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 页
期刊介绍
科技信息
期刊查询
投稿须知
订阅指南
联系我们
编委会
留言板
English
ipad移动阅读平台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检索
高级检索
2013年 30卷 9期
刊出日期:2013-09-15
地质与路基
线路与轨道
桥梁工程
隧道工程
城市轨道交通
工程经济与管理
地质与路基
1
兰州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工程地质问题与对策探讨
姚伟,洪政,刘蒙蒙,谭冬生
研究目的:兰州轨道交通场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岩土体类型变化较大,由此而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将比较多,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工程地质问题,本文对兰州轨道交通工程概况及地质环境进行分析,提出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处理对策及勘察工作的建议,为本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研究结论:(1)兰州轨道交通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围岩稳定性,工程水害和渗透变形,轨道交通隧道建成后的工程积水、地基沉降等;(2)对兰州轨道交通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工程地质问题,选用新奥法、盾构法、明挖顺作法、盖挖逆作法、地下防渗墙、隔离桩等合理设计方案、施工对策,可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或控制;(3)对轨道交通岩土勘察,应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除查明常规岩土力学参数,还应考虑电阻率、基床系数等参数,而且对不同的施工方法需进行差异性、针对性的勘察;(4)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轨道交通建设中工程地质问题的处理。
2013 Vol. 30 (9): 1-6 [
摘要
] (
2622
)
HTML
(1 KB)
PDF
(1912 KB) (
396
)
7
地震引发边坡病害的变形破坏模式研究
Hot!
郑静,李明,苏俊霞,安孟康
研究目的:地震引发的边坡病害与一般条件下的边坡病害类型有所不同,其作用机理和变形破坏模式各异,且危害巨大。为了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治理,在对受“5·12”汉川特大地震影响的都演公路坟川-映秀段等3段沿线边坡病害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边坡病害类型、坡体结构及其发生机制的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出地震引发边坡病害的变形破坏模式。
研究结论:(1)震区边坡病害主要有崩塌、滑坡、坍塌、错落和落石5类,其中崩塌是最主要的边坡病害,约占总病害量的71%;发生于岩质边坡的病害最多,占总病害边坡的80%。(2)边坡病害的变形破坏模式崩塌有拉裂-坠落型等8种,滑坡有拉裂-剪断-滑移型等5种,坍塌有震动松弛-坍塌型等2种,落石有抛落型和掉落型2种,错落有震动-挤压型1种。(3)本研究对铁路、公路等地震引发边坡病害的预防和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应用价值。
2013 Vol. 30 (9): 7-14 [
摘要
] (
2641
)
HTML
(1 KB)
PDF
(2935 KB) (
266
)
15
郑西客专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姚裕春,李安洪,罗照新,孙莺
研究目的:郑西客专沿线黄土分布广泛,其中黄土的60%为易对工程造成严重影响的湿陷性黄土地基,郑西客专为国内外首次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修建的无作轨道高速铁路,有效解决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和工后沉降是高速铁路路基修建的关键。
研究结论:根据郑西客专湿陷性黄土的具体特征,通过理论分析、离心模型试验、现场试验等方法研究了路基桩板结构、水泥土柱锤冲扩桩、水泥土挤密桩和CFG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适应性和效果,得出:(1)分幅顶置式路基桩板结构对深层湿陷性黄土地基和桥隧间短路基具有明显的优势;(2)水泥土柱锤冲扩桩适宜于处理浅层和中厚层湿陷性黄土;(3)水泥土挤密桩可用于处理浅层湿陷性黄土,但应充分考虑其适用条件限制;(4)CFG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宜采用小直径小间距方案;(5)研究成果可为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提供重要参考。
2013 Vol. 30 (9): 15-19 [
摘要
] (
2668
)
HTML
(1 KB)
PDF
(1348 KB) (
547
)
20
基于Mohr-Coulomb理论的路堤临界填筑高度确定方法
蒋楚生,李庆海,司文明,邢富强,梁瑶,贺钢
研究目的:同时考虑地基土的内摩擦角与赫聚力,对软土地基上的路堤填筑临界高度计算方法基于摩尔库仑理论进行探讨,并与传统的费兰纽斯公式、经验公式等做对比分析,找出他们的不足之处。本文拟从两方面着手进行分析,找出理论公式。
研究结论:确定路堤临界填筑高度时:(1)应该同时考虑地基土的内摩擦角与黏聚力,计算结果才能更加可信:(2)通过计算分析,设计临界高度并不是由填筑临界高度简单地适当降低2-3m,也不能简单地直接按填筑临界高度来设计,而必须根据填筑高度、坡率、列车荷载以及地基参数通过稳定性分析来确定,否则会造成较为保守的设计;(3)以往的方法很少同时考虑土体的内摩擦角 与豁聚力 ,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4)本文同时考虑土体的内摩擦角 与豁聚力 ,推导的理论计算公式可以用于初步确定软弱地基上填方的临界高度。
