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检索  
  高级检索
2013年 30卷 5期
刊出日期:2013-05-15

路网研究
城市轨道工程
勘测设计
地质与路基
线路与轨道
桥梁工程
隧道工程
电气化工程
工程经济与管理
论文
 
       路网研究
1 我国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发展水平量化分析
石京,周念,吴照章
研究目的:交通运输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运行的重要部门。本文以由省级行政单位组成的区域为研究对象,探讨我国区域层面的综合交通发展状况,了解各个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服务水平的差异。
研究结论:本文根据各省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构成状况,基于空间联系将全国(除港、澳、台)划分为九个区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日前我国的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呈现不均衡状态,交通基础设施状况和交通经济发展并不明显正相关,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所承担的服务功能之间并不协调;(2)通过本文研究方法的分析评价,可以发现各区域在建设综合交通体系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能够帮助各区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地选择建设重点和发展方向。
2013 Vol. 30 (5): 1-6 [摘要] ( 2582 ) HTML (1 KB)  PDF  (375 KB)  ( 168 )
       勘测设计
7 新疆巴伦台至开特勒铁路关键技术标准研究
夏明雷
研究目的:新疆巴伦台至开特勒铁路位于高海拔地区,山高坡陡、地形条件复杂,拟建隧道大多为长大隧道,且连续设置。如何合理地选择牵引种类、限制坡度、牵引机型及牵引质量等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直接影响到工程投资,甚至关系到工程的可实施性。本文旨在找出适合于本线的主要技术标准,为类似项目的研究提供参考。
研究结论:(1)对不同牵引种类进行分析论证,推荐采用电力牵引;(2)在分析本线功能定位、运量特征等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线应采用均衡坡度方案,推荐重车方向采用6‰、轻车方向采用22‰的限制坡度; (3)为满足列车牵引质量及输送能力的要求,并考虑与相邻路网的协调匹配,及充分利用其维修养护等设备,本线牵引机型推荐采用SS7型电力机车,牵引质量推荐采用3 000 t; (4)本线拟推荐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方案可实施性强、节省投资;(5)研究成果能够为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积累经验。
2013 Vol. 30 (5): 7-11 [摘要] ( 2608 ) HTML (1 KB)  PDF  (728 KB)  ( 314 )
       地质与路基
12 汶川地震灾区边坡病害发育特征分析
李明,郑静
研究目的:汶川大地震后,震区的次生边坡病害还在不断发生,并造成了很大损失。通过对汶川震区都汶公路汶川-映秀段、宝成铁路成都-广元段及成昆铁路沿线边坡病害的调查,并对震区边坡病害类型、边坡特征以及边坡病害分布情况与规模进行分析研究,为震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研究结论:(1)调查区共发现边坡病害6类97处,其中崩塌是最主要的病害,滑坡次之,坍塌第三,碎落相对较少,错落最少,落石较多但规模较小;(2)松散破碎、高度较大、坡度中等的边坡一般为潜在病害易发坡体;(3)边坡病害的破坏程度随地震效应由震中向周边逐渐减弱,即震中为边坡病害的重灾区,边坡四周病害的破坏程度逐渐减小。(4)研究成果可用于地震灾区次生边坡灾害防治。
2013 Vol. 30 (5): 12-22 [摘要] ( 2583 ) HTML (1 KB)  PDF  (390 KB)  ( 141 )
17 自然灾害与人为失误引起的工程事故及其分析
王赞芝,潘国强,江林雁,梁庆昌
研究目的:印度尼西亚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中,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与人为失误常常造成该国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恶化。尽管地震是无法避免的,而人为失误却是可以预防的。本文研究近十年来印度尼西亚较大的自然灾害和重大的人为工程失误,并对工程事故进行细致的失效分析,为改进安全标准从而使结构能有效地经受住未来可能遭受的灾难提供参考。
