的CTCS - 3至CTCS – 2列控等级转换方法
项守宽
研究目的:复杂枢纽接轨车站之间的CTCS - 3至CTCS - 2列控等级转换方案-直是信号设计中的难点,有必要通过列控等级转换原理分析和实际工程案例的总结,提炼出通俗易懂的设计方法,为今后类似场景 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结论:(1)CTCS -3至CTCS - 2列控等级转换的基本条件为:YG-3/2应答器组距离出站u应答器 组要大于450 m,YG -3/2距ZX-3/2之间的距离应大于Ss按线路最高允许速度的走行距离,RBC数据配 置的范围必须从执行点向远方延仲至少-个常用制动距离;(2)两个CTCS-3级横列式车场在股道位置接 轨,且两个车场分别属于两套RBC管辖时,可以在跨场进路上进行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在跨场运 行之后线路的正线上再进行CTCS-2至CTCS-3等级转换,实现两套RBC之间的切换;(3)当CTCS-3级与 CTCS-2级两个横列式车场在股道位置接轨,且具有两条以上的跨场进路时,可以在两条跨场进路上分别进 行CTCS - 3至CTCS - 2等级转换;(4)当CTCS-3级线路与CTCS - 2级线路间的联络线长度不满足等级转 换基本条件时,可以将CTCS-3至CTCS-2列控等级转换点设于CTCS-2级线路;(5)本研究结论可为跨线 信号列控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2015 Vol. 32 (8): 91-95 [摘要] ( 5189 ) HTML (1 KB)  PDF  (742 KB)  ( 2574 )
       城市轨道交通
96 对苏州轨道交通环线设置的分析与探讨
吴其刚,程铭基,毕海峰,杨建军
研究目的:城市轨道交通环线指的是线路构成的-个环形,列车在其上环形运行的交通线。由于轨道交 通系统的特殊性,其环线与道路环线的差别较大。本文通过对环线功能的分析,结合苏州总体规划及居民出 行分布、现状轨道交通线网,对苏州轨道交通规划是否设置环线进行分析与探讨,供苏州轨道交通规划参考。
研究结论:(1)就适应苏州总体规划角度来看,苏州市域将形成“-心两轴-带”的城镇空间结构,中心城 区规划形成“-心两区两片”构成的“T型”城市空间结构,设置内、外环线均不适宜,其要实现的功能与苏州 实际情况不相符;(2)在棋格网为主的前提下适度增加L型,S2型线路,可提高线网的可达性;(3)城市轨道交 通线网是否采用环线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进行深人论证,以确保规划的合理性;(4)本研究结论可以作为城 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环线设置与否的参考。
2015 Vol. 32 (8): 96-99 [摘要] ( 2794 ) HTML (1 KB)  PDF  (635 KB)  ( 2560 )
       工程经济与管理
100 以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大型建筑企业管理提升 Hot!
姚桂清
研究目的:多年来,我国建筑企、IN在企、IN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也取得了-些成绩,但是仍然存 在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脱节的现象,没有完全发挥出文化管理的作用。本文旨在针对大型建筑企业点多线长 面)‘-、流动分散、条件艰苦等行业特点,从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要求出发,研究建立大型建筑企业文化建 设的新体系,进而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研究结论:(1)“上下同步、内外兼修、点面结合、统分有序”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是符合大型建筑企业实 际的;(2)坚持上下同步、联动共建,能够使企业文化成为引领管理思路、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3)坚持 内外兼修,内聚人心,外塑形象,能够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规范企业员工行为和企业管理行为;(4)坚持点面结 合、有机融合,能够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管理水平;(5)坚持以母文化为统-标准,子文化分类建设,能 够通过企业文化创新推动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2015 Vol. 32 (8): 100-105 [摘要] ( 3373 ) HTML (1 KB)  PDF  (1060 KB)  ( 2523 )
       节能环保
106 噪声标准在铁路和轨道交通环评中的运用 Hot!
龚平
研究目的:本文在解读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相关的噪声排放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和声环境相关监测方 法标准基础上,通过分析噪声排放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及其测量方法的技术和应用要点,对标准量、测量量、 预测量、评价方法进行对照比较;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说明建设单 位、规划部门和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在执行噪声排放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时应负的法定责任和义务,并提出适 用于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防治措施原则与要求。
研究结论:(1)运用噪声排放标准和声环境质量标准进行环评时,应正确理解标准的适用对象和条件,噪 声源评价应采用噪声排放标准,而不是声环境质量标准;(2)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噪声按标准规定各测量昼、 夜间1h的测量值,反映了其在正常工作时间内排放噪声的影响,是其排放噪声的评价量和对标量;(3)依法 区分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进行管理,符合噪声排放标准是建设单位的法定责任与义务,声环境质量标准 是规划和环保部门声环境管理的依据和法定责任;(4)环评提出的噪声防治措施应考虑措施的效能和环境保 护要求或目标的-致性;(5)该研究成果可为铁路和轨道交通声环境影响评价和噪声治理提供参考。
2015 Vol. 32 (8): 106-110 [摘要] ( 2694 ) HTML (1 KB)  PDF  (669 KB)  ( 2512 )
111 城市地铁吸声降噪分析及工程措施概述
胡连军,杨吉忠,于翔麟,冯读贝
研究目的:吸声降噪通过切断噪声的传播路径,能够有效控制噪声污染。为此,总结主要的吸声原理及 吸声材料,综述吸声降噪的主要工程措施,为地铁噪声的控制提供建议。
研究结论:(1)吸声降噪在噪声传播途径中对其进行控制,城市地铁噪声控制还需从轨道系统、机车车 辆、隧道及高架桥结构等方面综合考虑,从不同的环境功能要求上对不同频段的噪声进行控制;(2)结合多孔 吸声材料、共振吸声材料和特殊吸声结构的优势,研制多层吸声结构和新型吸声材料,可有效提高其吸声系 数;(3)对轨道吸声板的表面结构进行处理可以改善吸声板的降噪效果,如开设沟槽、斜坡等;(4)钢轨外侧设 置吸声板,临近轨道边和机车的地方设置吸声屏障,可以提高其整体吸声效果;(5)本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地铁 吸声降噪的研究提供参考。
2015 Vol. 32 (8): 111-115 [摘要] ( 3502 ) HTML (1 KB)  PDF  (1100 KB)  ( 2506 )

版权所有 © 2014 《铁道工程学报》编辑部
京ICP备14038223号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