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检索  
  高级检索
2014年 31卷 10期
刊出日期:2014-10-15

长大干线
城市轨道工程
节能环保
勘测设计
地质与路基
桥梁工程
隧道工程
工程经济与管理
 
       长大干线
1 成昆新双线引入广通地区方案研究
余浩伟,何专,曾诚,王丽君
研究目的:广通位于云南省楚雄州,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是成昆铁路的必经据点之一,地区需沟通的径路较多,但四周地形条件困难,高差起伏大,联络线设置条件恶劣,有必要进行研究,以指导工程设计,并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对于地区内存在新线与既有线并存的情况,首先应对其各自的功能定位与分工进行深入研究,以此作为总图方案研究的基础;(2)巧妙地利用环形联络线,可极大地缩短联络线长度,节省工程投资, 但对车站的能力及作业均有一定影响,应充分权衡利弊后选择利用;(3)引入地区方案应充分考虑既有设施和既有线路的利旧, 提升社会及经济效益;(4)地区总图方案应按照经济、实用的原则统一进行规划,相关工程根据运量增长情况适时实施,减少初期一次性投资;(5)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确定类似双“T”字形结构的地区总图方案。
2014 Vol. 31 (10): 1-4 [摘要] ( 5004 ) HTML (1 KB)  PDF  (1681 KB)  ( 128 )
5 郑州铁路枢纽规划研究
刘建光,吕国金
研究目的:通过回顾郑州枢纽发展历程和分析既有铁路现状,结合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在构建以郑州枢纽为中心的“米”字型客专网的框架下,贯彻新形势下总图规划多元化、多层次化的理念,站在更高视角对枢纽总图规划的关键要素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前瞻性的发展规划和分期实施方案。研究结论:(1)郑州枢纽将逐步形成普速铁路、客运专线、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轨道交通“四网”并存的格局;(2)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轨道交通相互协作完成主城内、主城与城市群间的客流运输服务,共同与普速铁路、客运专线形成以郑州站、郑州东站和郑州南站为主要客运站,以候寨为枢纽编组站,货运逐步集中于环线,构架“客内货外、客货分线、作业集中、点线协调”的“环状放射形”特大枢纽格局;(3)本文研究成果对郑万、郑合等新线引入后客运系统布局、枢纽改扩建方案及郑州南站的建设方案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2014 Vol. 31 (10): 5-10 [摘要] ( 4876 ) HTML (1 KB)  PDF  (482 KB)  ( 455 )
       勘测设计
11 物探技术在活动性断裂勘察的方法研究
郝明,刘黎东,周学明
研究目的:活动断层能引起多种自然灾害,如地震、砂土液化等地震灾害和断错、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因此,研究活断层的勘察方法对于铁路建设防灾减灾而言显得尤其重要。为减轻活断层灾害和确保工程安全,物探先行,在铁路勘测阶段,通过对活动性断裂及其勘探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提高勘察质量,查明沿线活动性断裂的空间分布及其延伸情况,为活动断裂工程评价铁路选线、工程设计等提供依据。本文结合胶新铁路和京沈客专等勘察项目,研究物探技术在活动性断裂勘察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结论:(1)物探采用地震映像法、密点距电测深可有效地查明活动性断裂的浅部位置分布;(2)采用地震反射可查清中、深部断裂发育延伸情况及特征;(3)采用测氡法既可查明由活动断层引起的地裂缝在近地表的分布情况,又可对断裂的活动性进行分析评价;(4)本文研究结论可为同类活动性断裂和地裂缝勘察提供借鉴。
2014 Vol. 31 (10): 11-14 [摘要] ( 4995 ) HTML (1 KB)  PDF  (1367 KB)  ( 154 )
15 三维GIS技术在铁路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探讨
闵世平,赵亮亮