研究结论:通过研究与分析得出:(1)在导致巨大伤亡的天灾中,常有自然事故与人为失误的联合作用; (2)部分设计者对建筑抗灾规范存在错误认识,认为规范仅适用于高耸结构或大型永久性防御设施;(3)单独的人为失误也能引起一系列灾难并导致多人伤亡;(4)研究成果可应用于自然灾害预测、预警和防治。
2013 Vol. 30 (5): 17-26 [摘要] ( 2584 ) HTML (1 KB)  PDF  (1024 KB)  ( 500 )
23 路堑挡墙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罗一农,魏永幸,丁兆锋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运用风险管理理论中的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法,对路堑地段挡土墙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介绍敏感性分析的步骤,找出影响目标函数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影响程度将风险因素进行排序。通过分析稳定性对影响因素的敏感程度和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提出设计和施工中对风险事件的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法。
研究结论:(1)内摩擦角和土体重度是影响挡土墙稳定性的关键因素;(2)由于排水不畅会导致这两个因素变化较大,因此挡土墙排水设施的设计和施工非常重要;(3)挡土墙平台的增加和刷方坡率的放缓,能减小土压力,但到一定的程度就不起作用,因此,设计时应合理利用这两种措施;(4)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铁路、公路路基支挡工程。
2013 Vol. 30 (5): 23-16 [摘要] ( 3145 ) HTML (1 KB)  PDF  (367 KB)  ( 127 )
       城市轨道工程
27 城市轨道交通节能坡寻优研究
胡晓丹,张杰
研究目的:采用城市列车运行计算系统进行模拟仿真,统计不同列车在其上运行的能耗,通过对不同车型在同一组合上的牵引制动能耗进行分析,寻找每个线路组合对应的较优坡度取值范围,同时,分析同一车型在各线路组合间的牵引制动能耗,找出不同区间长度对应的较优区间组合,进而指导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节能设计。
研究结论:本文充分考虑区间长度、列车车型、运行模式、限速等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通过模拟仿真运行,得出:(1)长度1 000 m的区间节能加减速坡取值范围为-30‰;(2)长度1 200 m的区间节能加减速坡取值范围为-12‰~ -30‰. (3)长度1500 m的区间节能加减速坡取值范围为-12‰~ -20‰; (4)随着加减节能坡坡长的缩短,后续坡坡长的增加,其牵引制动能耗消耗量将递减。
2013 Vol. 30 (5): 27-30 [摘要] ( 2589 ) HTML (1 KB)  PDF  (398 KB)  ( 121 )
       线路与轨道
31 分离式被动防护网整治山体危石应用研究
申文军,刘成林,刘昌宏,李晓杰
研究目的:传统被动防护系统上下支撑绳与钢柱采用绑扎连接,结构形式、系统受力不尽合理,冲击力传导性能差,落石冲击时应力集力,钢柱容易发生弯曲变形,使防护效果大打折扣。分离式被动防护网,克服了传统被动防护网的缺点,在山体危石防护上得到良好的应用。
研究结论: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式被动防护网通过上下支撑绳与钢柱的特殊连接设计,使整片护网与钢柱分离,系统各构件受力更加均衡合理,在拦截落石时,钢丝绳可以自由滑动,减少应力集中,使钢柱受力减小,冲击力传导性更好,既提高了系统的防护能力,保证了防护效果,也节约了防护造价,减少了后期维护,确保了行车安全。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铁路边坡防护工程。
2013 Vol. 30 (5): 31-34 [摘要] ( 2590 ) HTML (1 KB)  PDF  (718 KB)  ( 150 )
35 道岔转辙器轮载过渡区段优化设计研究
孟祥红,王平
研究目的:基于国内外对道岔转辙器轮载在过渡段范围内变化规律研究提出的道岔轮轨关系设计指标和结构不平顺设计指标,结合生产实际,提出道岔动力参数设计方法,编制成岔区轮轨静态接触几何关系计算程序,实现道岔转辙器轮载过渡段的快速优化设计。
研究结论:以LMA型踏面动车组直向通过设计时速350 km 18号道岔为例进行分析,得出:(1)降低尖轨起始承载断面顶面降低值对提高车体的横向加速度是有利的;(2)减小尖轨起始承载的断面对提高车体的横向稳定性也是有利的;(3)轮载转移点越靠后,道岔的横向及竖向不平顺明显增加,尖轨顶面纵坡虽有所减小,但对车体的横向平稳性极为不利;(4)动力学参数设计法在方案比选中是合理的和可行的。
2013 Vol. 30 (5): 35-39 [摘要] ( 2619 ) HTML (1 KB)  PDF  (403 KB)  ( 236 )
       桥梁工程