2013 Vol. 30 (9): 20-22 [
摘要
] (
2611
)
HTML
(1 KB)
PDF
(263 KB) (
210
)
23
沪杭客专桩板结构路基三维动力仿真分析
岳永兴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趋于完善,新建铁路常需要跨越既有构筑物。当新建高速铁路以路基形式跨越地铁隧道时,合理评价列车运行振动对地铁及路基结构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意义。本文以沪杭客专采用桩板结构跨越浅埋地铁工程为例,分析列车运营时桩板结构、地铁隧道的动力响应特性。
研究结论:通过建立桩板结构-地基-地铁模型进行动力仿真分析,研究了单线两节车体加载条件下系统各部位的动力响应特性。结果表明:(1)随列车时速的增加,测点加速度呈线性趋势增加,动应力呈指数趋势增加,动位移呈线性趋势减小;(2)列车激振力引起的动响应通过承载板-托梁-桩基-桩周土体衰减很快,传递至地铁衬砌结构的动响应较小;(3)列车激振力作用下,地铁速度峰值随时速增加近似线性增大,最大值仅为0. 96 cm/s,满足规范要求;(4)仿真试验计算值与实车试验测试值总体上较为接近,说明采用三维动力数值仿真试验对桩板结构-地基-地铁振动系统进行动力分析,其计算结果可靠,用以研究桩板结构的动力特性及评判地铁结构在上部铁路激振力下的安全性是可行的。
2013 Vol. 30 (9): 23-29 [
摘要
] (
3244
)
HTML
(1 KB)
PDF
(2880 KB) (
378
)
线路与轨道
30
高速铁路板式无昨轨道底座板快速检测系统的研究
郭建光,石雷
研究目的:使用计算机、全站仪、传感器技术,对现有高速铁路板式无作轨道底座板施工的标高控制提出全新的检测方法。通过全新的控制技术能够实现板式无昨轨道底座板标高的施工过程控制,同时能够提升检测效率,促进施工进度,减少人力测量成本,快速检测软件系统中建立了全新的测量与数学模型,一键操作且可视性强。
研究结论:(1)研制的高速铁路板式无碎轨道底座板快速检测系统,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测量效率,为底座板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提供便利。(2)为阶段验收提供详实客观的数据,研究过程中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检测方式、方法。(3)在相对基准测量和绝对基准测量之间找到了非常好的结合方法,填补了该领域内的技术空白,促进了我国高铁施工自动化测量设备的创新和发展。(4)本文论述的检测系统研究解决了高速铁路板式无昨轨道底座板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的难题,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作用。
2013 Vol. 30 (9): 30-34 [
摘要
] (
2574
)
HTML
(1 KB)
PDF
(1837 KB) (
414
)
35
开行动车组情况下增建二线铺架施工技术研究
赵代强
研究目的:为了确保在既有遂渝线开行动车组时速165km条件下增建二线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对动车组通过风压影响、临近既有线4.4-6.5m小线间距范围内架梁、铺轨、单元焊接及应力放散锁定施工工艺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最大限度确保了既有线运营和工程施工的安全。
研究结论:(1)通过对动车风压检算分析,当线间距为4.4 m时,铺架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既有线通过动车组速度为165km/h,产生的会车压力波动最大幅值为637.15Pa,小于线间距安全瞬态压力波允许值900 Pa,车窗结构和玻璃安全可靠,设备稳定性高;(2)采用封锁5h架设1孔梁或铺设300 m轨排的方式,解决了与既有线距离4.4-6.5m范围内铺架施工技术难题,保证了施工安全和质量,降低了工程成本,缩短了工期;(3)研究成果主要适应于既有铁路小线间距范围内增建二线施工技术领域。
2013 Vol. 30 (9): 35-39 [
摘要
] (
2626
)
HTML
(1 KB)
PDF
(382 KB) (
161
)
桥梁工程
40
高速铁路桥梁方向脉冲型近断层地震反应分析
陈令坤,张楠,蒋丽忠,陈格威
研究目的:近年来,近断层地震对桥梁响应的影响日益引起研究者的注意,现有铁路规范对近断层效应的考虑较少。为研究方向速度脉冲效应对高速铁路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基于Pacific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PEER), Next Generation Attenuation Relationships for Western US (NGA West) 强震数据库,采用ANSYS分析软件、ANSYS-APDL语言和弯矩曲率关系计算程序,建立了高速铁路桥梁全桥模型,考虑了轨道不平顺的影响,计算了近/远断层地震作用下桥梁的弹塑性地震响应。
研究结论:(1)相比于远断层地震以及非脉冲型地震,方向脉冲型近断层地震对短周期结构地震响应影响较大,会增加桥梁位移及内力响应,其滞回特性表现出荷载-变形曲线中间加强的特点,会增加桥梁的结构和非结构损伤;(2)由于近断层地震较大的竖向地震动会改变桥墩轴力,导致梁体竖向挠度比远断层地震增加较多,《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111-2006)等规范规定竖向地震为横向的65%,会低估梁体竖向动力响应;(3)本文研究成果可以为高速铁路桥梁抗震设计提供参考,也为今后相关设计规范、标准的修订提供技术支持。
2013 Vol. 30 (9): 40-46 [
摘要
] (
2884
)
HTML
(1 KB)
PDF
(2860 KB) (
542
)
47
考虑边坡效应的铁路桥墩桩基力学行为分析
Hot!