研究目的:结合铁路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和探讨三维GIS技术如何在铁路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和安全运营各阶段,实现广泛深入的应用,发挥其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从理论和实践上,验证该技术和思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本文提出的一些理论和思路、研究开发的软件工具,对于铁路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提高和铁路BIM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广泛的借鉴和实际应用价值。研究结论:通过对中老、宝兰和成昆铁路的勘察设计、建设施工和安全运营,三阶段的实际研究应用得出:(1)提出了一套面向铁路行业的三维GIS技术应用路线;(2)提出并建设了铁路带状三维场景快速构建三维模型库:(3)研究开发了一系列面向铁路行业的实用三维GIS软件功能和工具,包括:铁路三维环评、征地拆迁、铁路三维中线提取、三维断面采集等功能和工具;(4)该研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铁路信息化建设和BIM技术的研究应用工作中,可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014 Vol. 31 (10): 15-20 [摘要] ( 4865 ) HTML (1 KB)  PDF  (1412 KB)  ( 188 )
21 测氡法在小煤窑采空区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张吉振,王银,唐海敏,周海滨
研究目的:小煤窑采空区具有年代较早、多为私挖滥采、无采空资料可供参考等特点,且小煤窑采空区的变形和不均匀沉降会对铁路的施工和运营构成巨大威胁和隐患。要查明采空区的影响范围仅仅依靠调查和钻探,具有周期长、费用大、难以查清的缺点,部分物探方法又受人文因素干扰严重。本文研究如何利用测氡技术,并充分发挥其不受电磁、车辆等因素干扰的优势,结合少量钻探资料,以达到查明采空区影响范围、解决小煤窑采空区勘察问题的目的。研究结论:通过对小煤窑采空区勘察中测氡技术的应用范例可知:(1)氡气在小煤窑采空区及其产生裂隙处浓度明显升高;(2)氡气浓度异常与储气时间长短无直接关系;(3)在小煤窑采空中氡气浓度曲线表现为单、多峰值的高比值的异常;(4)测氡技术对类似年代较早、私挖滥采、无采空资料可供参考的小煤窑采空区勘察工作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2014 Vol. 31 (10): 21-25 [摘要] ( 4881 ) HTML (1 KB)  PDF  (812 KB)  ( 110 )
26 铁路煤矿采空区综合物探技术研究
李志华
研究目的:结合我院近年来对采空区的勘察经验,对采空区综合物探方法进行系统的讨论和总结,提出铁路采空区综合物探工作模式,以有效指导今后的采空区勘察工作,优选适宜的综合物探技术,发挥其高效、经济等技术优势,提高地质勘查精度,为高风险采空地区铁路设计和施工安全提供重要支撑。研究结论:(1)工程物探现已成为解决采空区铁路工程地质问题的首选技术,在调查基础上,对疑似采空区路段物探工作,可用物探结果指导钻探布置;(2)通过研究总结,提出了综合考虑地形、采空区埋深及物探方法适宜性等条件下的采空区勘察综合物探模式;(3)勘察中优选适宜的综合物探技术,清晰揭示了采空区的不良地质体;(4)本研究成果可为采空区铁路、公路、工民建勘察设计提供借鉴。
2014 Vol. 31 (10): 26-31 [摘要] ( 4862 ) HTML (1 KB)  PDF  (889 KB)  ( 125 )
32 桂北山区花岗岩差异风化特征及勘察方法研究
李景山
研究目的:桂北山区花岗岩分布较广,抗风化能力差且有较大差异性,当各类工程在花岗岩风化层中通过时,受差异风化、风化球发育影响,土石类别、施工方法、设计的防护措施存在较大变化,施工中存在安全隐患,对工程造价影响巨大,如何做好花岗岩地区花岗岩的不均匀风化的勘察及影响因素研究工作,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地区某公路沿线广泛分布花岗岩,采用综合勘察手段和方法,查明花岗岩的分布特征,分析研究花岗岩差异风化的影响因素,是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础。研究结论:(1)桂北山区花岗岩的差异风化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且这些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2)采用综合勘察方法,能够查明花岗岩风化层的变化情况,获得准确的地质资料;(3)各种勘察手段相辅相成,相互印证,合理安排勘察次序,科学地进行分析、统计、研究,能够准确划分花岗岩风化特征分区,使复杂的地质问题简单化、条理化,为设计施工提供翔实可靠的基础资料;(4)该研究成果对花岗岩具有差异风化特点地区的公路、铁路等工程的勘察、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2014 Vol. 31 (10): 32-36 [摘要] ( 4778 ) HTML (1 KB)  PDF  (684 KB)  ( 97 )
