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检索  
  高级检索
2017年 34卷 1期
刊出日期:2017-02-15

城市轨道工程
地质与路基
线路与轨道
桥梁工程
隧道工程
电气化工程
工程经济与管理
 
       地质与路基
1 川藏铁路沿线特殊环境地质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Hot!
许佑顶1,姚令侃2
摘要:研究目的:川藏铁路途经的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活动陆缘带与喜马拉雅褶皱带北部交界区,是铁路之 前从未从事过建设的区域,面临缝合带内动力作用效应,冰湖溃决、冰川泥石流等特殊环境地质问题。因此需 开展对川藏铁路沿线特殊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为川藏铁路的成功修建和安全运营提供科技支撑。研究结论:( 1)川藏铁路穿越三大缝合带地区,影响最大的是雅鲁藏布江蛇绿岩缝合带,需重视发生在喜 马拉雅弧上的大地震对川藏铁路的影响,并建议利用先行工程开展缝合带地应力、地温测量等科研课题; (2)对海洋型冰川覆盖区的冰湖溃决、冰川泥石流等问题,应加强形成机理、运动特征等基础理论的研究,还 需研究沿河线走高线位绕避沟谷灾害链等减灾选线策略。
2017 Vol. 34 (1): 1-5 [摘要] ( 2828 ) HTML (1 KB)  PDF  (1615 KB)  ( 2458 )
6 湿陷性黄土区公路涵洞地基处理措施效果研究
赵永虎1,米维军1,孙润东2,屈耀辉1,荣露3,梁恒祥1
摘要:研究目的: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涵洞病害时有发生,为解决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涵洞因地基处理不当而 导致的工后沉降变形过大等问题,本文以青海省新建民小一级公路沿线III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的两座涵洞为工程实例,采用换填法和灰土挤密桩法分别对两座涵洞进行地基处理,对其处理效果和地基沉降变形特 征进行研究,以期为不同地基处理方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涵洞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换填法和灰土挤密桩法都能有效减弱或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区涵洞地基因浸水而引起的 湿陷变形,可较大幅度地提高涵洞地基承载力;(2)灰土挤密桩法对提高地基土压缩模量比换填法更有效;通过现场监测得到,换填法和灰土挤密桩法涵洞地基的一年累计沉降量分别为25.0 mm和18.2 mm,分别完成最终沉降量的79.9%和78.1%,两种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呈现先增大后趋于平缓稳定的变化趋势;经换填法和灰土挤密桩法处理过的涵洞地基累计沉降量都在稳定可控的范围内,能够有效提高涵洞结构的安全性,相比于换填法,灰土挤密桩法对降低湿陷性黄土压缩变形、提高地基承载力更为有效;(5)本研究成果可为湿陷性黄土地区涵洞地基设计和病害防治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2017 Vol. 34 (1): 6-10 [摘要] ( 2881 ) HTML (1 KB)  PDF  (1016 KB)  ( 2450 )
11 不同桩端下卧层桩基负摩阻力模型试验研究
马学宁,张沛云,贾喜翠,李善珍
摘要:研究目的:桩侧负摩阻力对桩产生下拽力,导致基桩沉降增大,竖向抗压承载安全等级降低,甚至造成桩 体破坏。为分析不同桩端下卧层(黄土和粗砂)对基桩沉降和负摩阻力的影响,本文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比 研究两种下卧层情况下桩体、桩周土变形及桩身轴力分布的差异,明确基桩中性点位置的变化规律并给出建议值。研究结论:(1)下卧层对桩周土沉降的影响较小,但对桩身沉降的影响较大,相同堆载等级下粗砂下卧层 的中性点位置明显低于黄土下卧层'(2)两种下卧层的桩身轴力都随堆载等级的增大而增大,但粗砂下卧层 的下拉荷载和桩端反力明显大于黄土下卧层;(3)两种下卧层情况下,依据桩土相对位移和桩身峰值轴力确 定的中性点位置基本一致'(4)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桩端下卧层的地质情况,采取适当措施,尽量减小基桩负 摩阻力,充分发挥基桩的承载性能'(5)建议黄土下卧层中性点位置取0.51l~0.6l,粗砂下卧层可取0.6l~0.8l;(6)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堆载条件下桩基中性点的确定及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2017 Vol. 34 (1): 11-15 [摘要] ( 2756 ) HTML (1 KB)  PDF  (956 KB)  ( 2452 )
16 铁路隧道斜穿滑坡体受力变形特征三维分析
王雷1,沈远2,白朝能2