40 高烈度区多跨刚构连续梁桥减隔震设计研究
刘俊
研究目的:结合处于高烈度区的某(48 + 4 * 80 + 48) m刚构连续梁桥的工程实例,分析对比对长联多跨刚构连续梁桥分别应用液体黏滞阻尼器、Lock -up装置、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以及减震榫的减隔震效果,并对影响减隔震效果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研究,为合理选择减隔震措施提供依据。
研究结论:(1)位于高烈度区的长联多跨刚构连续梁桥,刚构墩的地震响应较大,需要进行减隔震设计; (2)液体黏滞阻尼器、Lock-up装置、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以及减震榫这四种减隔震设计措施均有各自的优点及局限性,前两种只适用于顺桥向减隔震设计,后两种在顺桥向、横桥向均能达到明显的减隔震效果; (3)针对高烈度区的长联多跨刚构连续梁桥,合理地选择减隔震措施及相关参数具有重要意义;(4)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指导桥梁抗震设计。
2013 Vol. 30 (5): 40-46 [摘要] ( 3334 ) HTML (1 KB)  PDF  (930 KB)  ( 469 )
47 穗莞深城际铁路东江南特大桥主桥快速施工技术
姚森
研究目的:随着城际铁路的快速建设,形如悬索桥的上加劲连续钢桁梁桥梁结构会越来越多。该桥结构形式新颖,但主梁在大悬臂安装时结构强度不足,常规方法安装较为困难。桥梁施工受到航道运输、潮位变化、造价偏低等因素影响,需要研究一种经济、安全、快速的基础施工和钢梁安装的方法,确保施工工期和节省施工成本。
研究结论:该桥在基础施工和上部结构安装的过程中,采用了采用多项快速的桥梁施工技术,结果表明: (1)采用标准化施工栈桥,搭建安全快捷、构件单元周转率高、制造和安装成本较低;(2)采用钢漏斗堵漏止水的无封底吊箱围堰施工主墩承台,可有效减少封底混凝土数量,减轻围堰的设计重量,缩短承台的施工周期,节省成本约50%。(3)上部结构安装采用在中跨加劲弦间设置临时拉索辅助的单悬臂安装方案,可克服主梁悬臂安装结构强度不够的难题,成倍地减少桥面吊机的数量,不需设置吊索塔架辅助结构以及跨中的临时支墩,节省成本约80%。(4)主梁安装主墩不起顶而边墩起落梁的安装方法,可减少大型千斤顶投入,施工操作安全快捷,经济效果显著;(5)这种桥梁快速的施工方法,可为今后受潮汐影响的承台施工和上加劲弦钢桁梁安装提供借鉴和参考。
2013 Vol. 30 (5): 47-51 [摘要] ( 2610 ) HTML (1 KB)  PDF  (2203 KB)  ( 404 )
52 公路上跨高速铁路桥梁防护措施方案探讨
李吉林,孙宗磊,刘洪占
研究目的:目前,在建和已建的公路上跨铁路的公路桥比较多,随着地方经济发展,拟建和规划的上跨公路桥也在积极准备和报批,同时新建高速铁路不可避免需要下钻既有公路。公路上跨高速铁路桥梁的防护措施直接影响到桥下高速铁路的安全,本文针对新建上跨公路桥和高速铁路下钻既有公路桥的防护措施方案进行了探讨,以确保工程措施安全可靠,可实施性强。
研究结论:(1)设计荷载根据实际道路通行情况宜适当提高,防撞等级宜采用最高SS级;(2)防抛网形式可根据公路桥所在位置确定采用封闭或半封闭形式;(3)既有公路桥防撞防抛改造可根据工程实际重新更换,或采用安全可靠、可操作性强的刚架桥方案。
2013 Vol. 30 (5): 52-56 [摘要] ( 2713 ) HTML (1 KB)  PDF  (1038 KB)  ( 441 )
       路网研究
57 黄土地区地铁盾构下穿铁路变形控制技术
任建喜,李龙,郑赞赞,占有名,史景阳,郭颖,贺小俪
研究目的:黄土地区某城市地铁2号线盾构施工下穿既有陡海铁路线是一个盾构施工中的I级风险源,为保证地铁盾构施工安全下穿陡海线路,开展了盾构施工穿越既有铁路的变形控制技术研究,以为盾构安全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研究结论:(1)黄土地区地铁盾构下穿既有陡海线路的地表沉降规律:不采取控制措施盾构施工时,路基右线隧道轴线正上方的沉降量为20.48 mm,左线隧道轴线正上方的沉降量为12.85 mm,左右线隧道的轴线上的沉降量均超出了沉降允许值;采取严格控制土压力、盾构匀速通过、严格控制注浆量、减少盾构推进方向的改变等减小地铁盾构下穿既有铁路施工风险的措施盾构施工时,右线隧道轴线正上方的沉降量为 5.44 mm,左线隧道轴线上方的沉降量为4.95 mm,均小于变形允许值。(2) FLAC计算预测的变形规律与实际值基本一致,地表和铁路路基的变形量在允许范围内;减小地铁盾构下穿既有铁路施工风险的措施合理有效。(3)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黄土地区地铁盾构下穿铁路施工变形控制。
2013 Vol. 30 (5): 57-62 [摘要] ( 2593 ) HTML (1 KB)  PDF  (950 KB)  ( 290 )
       隧道工程
63 高水压隧道衬砌渗流-应力-损伤耦合模型研究
翁其能,钱秦伟