37 基于地形演绎的纵断面自动拉坡设计方法
韩元利
研究目的:纵断面坡度设计是铁/公路等工程项目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设计的科学与合理水平直接决定了工程的造价成本及结构形式,如何从定性到定量地实现纵断面坡度的精细化设计,最大限度地控制工程造价,同时借助自动化设计提高生产效率,是设计企业一直追求的目标。本文通过深入挖掘工程师对地面线“形”与“势”的逐步认知过程,通过地形演绎的方法,模拟实现对地面线的化简与概括,依据建立在区间土石方数量评估模型提出一种新的自动拉坡设计方法。研究结论:(1)通过由地面线→轮廓线→参照线→坡度线的模拟工程人员思维的逐步推理演绎,由地形轮廓来确立变坡点的位置,由平均地势来确立坡向与变坡点高度,自动生成的坡度线更接近工程师的设计水准;(2)自动坡度线生成演绎过程中结合区间土石方填挖平衡控制,能够达到比人工更精益化的工程数量与造价优势;(3)通过在多个项目中的应用实践与对比,此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设计效率,提升工程设计的质量。
2014 Vol. 31 (10): 37-43 [摘要] ( 4732 ) HTML (1 KB)  PDF  (1609 KB)  ( 92 )
       地质与路基
44 降雨条件下灵台黄土滑坡变形机理分析
董时俊
研究目的:为了更好地应对西部铁路建设中常见的黄土滑坡问题,本文以一处典型黄土滑坡为例,结合滑坡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建立地质模型,对其降雨条件下的变形特征、诱发因素及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深入研究黄土滑坡在降雨条件下的变形机理,为铁路工程建设中该类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服务。研究结论:(1)灵台滑坡是在自然条件下受降雨影响,雨水顺节理裂隙下渗,坡脚遭到雨水浸润、侵蚀,上部土体充分湿陷,在自身重力影响下形成的中型滑坡;(2)对滑坡体在一定降雨条件下进行有限元模拟,得出整个灵台滑坡降雨入渗过程就是降雨对基质吸力影响强度逐渐降低同时影响范围逐渐扩大的过程;(3)结合实际勘探资料,对滑坡天然状态与饱水状态应力-应变的力学行为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滑坡失稳、破坏与滑移的力学机制;(4)本文研究成果可为黄土滑坡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2014 Vol. 31 (10): 44-48 [摘要] ( 4874 ) HTML (1 KB)  PDF  (662 KB)  ( 285 )
49 大范围地震液化条件下地下结构设计研究
段亚刚
研究目的:结合太原地铁2号线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大范围饱和砂土地震液化地层,分析液化地层对地下结构的作用机理,以发生地震液化后保证结构安全为目的,借助于理论解析、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手段,揭示液化后地层对地下结构的不利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相应的针对性设计。研究结论:(1)明挖围护结构可与底板以下非液化土层形成一个封闭围合结构,仅需对结构底板及以下的液化砂层进行处理;(2)盾构隧道具有一定柔性,易受地震液化影响,液化砂层位于洞身及以下范围时,地层发生液化对结构内力及变形影响较大,需对该部分液化砂层进行加固处理;(3)其他情况,只需在结构设计中考虑发生液化时的附加应力影响;(4)该研究成果可作为大范围地震液化地层条件下的地下结构设计的参考。
2014 Vol. 31 (10): 49-53 [摘要] ( 4815 ) HTML (1 KB)  PDF  (386 KB)  ( 111 )
54 铁路路基端承桩施工问题探讨
张德翔
研究目的:铁路路基端承桩施工中经常出现桩与基岩面接触不好,端承力不够,接触面处易形成土体沉渣,容易造成地基不稳。通过采取相应检测方法和相应施工设备,使铁路路基端承桩底沉渣厚度不应大于50 mm,使桩端接触良好,提高施工质量,满足规范要求。研究结论:(1)以钻芯灌注桩的混凝土有效桩深为依据,对其桩做反射波法检测,可得出反射波曲线桩底呈正向特征,并可从反射波曲线中计算出反射波的速度值;(2)以上述速度值为参数,可用于被反射波法检测确定的桩深度;(3)取反射波法检测确定的桩深度与机械施工时的施工桩深度进行比较,若施工桩深度大于反射波法检测确定的桩深度,其差值为桩底沉渣厚度;(4)一个检验批次应不少于三个钻探孔的桩底沉渣厚度验证,沉渣厚度超过规范要求端承桩应返工处理;(5)端承桩的施工一定选取满足端承条件的端承机械设备,其端承桩施工设备不仅可用于端承桩施工,也可用于摩擦桩施工,但摩擦桩施工设备不可用于端承桩施工。