摘要:研究目的:在工程实践中,因选线空间及线型条件受到限制,铁路隧道必须穿越滑坡体并将隧道洞门设 置于滑坡上。目前已有的研究大多基于理论上的二维模型分析,而对于隧道-滑坡体斜交情形,建立真三维 模型能更真实地反映隧道与滑坡体的相互作用和结构受力变形特征。本文以甘钟铁路洛阳村隧道改线工程 右嘴头隧道进口滑坡治理项目为背景,应用MIDAS GTS有限元计算软件建立滑坡、抗滑桩、隧道三维空间模 型,模拟抗滑桩施工、路基及隧道洞身开挖支护施工过程。从数值计算结果中提取各施工步骤抗滑桩、隧道结 构的受力变形数据,研究铁路隧道斜向穿越滑坡体时的受力变形特征,以及隧道洞身开挖对滑坡稳定的影响程。研究结论 :( 1)隧道洞身在滑体和滑床中的受力特征分别表现为偏压和围压;(2)隧道结构纵向变形主要 位于滑带附近隧道结构;(3)当隧道洞身开挖完全进人滑床段时,对滑坡的稳定及抗滑桩受力影响逐渐消失。
2017 Vol. 34 (1): 16-22 [摘要] ( 3246 ) HTML (1 KB)  PDF  (1253 KB)  ( 2450 )
       线路与轨道
23 桥上纵连板式无砟轨道HRB500钢筋S-N曲线试验研究
徐庆元,魏琪,娄平,段俊,肖祖材,张泽
摘要:研究目的:HRB500钢筋是桥上纵连板式无砟轨道中的主要受力钢筋,其在服役期间的疲劳特性是工程 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为研究桥上纵连板式无砟轨道HRB500钢筋的疲劳性能,本文首先进行HRB500钢筋的 静力拉伸试验,在此基础上,对7种不同应力水平下HRB500钢筋进行对称拉压循环荷载下等幅疲劳试验。研究结论:( 1)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得到了 HRB500钢筋的S- N曲线;(2)依据相关规范对铁路工程结构 物可靠度指标和纵向连接钢筋疲劳强度折减系数的相关规定,并参考英国BS 5400规范关于钢筋长寿命区S- N曲线的外推方法和由中值S- N曲线推导不同概率S - N曲线的相关规定,得到了可靠度指标4. 2的适 用于桥上纵连板式无砟轨道钢筋疲劳寿命预测的HRB500钢筋S- N曲线;(3)本研究成果可以为桥上纵连 板式无砟轨道HRB500钢筋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的建立提供试验依据。
2017 Vol. 34 (1): 23-25 [摘要] ( 2718 ) HTML (1 KB)  PDF  (452 KB)  ( 2440 )
26 轨道下沉试验数据误差修正方法的比较研究
王西明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轨道下沉与高低不平顺恶化关系现场试验测量得到的数据不能直接用于后续的统计与 规律分析,而必须先经过一些必要的数据预处理。测量数据经过误差修正后,可以为后续数据分析提供更为 精确可靠的轨道沉降数据。本文通过介绍基准点修正法和误差平面修正法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思路,分别利用 这两种误差修正方法对现场试验所得的轨道下沉数据进行数据修正,以比较由这两种误差修正方法得到的 不同的数据修正效果。研究结论 :( 1)两种误差修正方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修正高程测量数据;(2)基准点修正法思路简 明,计算快捷,对现场试验条件没有额外要求,但不能反映出不同观测点之间的误差修正值的差异性 ;(3)误 差平面修正法解决了误差修正值差异性的问题,计算结果更精确,但计算复杂,同时对现场试验条件提出了额 外要求;(4)综合来看,误差平面修正法优于基准点修正法;(5)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由现场试验得到的轨道 下沉数据的误差修正方面。
2017 Vol. 34 (1): 26-29 [摘要] ( 2658 ) HTML (1 KB)  PDF  (606 KB)  ( 2431 )
30 高速铁路桥隧过渡段钢轨温度和纵向变形试验
曾志平,罗俊,魏炜,宋善义
摘要:研究目的:为得到高速铁路过渡段处钢轨温度沿纵向分布规律以及钢轨纵向位移变化特征,以合福高铁 某桥隧过渡段为研究对象,对钢轨温度和纵向变形进行连续监测,以期为过渡段处无缝线路的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研究结论:( 1)隧道洞口20 m范围内将形成轨温过渡段,局部最大温度梯度可达6.9 /m,远大于温度 梯度按线性分布计算所得的1.55 /m;(2)过渡段处钢轨随着日温差的变化,其纵向位移变化显著,最大日 轨温差为34.9 ,最大日变化量为1.6 mm;(3)过渡段处钢轨纵向位移呈现由桥梁向着隧道方向线性累积 增加的趋势,最大累积变形量为2 mm;通车后累积变形速率为0.016 9 mm/d,大于通车前的0.014 7 mm/d; (4)基于最小二乘法建立了轨温过渡段钢轨温度沿线分布模式,以及钢轨日温差与钢轨纵向位移日变化量预 估模型,得出拟合精度较高,回归模型可靠;(5)本研究结论可为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桥隧过渡段钢轨温度力 和纵向爬行提供研究基础。
2017 Vol. 34 (1): 30-35 [摘要] ( 2695 ) HTML (1 KB)  PDF  (1413 KB)  ( 2410 )
36 轨道不平顺对直线电机轮轨系统动力特性影响 Hot!