研究目的:富水区隧道衬砌由于长期处在高水压的环境中,衬砌的损伤受到渗流场的影响较为明显,由于渗流场作用而产生相应的应力场和损伤场的变化,衬砌损伤和应力的变化又对渗流场产生反作用,对衬砌结构的混凝土的渗流场、应力场及损伤场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流固耦合来表达隧道衬砌损伤及演化过程,以提高对高水压隧道衬砌损伤表达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研究结论:(1)可将混凝土损伤的宏观表达和细观变化统一起来,采用混凝土代表体积单元体作为承水压隧道衬砌流固耦合的研究对象;(2)建立高水压隧道衬砌渗流场、应力场和损伤场的流固耦合模型,采用迭代法可提高模型的可行性;(3)工程计算实例中通过比较是否考虑耦合的情况进行计算模拟衬砌损伤表达,得出流固耦合模型能够更客观的反映实际情况;(4)流固耦合模型能够应用于隧道健康监测及维护。
2013 Vol. 30 (5): 63-68 [摘要] ( 2632 ) HTML (1 KB)  PDF  (406 KB)  ( 114 )
69 基于激光扫描的隧道变形监测的误差来源及变形分析
刘绍堂,潘国荣
研究目的:采用误差分析理论和工程实验应用研究方法,在介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隧道变形监测流程的基础上提出隧道环境下扫描仪测距、测角、环境影响和数据处理引起的误差,讨论其特点,实验各因素对隧道变形分析的敏感性,研究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隧道环境进行变形监测的误差来源和影响规律。
研究结论:(1)三维激光扫描仪用于隧道变形监测的误差有多源性,测距、测角、环境影响和数据处理引起的误差可以根据其特点采用相应的措施加以减弱或控制;(2)隧道直径的变化、隧道断面扰动频率和倾斜不影响变形误差,系统噪音和随机噪音对变形误差有较大的影响;(3)对于有大量遮挡数据集的隧道断面,只要遮挡率不超过60%,变形监测和分析误差就不会有大的变化;(4)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隧道安全监测。
2013 Vol. 30 (5): 69-74 [摘要] ( 3449 ) HTML (1 KB)  PDF  (585 KB)  ( 229 )
75 高瓦斯隧道混凝土气密性能试验研究
王秀芬
研究目的:结合达成铁路天台寺隧道施工实际,对高瓦斯隧道气密性混凝土的气密性能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找出混凝土气密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影响规律,为气密性混凝土的配制与施工控制提供技术参数。
研究结论:(1)气密性混凝土的水胶比小于0.4为宜,不得超过0.45 ; (2)细骨料的含泥量不超过2. 5%,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40 mm; (3)粗骨料要严格控制针片状含量,砂率大于36%为宜,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较大的砂率;(4)气密性混凝土单方胶凝材料不宜小于380 kg; (5)掺硅灰和粉煤灰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气密性;(6)减水剂和密实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气密性,在有多种外加剂时,要通过试验来确定各种外加剂的适应性问题,争取做到二者相互适应,以达到气密性最好;(7)粉煤灰和硅灰的掺人使得水泥产物 C -S -H碱度降低,密实度增加,改善了骨料界面CH的定向排列和孔隙减少,不仅降低了钙矾石的生成,还提高了混凝土的气密性能;(8)研究成果可应用于瓦斯隧道气密性混凝土配制与施工。
2013 Vol. 30 (5): 75-81 [摘要] ( 2590 ) HTML (1 KB)  PDF  (410 KB)  ( 142 )
       电气化工程
82 高速铁路接触网精调定额的研究
张桐林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工程技术、施工工艺、设备、器材先进,必然对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等诸多方面有较高的要求。高速铁路接触网精调是满足竣工验收必不可少的施工过程,当前铁路工程电化定额中缺乏高速铁路接触网精调的相关子目,为合理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需研究并编制高速铁路接触网精调定额。
研究结论:(1)高速铁路接触网定额应按照静态精调和动态精调分别设置子目,其中动态精调还应按设计速度250 km/h、300 km/h和350 km/h分别设置子目;(2)在合理施工组织下,对接触网静态精调和动态精调消耗的工料机消耗量进行测定并测算综合产量,最终确定接触网静态精调的基期价格为3 350.58元/条 km,设计速度250 km/h、300 km/h和350 km/h接触网动态精调的基期价格分别为4 427. 13元/条km、 5 060.29元/条 km 和 6 481.25 元/条 km。
2013 Vol. 30 (5): 82-86 [摘要] ( 2588 ) HTML (1 KB)  PDF  (308 KB)  ( 98 )
       城市轨道工程
87 关于武汉轨道交通近期规划线路换乘方式评价