2014 Vol. 31 (10): 54-58 [摘要] ( 4877 ) HTML (1 KB)  PDF  (959 KB)  ( 137 )
59 混凝土灌注桩完整性及沉渣厚度的检测研究
常聚友,刘祖富,郭江波,杨文杰
研究目的:铁路基础混凝土灌注桩完整性及沉渣厚度的检测多采用反射波法进行,所测反射波曲线首先要确定桩端深度和速度值,而桩端深度和速度值的确定受多因素影响,有时造成误判,为此对铁路基础混凝土灌注桩完整性及沉渣厚度的检测进行研究。 研究结论:(1)桩较短(较长)的摩擦灌注桩,桩端反射波曲线呈正向特征;桩较短的灌注端承桩以及桩较长且桩端岩层是水平状的灌注端承桩,其桩端反射波曲线呈反向特征;桩较长且桩端岩层是倾角产状以及桩体混凝土强度与桩端岩体强度相等的灌注端承桩,其桩端反射波曲线无桩底反射;(2)灌注桩混凝土坍落度应控制在容许值的上限180 mm,并取同地区、同环境、同材料、同标号混凝土坍落度上限值180 mm、下限值220 mm的模型桩反射波速度检测,得到混凝土桩的反射波速度上临界值和下临界值,且被测桩的速度值应在其上下临界值间,高于其上临界值是桩的施工桩长未达设计桩长,低于其下临界值是桩存在缺陷;(3) 对于摩擦灌注桩较长的桩端反射波曲线正向幅值大于桩较短的桩端反射波曲线正向幅值,其桩较长的桩端下有软土;(4)沉渣厚度要控制在容许范围,确保混凝土灌注时在重力加速度的冲击力作用下,达到桩端下无沉渣;(5)此成果可应用于铁路基础混凝土灌注桩桩身质量完整性及沉渣厚度的检测。
2014 Vol. 31 (10): 59-63 [摘要] ( 4864 ) HTML (1 KB)  PDF  (400 KB)  ( 184 )
       桥梁工程
64 山西中南部铁路桥梁设计活载计算参数研究
李黎,郭治胜,孔德艳
研究目的:与设计活载相关的计算参数是进行桥梁设计所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通行轴重不低于30 t的货物列车,是我国首条通行大轴重货物列车的国家I级干线,其活载效应超出了现行桥梁设计规范的规定,相关的计算参数也不同于现行规范给出的规定。为了满足通行大轴重货物列车铁路桥梁设计的需求,本文在确定了桥梁设计活载图式的基础上,对动力系数、离心力系数、牵引力和制动力系数、横向摇摆力、列车脱轨荷载等活载计算参数的计算方法或取值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用的计算方法或取值。研究结论:(1)动力系数:采用文献[8](前苏联规范)计算;(2)离心力系数:采用《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中第4.3.6条计算,但离心力的作用位置取轨顶以上2.2 m;(3)制动力或牵引力系数:采用文献[3]推荐的自定义计算办法;(4)横向摇摆力:沿用文献[5](中国规范),为偏于安全计,摇摆力取120 kN;(5)列车脱轨力:按现荷载图式与中-活载图式中均布荷载的比值进行提高,即提高系数为1.2倍;(6)研究成果可直接用于通行大轴重货物列车的铁路桥梁设计。
2014 Vol. 31 (10): 64-68 [摘要] ( 4964 ) HTML (1 KB)  PDF  (1279 KB)  ( 107 )
69 熔断机制在摇摆桥墩连续刚构桥中的应用
刘鹏,袁明,陈克坚,曾永平
研究目的:为了提高连续刚构桥的抗震能力,通过在桥墩墩底横桥向增加一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称之为“保险丝”),提出一种具有熔断机制的摇摆桥墩连续刚构桥新型结构体系。研究结论:(1)通过对该结构体系与传统墩底固结结构体系在多遇地震、设计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地震需求、桥墩损伤情况的对比,发现该新型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2)通过研究“保险丝”的混凝土破坏和钢筋滞回曲线的情况,说明在强震作用下“保险丝”发生破坏(称之为熔断),其耗能作用和熔断后桥墩摇摆都减少了输入到结构中的地震能量,起到了很好的减震效果,使得桥梁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几乎不发生损伤,在设计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把损伤程度降到最低、损伤范围减到最小;(3)研究成果对提高强震作用下桥梁的抗震性能具有指导意义。