魏庆朝1,郑方圆1,冯雅薇2,臧传臻1
摘要:研究目的: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直线电机轮轨系统仿真模型,以多种不平顺为激励源进 行动力学计算,分析竖错、扣件松脱两种确定性不平顺对直线电机轮轨交通系统动力特征的影响。结合实际 的轨道不平顺管理形式,探讨谐波形式的水平、扭曲以及复合不平顺对车辆运行品质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1)建议在轨道不平顺管理中采用10 B弦方法,重点控制10 B左右波长的不平顺;(2)重点 检查板边及板中扣件位置处的钢轨状态;(3)重点保证板端的强度满足要求;(4)严格控制轨道板的下沉量; (5)重点控制直线电机受激扰侧的尾端气隙;(6)车体垂向振动及气隙变化对扭曲不平顺最为敏感,而复合不 平顺的存在对车体的横向加速度、脱轨系数及轮重减载率指标更为不利;(7)该研究结论可用于指导线路轨道结构的养护维修工作。
2017 Vol. 34 (1): 36-40 [摘要] ( 2904 ) HTML (1 KB)  PDF  (691 KB)  ( 2436 )
       桥梁工程
41 重力式锚碇水平极限承载力估值公式探讨
尹小涛1,严飞2,周磊1,王东英1,邓琴1
摘要 :研究目的 :当前基于摩擦设计的重力式锚旋的水平极限承载力估值偏保守,没有考虑锚旋结构与地基协 同作用,联合承载的估值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本文利用平硐岩基摩擦试验、重力式锚旋基底深部位移监测 和数值仿真试验等手段,探讨重力式锚旋与岩基的协同作用和联合承载机制。研究结论 :( 1)极限试验破坏形态揭示了重力式锚旋不是单纯的摩擦承载,而是锚-岩联合承载;(2)锚 旋-岩基联合极限承载分为两个阶段和三个效应,初期为基底摩擦极限承载,摩擦效应;之后,前部齿坎夹持 岩体剪切破坏极限承载,锚岩系统联合承载性能达到极限,夹持效应;基底上覆土重量对上述两部分都有提 高,回填效应;(3)提出了考虑上述效应和联合承载机制的重力式锚旋水平极限承载力估算公式,经工程案例检验,公式极限估值9. 6P与数值仿真确定的极限值8. 0P接近,说明公式精度有保证,符合实际破坏模式; (4)该研究成果可用于新型重力式锚旋的设计和安全监控领域。
2017 Vol. 34 (1): 41-46 [摘要] ( 2828 ) HTML (1 KB)  PDF  (1532 KB)  ( 2465 )
47 高阻尼橡胶支座剪切性能压力相关性试验研究 Hot!