迟浩,郑凯文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介绍武汉轨道交通近期规划中的线网特点和换乘节点设计特点,对于换乘行为类型和形式进行预测,以对于各个节点的设计特点与便利程度进行评价。并与其他城市进行比较,以期为武汉轨道交通后期线网的换乘设计与运营提供参考。
研究结论:(1)武汉轨道交通网络换乘设计较为科学,换乘模式相对于北京、广州等已建成的轨道交通系统均有一定优势;(2)规划线路与1号线之间的换乘设施考虑不完善,导致换乘效率较差,换乘体验不佳; (3)设计方应结合城市发展和区域规划对于换乘站进行更合理的设计,对于后续建设规划线路实施合理的预留;(4)在运营中需要采取适当疏导措施以弥补换乘设计的不足。
2013 Vol. 30 (5): 87-90 [摘要] ( 2664 ) HTML (1 KB)  PDF  (376 KB)  ( 176 )
91 粉砂土深基坑支护结构受力变形特性分析
武进广
研究目的:支护结构变形受力的影响因素对深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杭州地铁一号线秋涛路车站深基坑工程实际,讨论了头道支撑位置、支撑刚度、基坑开挖深度和被动区土体加固空间位置等设计、施工因素对支护结构变形和受力的影响,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参考。
研究结论:(1)头道支撑位置上移不但有利于控制桩体变形,而且有利于控制桩体强度;(2)支撑刚度较小时,通过增大支撑的刚度来减小变形是行之有效的;(3)当支撑刚度较大时,再通过增加支撑刚度来控制围护结构的变形是不经济的。在被动区加固体厚度相同的情况下,选择在基坑底开挖面以下的加固方法比选择在基坑底开挖面以上的加固方法能更好地控制围护结构变形和改善围护结构受力;(4)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桩体最大位移逐渐下移,产生最大位移的位置因支撑刚度及预加轴力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2013 Vol. 30 (5): 91-96 [摘要] ( 2750 ) HTML (1 KB)  PDF  (692 KB)  ( 189 )
       论文
97 轻骨料混凝土栓钉连接件疲劳性能研究
徐海鹰,唐细彪
研究目的:目前,国内外对轻骨料混凝土的组合梁及剪力钉连接件疲劳性能研究较少。为此,本文旨在设计制作一组轻骨料混凝土栓钉推出试件,并进行疲劳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拟合处理,得到试件的疲劳强度、疲劳曲线等,并和相关规范及已有成果进行对比,以评价该类试件的抗疲劳性能,为轻骨料混凝土在桥梁钢混凝土组合梁上的应用提供依据。
研究结论:试验结果表明:(1)轻骨料混凝土栓钉连接件50%和97. 72%保证率下的疲劳强度分别为 126.7 MPa和105.5 MPa,该结果与其它关于普通混凝土栓钉连接件的相关研究成果差异不大,且要高于 Eurocode 4规范值;(2 )试件的疲劳曲线特性和疲劳破坏形式方面与普通混凝土栓钉连接件基本相似,这说明轻骨料混凝土运用在剪力钉连接件的方案是可行的;(3)该研究成果可以在组合梁桥等类似工程中推广应用。
2013 Vol. 30 (5): 97-101 [摘要] ( 2757 ) HTML (1 KB)  PDF  (467 KB)  ( 164 )
102 山区铁路路基工程风险识别与管理研究
魏永幸,罗一农,左德元
研究目的:基于工程风险理论,开展山区铁路路基工程风险的识别和评估研究,并根据风险评估和评价采取相应的风险预防和控制等应对措施。
研究结论:(1)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可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对比中得到风险因素的权重和风险值的排序;(2)采用敏感性分析,可找出导致风险事件的主控因素及风险因素的影响规律;(3)模糊综合评价法可用于山区铁路路基工程风险的评估与评价;(4)通过风险相互关系图可找到指向终极风险的主要路径和可能的路径。(5)通过本研究形成的山区铁路路基工程风险识别与管理思路,对设计、施工和运营中识别和管理路基工程风险具有指导意义。
2013 Vol. 30 (5): 102-106 [摘要] ( 3324 ) HTML (1 KB)  PDF  (456 KB)  ( 129 )
       工程经济与管理
107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监控预警管理及评价标准研究
吴贤国,陈跃庆,张立茂,姚春桥
研究目的:地铁施工安全监控预警是保证地铁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标准》国家标准编制项目的支持,对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监控预警管理及评价进行研究,建立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监控预警管理体系及评价标准,将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纳入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以确保地铁工程安全施工。