2014 Vol. 31 (10): 69-73 [摘要] ( 4983 ) HTML (1 KB)  PDF  (808 KB)  ( 135 )
       隧道工程
74 渤海海底隧道贯通误差估算及控制网精度设计
张冠军,王兵海
研究目的:为了研究渤海海峡海底特长隧道施工控制测量对施工贯通的影响,针对设计方案中最长贯通距离的海底特长隧道进行贯通误差估算分析,并根据贯通误差对施工控制网精度进行设计。研究结论:(1)影响隧道贯通误差有洞外GPS控制测量、洞内导线测量、洞外跨海高程传递和洞内水准测量四个方面,其中洞内导线控制测量和洞外跨海高程传递测量精度对贯通误差影响更为显著;(2)提出了渤海海峡海底最长开挖长度贯通面间的贯通误差限差和洞内外平面、高程控制网精度建议方案;(3)就目前的测量手段、方法和测量精度,对于渤海海峡海底特长隧道的开挖贯通在测量技术上是可行的,贯通误差是可控的;(4)研究成果对渤海海峡铁路通道海底隧道及类似工程施工控制测量的技术方案制定及实施具有参考价值。
2014 Vol. 31 (10): 74-78 [摘要] ( 4984 ) HTML (1 KB)  PDF  (373 KB)  ( 123 )
       城市轨道工程
79 浅谈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沈学军
研究目的:我国目前正处于高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高峰期,各地规划及建设了大批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本文重点研究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组成,各种交通方式的主要特点,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要求及客流特点,对今后类似工程的规划、设计及建设起指导作用。研究结论:(1)综合交通枢纽是涵盖多种交通方式及多种专业门类的系统工程,应对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及建设进行系统研究;(2)综合交通枢纽的布局是进行枢纽建设时重点研究的问题,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及建设应以规划为核心,流线为主导,各方积极协调,抓住主要矛盾,解决次要矛盾,争取综合效益最大化;(3)合理的导向系统能提高枢纽运行效率;(4)本研究成果可以为综合交通枢纽的枢纽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也可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类似工程的建设经验。
2014 Vol. 31 (10): 79-83 [摘要] ( 4929 ) HTML (1 KB)  PDF  (362 KB)  ( 206 )
84 西安地铁站与新建铁路北客站的结合设计研究
张景娥
研究目的:为提高综合交通枢纽的整体换乘效率和功能空间的安全舒适性,需研究各种交通工具的换乘关系,进而避免相互隔离的各种空间、复杂的指示系统和漫长的步行距离。其中如何结合整体规划,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设计、同步实施,合理布置地铁站位,达到快速疏散超大客流,是综合交通枢纽设计研究中的关键问题。研究结论:(1)西安北客站与地铁的综合设计从规划布局、站位选择、流线组织和结构适应性等方面进行分析,介绍了一体化组织实施遇到的问题及取得的经验;(2)西安北客站采用“建桥合一”的结构模式,融合地上建筑、桥涵和地铁结构三种结构形式,地铁和铁路枢纽的整体结合,可满足大型旅客集散场所大跨度、大空间的使用要求;(3)总结出多种设计布局模式,对各类综合交通枢纽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2014 Vol. 31 (10): 84-88 [摘要] ( 4880 ) HTML (1 KB)  PDF  (541 KB)  ( 389 )
89 地铁快慢车模式越行点的确定方法研究
汤珏,陈福贵
研究目的:地铁快慢车模式中,越行点的设置与行车密度、快慢车始发间隔、工程实施条件等因素相关,同时应具备不同行车密度下的兼容性。合理确定越行点是快慢车模式研究的关键部分,本文结合以上影响因素,从理论上对越行点的确定方法进行总结,为工程前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1)从越行点的设置原则出发,分析越行点设置所受影响因素,其中快慢车始发间隔、列车开行密度对越行点的确定影响最大;(2)基于分析结论,提出在快慢车比例为1 ∶1且快车均匀发车的情况下,越行点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并总结出越行点的设置原则公式;(3)提出快慢车比例非1 ∶1的情况下,越行点的设置原则;(4)通过运行图铺画,对以上理论研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研究与运行图铺画结果是一致的;(5)研究成果可以为工程前期研究和行车组织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为今后快慢车模式的相关标准、设计规范制定提供参考。