王建强1,张振洋2,李政3
摘要:研究目的:在实际地震中由于水平倾覆力矩和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基础隔震结构中橡胶支座承受的竖 向压力将会产生较大变化,而橡胶支座竖向压力的变化将会对支座的剪切性能产生一定影响,因而有必要对 支座剪切性能的压力相关性进行研究。本文采用低周反复循环加载试验方法对高阻尼橡胶支座进行压剪试 验,研究压应力和剪应变对支座剪切性能的影响,从而建立高阻尼橡胶支座剪切性能的压力相关性经验公式。研究结论 :(1)随着压应力和剪应变的增大,支座的滞回曲线越来越饱满,支座的耗能能力增大,并出现 了明显的刚度硬化现象;(2)支座的屈服力和等效阻尼比随着压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剪应变的增大,压应 力对屈服力的影响逐渐增大,压应力对等效阻尼比的影响有所减小;(3)支座的屈服后刚度随着压应力的增 大而减小,随着剪应变的增大,压应力对屈服后刚度的影响逐渐减小;(4)当剪应变较大时,水平等效刚度随 着压应力的增大而增大;(5)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了支座剪切性能的压力相关性经验公式,可供高阻尼橡胶支 座基础隔震结构设计人员参考和使用。
2017 Vol. 34 (1): 47-51 [摘要] ( 3592 ) HTML (1 KB)  PDF  (774 KB)  ( 2467 )
52 泸定大渡河特大桥隧道锚模型变形试验研究
文丽娜1,程谦1,程强2,郭喜峰3
摘要:研究目的:以雅康高速公路泸定大渡河特大桥隧道锚旋为研究对象,为获取大桥隧道锚实桥锚的设计参 数及判断成桥后锚塞体的变形情况,在实桥锚附近开展1 : 10比例尺模型锚旋变形试验研究,包括监测表面 变形、深部变形、锚旋与围岩接触面的位错变形、锚体应变等,分析隧道锚在1P、3. 5P、7P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特性。研究结论 :( 1)在1P、3. 5P、7P荷载下,锚旋体平均变形分别为0. 40 mm、2. 19 mm、5. 81 mm;( 2 )围岩变 形(拉力方向和铅直方向)分别为小于0.25 mm、0.21 ~1.86 mm、-0.42 ~6.59 mm;(3)锚体与围岩之间错动 最大值分别为0.12 mm、0.32 mm、0.77 mm;(4)锚体及围岩的受荷瞬时变形较明显,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隧道 锚与围岩的错动变形和围岩的变形稳定性问题;(5)该项成果可为桥梁设计提供必要的技术参数与支撑,同时也可为同类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2017 Vol. 34 (1): 52-59 [摘要] ( 2815 ) HTML (1 KB)  PDF  (1455 KB)  ( 2403 )
60 百米H型索塔防开裂控制技术研究
刘晋艳1,胡国伟2
摘要:研究目的:主塔混凝土节段浇筑时,水化作用引起混凝土温度上升,随着时间推移,混凝土温度会逐渐下 降,但结构各个位置的温度下降速度不均匀,形成相对温差,由于受到前节段的约束,在温差、收缩、徐变效应 作用下,早期开裂问题更为突出。同时,塔柱底部混凝土在自重、外荷载的作用下会引起很大的弯矩,使得塔 柱底部混凝土一侧受压、另一侧受拉,如果处理不当则有可能出现裂缝。郁江双线特大桥采用100 @高花瓶 状索塔,结构尺寸庞大,施工精度要求高。本文以郁江桥索塔施工为实例,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建模计算 结构内力,选择主塔第1节段作为代表节段进行温度热分析和结构分析,随后将主塔施工过程分为20个仿真 计算工况,分析不同工况下结构的受力情况及应力分布特征,根据早期水化热和后期索塔受力两方面的分析 结果,提出百米H型索塔防开裂的具体措施,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研究结论 :( 1)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主塔第1节段的早期水化热效应,并推导出了温差变形计算公式,与 有限元应力计算结果相吻合,并提出混凝土中加冰块的降温控制措施;(2)在下塔柱设计位置设置平衡拉杆, 在中塔设计位置设置2根平衡杆,上述措施有效地改善了结构的受力状况,确保了结构受力安全;(3)关键截 面位置测点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对比结果表明,塔柱应力有限元分析的应力结果与实际测试的应力值变化趋 势完全一致,吻合良好;(4)本研究成果可为百米H型索塔防开裂控制施工提供参考。
2017 Vol. 34 (1): 60-66 [摘要] ( 2886 ) HTML (1 KB)  PDF  (1153 KB)  ( 2427 )
67 基于健康监测的高铁大型桥梁运营性能评定
施洲1,蒲黔辉1,岳青2