研究结论:(1)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监控预警管理包括安全风险管理、安全监控管理、安全预警管理3个方面;(2)安全风险管理要求正式施工前分析施工方案潜在风险、确定重大风险源及其专项控制方案,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管理要求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动态跟踪与监控工程施工风险;(3)安全监控管理要求施工前先制订监控方案,监控方案的关键内容是确定监控项目;(4)地铁工程安全监控预警分为数据级预警、现场级预警和工点综合预警三类,根据险情分为绿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种安全风险等级的预警标准和响应程序;(5)地铁施工安全临控预警管理水平划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一旦不合格便应勒令整改。
2013 Vol. 30 (5): 107-111 [摘要] ( 2604 ) HTML (1 KB)  PDF  (338 KB)  ( 393 )
112 铁路勘察设计项目投标对策及组织工作探讨
林博
研究目的:勘察设计投标是铁路勘察设计企业最重要的业务来源。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入,铁路勘察设计投标工作已逐渐形成程序化、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实施程序。本文着重研究了在投标工作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包括人员选择、投标对策及投标组织等方面,同时对投标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论述,并探讨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如何进一步做好投标组织工作。
研究结论:(1)企业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包含管理、技术、商务类人员的相对稳定的投标队伍;(2)依据招标文件,对工程的可行性、业主的详细信息和其它可能参加投标单位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做出正确的投标决策;(3)加强环节控制,谨防细小失误;(4)应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寻求与国际知名咨询企业的合作,培养一支管理能力强,技术水平突出,熟悉海外工程运作模式和规则的勘察设计团队;(5)本文中对铁路勘察设计项目投标对策及组织工作的研究,对其他行业的勘察设计投标也可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2013 Vol. 30 (5): 112-115 [摘要] ( 4892 ) HTML (1 KB)  PDF  (337 KB)  ( 136 )
116 工程项目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研究
任世忠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对武汉某长江大桥全面预算管理开展情况的研究,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步骤、工作重点及要点,目的是为了强化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全过程控制和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实现项目的经营目标。
研究结论:(1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内部管理控制手段已经在工商企业领域内得到广泛推广,建筑行业受其自身条件限制,推行程度及深度不足;(2)项目全面预算管理是全过程、全方位及全员参与的对各种资源合理分配的预算管理,在建筑领域可以将进度、质量、安全、成本、资金等融合于一个体系中的预测工具; (3)通过对项目全面预算管理在武汉某长江大桥项目的成功运用,使工程项目在尚未竣工的前提下已全面完成了项目的经营目标,并使项目的管理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实现了现代工程项目管理同国际先进管理体系接轨;(4)证明了项目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在建筑行业的工程项目管理中全面运用。
2013 Vol. 30 (5): 116-120 [摘要] ( 2529 ) HTML (1 KB)  PDF  (359 KB)  ( 381 )

版权所有 © 2014 《铁道工程学报》编辑部
京ICP备14038223号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