2014 Vol. 31 (10): 89-93 [摘要] ( 4937 ) HTML (1 KB)  PDF  (402 KB)  ( 257 )
94 气悬浮列车走行机构概念设计
杨吉忠,徐银光,杨捷,郑小艳
研究目的:走行机构作为气浮车的走行和转向机构,是实现车辆“悬浮、导向、牵引/制动”功能的最基本、最直接的机构,也是气浮车在轨道交通应用领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根据气悬浮列车有别于轮轨列车和磁悬浮列车的独有特征,对气悬浮列车的走行机构进行了概念设计。研究结论:(1)气悬浮列车采用“多单元串联”形式的走行机构,有利于列车的平面和竖曲线通过;(2)气悬浮列车走行机构主要由喷气机构、摇枕摆杆机构、牵引机构、导向机构、制动及紧急救援支撑装置等组成;(3)为了适应轨道不平顺及曲线超高顺坡形成的线路扭曲,气浮架纵梁与横梁之间采用弹性连接,气浮架与纵梁之间以及喷气嘴与纵梁之间采用弹性材料连接,与纵梁连接的喷气嘴不再是一个长条状整体,而是分割为数个单元的小喷气嘴;(4)本研究结果可供轨道交通新制式运输工具走行机构设计参考。
2014 Vol. 31 (10): 94-97 [摘要] ( 5107 ) HTML (1 KB)  PDF  (750 KB)  ( 295 )
       节能环保
98 基于CFD的废水厌氧处理系统布水形式数值模拟
张义龙,翟计红,马敏杰
研究目的:为了探讨如何提高厌氧系统对污水处理的效果,以厌氧系统两种不同的布水形式为模型,利用CFD数值模拟技术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布水形式与流速的关系以及对传质效果的影响。研究结论:(1)两种不同的进水形式对整个反应系统内部的反应效果影响差别较大;(2)在相同速度下,布水形式为穿孔管的反应器,可以有效地缓解体系内部异重流现象的干扰,更利于体系内部传质作用的发挥;(3)对两种不同速度状态模拟的结果显示,无论速度如何变化,对渐扩喇叭口来说,体系内部的湍动规律变化不大;(4)提高进水流速,对穿孔管来说,不仅增加了流体在进水口处的湍动程度,也提高了体系内部流体的整体扰动,这对污水处理效果的提高极为有利;(5)利用模拟技术,从速度和布水形式两个角度得出,布水形式设置为穿孔管利于无动力厌氧污水处理系统内部废水与微生物的混合,更利于提高水处理的效果;(6)该结论可为无动力厌氧反应器布水形式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2014 Vol. 31 (10): 98-102 [摘要] ( 4836 ) HTML (1 KB)  PDF  (1856 KB)  ( 89 )
       工程经济与管理
103 基于PSM模型的新型材料单价确定方法的研究
王中和
研究目的:在变更项目中出现新型材料时,未形成对于承包人如何根据市场调查等方法取得新型材料市场价格的具体要求,导致新型材料真实合理价格的获取成为难题。基于此,本文引入PSM(Price Sensitivity Measurement)模型,将PSM模型应用于获取真实合理的市场价格,从而得到信息价格缺价情况下无适用无类似变更工程项目的材料综合单价。研究结论:(1)以市场询价的方式,基于市场调查的方法,运用PSM模型能得到较为真实合理的新型材料市场价格;(2)通过此方法可以获得信息价格缺价情况下的人工单价、工程设备价格和施工机具的使用价格,再根据相应费率计算出管理费和利润,汇总人工费、材料费、工程设备费、机具使用费、管理费、利润形成变更综合单价;(3)市场价格信息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获取市场价格信息的目的是应用获取的市场价格信息来解决工程变更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收集市场价格信息要本着信息有用、合用、有效的原则,市场价格信息的质量与工程变更管理活动的目标一致才有价值;(4)本研究结论可用于建设工程施工企业新型材料的成本控制,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公布的材料价格信息中新型材料单价的采集亦可采用本研究结论进行。
2014 Vol. 31 (10): 103-110 [摘要] ( 4823 ) HTML (1 KB)  PDF  (382 KB)  ( 135 )

版权所有 © 2014 《铁道工程学报》编辑部
京ICP备14038223号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