摘要:研究目的:桥梁健康监测技术不断发展,但基于健康监测的结构损伤识别、性能评定等尚存困难。针对 大胜关长江大桥基于健康监测的性能评定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实用的基于健康监测数据的桥梁运营性能评 定方法及其指标体系。研究结论 :(1)基于大胜关长江大桥静动力特点,提出基于健康监测数据的直接评定、变化量评定以及综 合评定方法;(2)应用加速度监测数据结果开展直接评定及变化量评定,实测最大时段峰值加速度 -121.54 m/s2均小于计算值、正常值及安全限值,两时段实测加速度极值变化量与方差的比值最大为 0.628,表明桥梁振动并不显著且振动变化也小,并得到“优良”、“无损伤”的综合评判结论;(3)验证了评定指标体系的适用性以及大胜关长江大桥良好的运营安全性,可为类似桥梁性能评定提供参考。
2017 Vol. 34 (1): 67-74 [摘要] ( 2756 ) HTML (1 KB)  PDF  (1117 KB)  ( 2403 )
       隧道工程
75 岩溶隧道地质预报的几种主要方法及应用研究
苟德强,谢衔光
摘要:研究目的:我国是世界上岩溶分布面积最广的国家之一,岩溶分布纵深横广,除了形成北方以山西为中 心、西南以贵州为中心的两片面积瞩目的岩溶高原外,还有着更为广阔的地理环境跨度。最新统计表明,裸露 于地表的碳酸盐岩面积约203万km2,加上埋藏型碳酸盐岩,总面积达365万km2,超过我国国土面积的1/3。 宜万铁路、关角隧道等项目的岩溶隧道的施工实践揭示,复杂岩溶隧道施工风险极高,而超前地质预报是化解 复杂岩溶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的龙头措施,但因预报目标不同,所使用的方法明显有异,因而研究岩溶地质预报 的适应性方法(手段)及准确度极其必要。研究结论 :( 1)本文通过对宜万铁路、关角隧道、云贵铁路等多个项目的复杂岩溶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进行调研 ,对岩溶地质预测预报的几种主要方法的耗时及准确度度进行了分析 ,论述了 基于岩溶地质预报的几种主要方法的适应性及成果准确度;(2)提出了按风险评估等级的各类地质预报系统的组成要件;(3)该研究成果对今后提升岩溶地质预测预报技术和岩溶隧道安全施工技术具有借鉴和实用价值。
2017 Vol. 34 (1): 75-80 [摘要] ( 2748 ) HTML (1 KB)  PDF  (1115 KB)  ( 2446 )
81 南太行隧道区域泉域特征及隧道水文分析
闫常赫, 孙光吉,王延涛,袁晓波
摘要 :研究目的:太原至焦作城际铁路于晋豫省界以南太行隧道越岭,区内奥陶系、寒武系碳酸盐岩建造发育, 岩溶地下水条件复杂。为研究南太行隧道水文地质特征,准确预测隧道施工水文条件,本文主要分析区内三 姑泉域、延河泉域及其他散泉泉域的地貌特征、构造联系、岩性特点、泉域水位及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等。研究结论 :( 1)三姑泉域、延河泉域及其他散泉泉域的水文条件与隧址地貌特点、地层岩性条件相似,泉 域水文对隧道建设有一定影响;(2)隧道修建虽不受地表径流影响,但区内地下水储量相对较大,隧道修建 切断了地下水渗流通道,导致部分段落涌水量预计较大,需采取堵排结合的措施,避免引起环境水文问题; (3)该研究结论对隧道工程施工、区域水文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7 Vol. 34 (1): 81-85 [摘要] ( 2616 ) HTML (1 KB)  PDF  (1066 KB)  ( 2382 )
86 区间干涉下衬砌结构系统非概率可靠度研究
王景春1,康建超2,侯卫红1
摘要:研究目的:衬砌结构进行非概率可靠性分析时,非概率可靠度指标0< <1,结构发生应力-强度区间 干涉。同时衬砌结构系统可靠度分析时,系统各单元失效概率多采用基于概率理论和模糊理论的传统方法。基于此,本文提出应力-强度非概率区间干涉模型,以失效域面积与不确定变量构成的总面积之比表征衬砌结构非概率失效度,并结合“概率网络估算法”将其运用在隧道结构系统非概率可靠度分析中。研究结论 :(1)成功解决了区间干涉情况下衬砌结构非概率失效度的求解问题,并且证明了非概率失效 度与概率理论所得失效度具有相容性;(2)可以运用衬砌结构区间干涉模型对隧道结构系统中各衬砌单元进 行非概率可靠度计算分析;(3)该研究成果为隧道结构系统可靠度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方法,同时使实 际工程中非概率可靠度分析中的区间干涉问题得到解决。
2017 Vol. 34 (1): 86-90 [摘要] ( 2632 ) HTML (1 KB)  PDF  (640 KB)  ( 2426 )
91 水压力作用下隧道底部结构裂损机理及其防治
郑波1,吴剑1,吴晓龙2
摘要 :研究目的 :近年来,水压力作用下隧道底部结构裂损病害时有出现,严重影响隧道运营安全。本文以水 压力作用下某仰拱填充结构开裂病害隧道为例,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的方法,研究案例隧道仰拱填充结 构开裂机理,并提出该类隧道病害的整治措施。研究结论 :(1)水压力作用下,仰拱填充结构裂缝上宽下窄,呈“V”字型,仰拱填充面出现中间上抬、两侧 下沉现象,裂缝主要出现在仰拱填充面隧道中心线附近,沿隧道中心线分布,在边墙附近未见裂缝;(2)该隧 道仰拱水压力最大值,数值计算和现场测试结果分别为0. 213 MPa、0. 2 MPa;(3)若只考虑围岩压力,不会导 致仰拱填充结构出现裂缝;若考虑围岩压力与水压力共同作用,最大主应力极值出现在填充结构上部靠近隧 道轴线位置,为拉应力,且最大主应力极值会大于素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会产生拉裂缝;(4)在既有隧道 仰拱水压力较大段落,可采取在仰拱及填充结构中配筋、刚性袖阀管注浆加固基底,并对隧底地下水进行排导 的综合整治措施;(5)该案例隧道仰拱填充结构开裂病害经整治后,由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本文提出的整治措 施效果良好,可供类似的病害隧道整治参考。
2017 Vol. 34 (1): 91-96 [摘要] ( 2795 ) HTML (1 KB)  PDF  (1214 KB)  ( 2414 )
97 高海拔内燃牵引特长隧道运营通风技术研究
孙三祥,宋文静,张云霞
摘要:研究目的:青藏铁路拉日线盆因拉隧道为高原、高寒地区内燃牵引特长隧道,共设1个斜井、3个横洞。拉日线隧址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及横洞的开通对隧道运营通风的影响亟待研究。本文基于拉日线NJ2型内燃 机车排放指标检测值以及拉日线隧址区自然风现场观测结果,采用RNG湍流模型,模拟分析横洞对盆因拉隧道自然通风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不同横洞开通时,隧道内外自然风的关系,热位压作用对隧道内自然风 的影响。研究结论 :( 1)运营通风建议方案为2、4 横洞排风,拉萨端、日喀则端3横洞进风;(2)结合防灾,选用射流风机,正洞内安装风机,开启后风向应与车行方向一致;(3)该研究结果对推进我国高原地区长大隧道运 营通风技术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2017 Vol. 34 (1): 97-101 [摘要] ( 2680 ) HTML (1 KB)  PDF  (814 KB)  ( 2399 )
       电气化工程
102 接触网工程计算系统的适应性研究 Hot!
刘洋
摘要:研究目的:接触网工程计算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德国等 发达国家利用计算机技术研制了用于接触网施工计算的软件系统。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在 这方面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受接触网系统标准化的程度、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换代等因素影响, 现有的接触网工程计算系统已不能适应多种不同技术条件下的应用需求,制约了施工作业效率的进一步提 升,亟需对接触网工程计算系统的适应性展开系统性研究。研究结论 :(1)研发的接触网工程结构计算的通用数学模型,可以解决目前国内主流装配结构、安装形式 (含引进技术)的计算问题;(2)利用GDI +技术,可以实现结果模拟校验及实时测绘功能;(3)软件能在目前 微软多种操作系统上安装运行;(4)可解决中心锚结、四跨、五跨以及分相锚段关节等特殊区段的精确计算问 题;(5)为计算系统数据接口提供了系统化的解决方案;(;)该成果主要应用于国内新建、改建电气化铁路接 触网安装作业施工计算。
2017 Vol. 34 (1): 102-105 [摘要] ( 2844 ) HTML (1 KB)  PDF  (636 KB)  ( 2468 )
       城市轨道工程
106 重庆北站大断面立体交叉段施工技术研究
黄明利1,宁锐2,瞿晓巍1,谭忠盛1
摘要:研究目的:近距离交叉隧道修建带来的挑战日益增多,本文依托重庆北站10号线与环线交叉换乘车站 工程,运用数值计算、理论分析、现场监测数据等手段,对应力、变形及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合理 的施工方案,为类似地铁工程建设提供参考。研究结论 :( 1)在3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了方案一 : 10号线先开挖,且10号线二次衬砌先施作;(2)对方案 一的交叉段进行数值模拟,最大沉降及最大隆起分别为8. 2 mm和4. 04 mm,都没有超过安全值;(3)实测 数据表明,地表建筑物沉降最大值为1. 30 mm,净空收敛最大值为12. 53 mm(爆破扰动),拱顶最大沉降为 7.76 mm,可见采用方案一开挖交叉段可以很好地控制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进一步验证了选择方案一的合理;(4) 重庆 铁车站等 铁车站的施工 。
2017 Vol. 34 (1): 106-111 [摘要] ( 4544 ) HTML (1 KB)  PDF  (1081 KB)  ( 2388 )
112 砂卵石地层泥水盾构泥浆配制及渗透试验研究 Hot!
王振飞1,张成平2,张顶立2
摘要:研究目的:本文以北京地下直径线盾构隧道为工程背景,针对北京砂卵石地层大直径泥水盾构泥浆的配 制及成膜问题,采用室内试验研究泥浆特性的影响因素,从泥浆渗流量、孔隙水压力、泥膜抗渗性及渗透距离 方面对试验泥浆的作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结论 :(1)泥浆添加剂宜采用聚丙烯酰胺、正电胶干粉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组合形式;(2)配制的红 色改性钠膨润土泥浆,对开挖面的稳定和渣土运输方面的作用效果显著,但泥浆形成泥膜的时间并不明显; (3)华北油田m型泥浆能够快速地封堵地层的孔隙,降低水的滤失,所形成的泥膜抗渗性较好,是北京砂卵石 地层泥水盾构最理想的泥浆类型;(4)本研究结果可对类似的砂卵石地层泥水盾构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2017 Vol. 34 (1): 112-117 [摘要] ( 2656 ) HTML (1 KB)  PDF  (975 KB)  ( 2486 )
118 立交桥上跨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Hot!
彭斌,张楠
摘要:研究目的:地下大空间构筑物的开发利用成为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热点,相关的抗震规范也在近几年陆 续出台,但抗震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与地面结构相比还有差距,存在与地下结构建设水平相脱节的情况。 本文对上部拟建立交桥的地铁车站工程进行基于时程分析法的抗震性能研究,对描述2种不同站桥相互关系 的设计方案进行数值分析并得出结论,期望对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的认识与方法的完善提供有益思路。研究结论 :( 1)各工况下的车站顶板-底板层间位移角均满足相关规范中对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的 要求;(2)站桥分离方案在满足变形和承载力要求的前提下,更好地节省了工程造价和劳动力成本;(3)采用 时程分析法对地下结构进行计算,宜将计算结果与其他抗震分析方法的对应结果进行比对并进行过程修正, 对计算结果的评价应以结构的抗震性能及薄弱部位的定性分析为主,并作为结构设计的参考依据;(4)本研 究成果对地下工程的抗震分析与结构设计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2017 Vol. 34 (1): 118-123 [摘要] ( 2713 ) HTML (1 KB)  PDF  (996 KB)  ( 2417 )
       工程经济与管理
124 工程经济风险管理分析及防范 Hot!
叶静
摘要:研究目的:从工程项目立项、可研、设计、招投标和施工等阶段系统研究分析工程经济风险,把工程经济 风险分析延伸到项目建议书、可研和立项阶段,研究工程经济风险的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并提出防范措 施和建议,以期为工程项目和工程经济风险管理提供参考。研究结论 :( 1)在项目建议书、可研和立项阶段有效、慎重决策,加强项目决策阶段工程经济风险防控,可 有效杜绝“烂尾”、“投资无底洞”等重大风险;(2)在设计、招投标和施工过程中,各环节风险控制是实施阶段 风险防控和实现项目经济目的的重要手段)(3)制定工程经济风险管理计划,完善风险管控体系机制,全过程、全要素防范风险,实现投资的目的和效益。
2017 Vol. 34 (1): 124-128 [摘要] ( 2658 ) HTML (1 KB)  PDF  (668 KB)  ( 2419 )

版权所有 © 2014 《铁道工程学报》编辑部
京ICP备14038223号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