蔺鹏臻,武发辉,杨子江
研究目的:为了顺应线路需要,高原地区修建的大量桥梁桩基工程处于高陡边坡之上。处于边坡上的桥墩桩基础由于边坡土体水平抗力对桩身影响而受力复杂。本文基于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平台,结合黄土边坡上修建的铁路桥梁算例,建立考虑材料和桩土接触非线性影响的边坡-承台-桩基系统力学分析模型,目的在于从系统承载力、变形和应力等多方面研究边坡-承台-桩基系统在恒载和组合荷载工况下的力学行为。
研究结论:通过对桥梁算例的分析,得出:(1)对于边坡上的桩基础桥墩,边坡水平抗力对桩基受力影响较大,桩基位移和应力均呈现出沿坡向的非均匀性;(2)对于多地层边坡,桩基位移和应力在土层分界处存在突变,桩基在分层部位存在受力不利区域;(3)本文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为边坡上修建的桥梁桩基础的设计和力学分析提供理论借鉴。
2013 Vol. 30 (9): 47-52 [
摘要
] (
3510
)
HTML
(1 KB)
PDF
(2350 KB) (
414
)
隧道工程
53
辉绿岩脉引起的隧道大变形及其形成机制
Hot!
刘成禹,陈智慧
研究目的:以龙厦铁路吴坑隧道为例,在辉绿岩工程性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场监测资料对辉绿岩脉分布段围岩压力、隧道变形的特点及隧道大变形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为辉绿岩分布地区隧道设计、施工提供指导。
研究结论:(1)辉绿岩富含高岭石,具有强度低、易崩解和弱膨胀的工程特性,在卸荷应力路径下,沿卸荷方向有强烈的扩容现象;(2)辉绿岩脉的分布对围岩压力的大小及分布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岩脉出露多的断面围岩压力明显比出露少的断面大,局部出露部位比邻近未出露部位的大;(3)辉绿岩脉的分布对隧道变形也有明显影响,拱顶出露岩脉的断面拱顶下沉量较大,边墙、拱腰出露岩脉多的断面,边墙收敛变形较大,岩脉出露多的区段,隧道变形时间较长;(4)辉绿岩脉分布段隧道大变形既有膨胀变形又有挤压变形;(5)本文研究成果可用于辉绿岩分布地区隧道的设计和施工。
2013 Vol. 30 (9): 53-59 [
摘要
] (
2695
)
HTML
(1 KB)
PDF
(2874 KB) (
573
)
60
热棒群在多年冻土区隧道浅埋段防护中的应用
刘锟;蔡汉成;李奋
研究目的:多年冻土区隧道洞口浅埋段结构所处的环境温度主要受大气温度影响,变化幅度大,同时施工造成的热融圈(围岩活动层)接近或与多年冻土上限重叠,冻结层上水易向洞周汇集,因此该段隧道极易出现衬砌开裂、漏水、挂冰等冻融破坏现象。利用较为成熟的热棒技术,对多年冻土区隧道浅埋段围岩进行“主动冷却”防护,减少或避免冻融循环对隧道支护结构可能造成的破坏。
研究结论:(1)热棒群工作后可显著降低其影响范围内的围岩温度,提高冻土围岩强度,抬升多年冻土上限,并在洞顶形成冻土隔水帷幕,减小隧道支护结构所受冻胀力;(2)可阻隔冻结层上水向隧道结构方向的渗入,同时使热融圈的回冻时间从3 -5个冻融循环期减少到1个,有效地解决洞口段支护结构冻融破坏等问题;(3)该工程费用相对较少,安装、监测方便;(4)研究成果适用于新建或已建多年冻土隧道浅埋段的病害预防及治理。
2013 Vol. 30 (9): 60-64 [
摘要
] (
3179
)
HTML
(1 KB)
PDF
(2277 KB) (
103
)
65
铁路隧道不良地质突水突泥治理技术与工程应用
张民庆,彭峰,邹明波,谢晓飞
研究目的:突水突泥是隧道施工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在突水突泥治理过程中,采取专业化管理、专业队伍施工对保证治理效果尤其重要。突水突泥后,贸然清淤极易发生二次灾害,突水突泥规模更大;同时,机械化配套水平、突水突泥治理方案的可靠性对治理效果、治理进度影响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对专业化管理、安全清淤与封堵、机械化配套、突水突泥治理方案设计与实施等方面进行研究,形成不良地质突水突泥安全、快速治理技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研究结论:(1)注浆法是隧道突水突泥治理的有效手段,处理时应按“注浆加固、排水减压”的原则;(2)采取“注浆改良+加筋锚固+超前管棚”的综合处理方式,采用信息化注浆技术和专业化管理模式,从而达到安全、快速、经济的治理效果;(3)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隧道突水突泥灾害的治理。
2013 Vol. 30 (9): 65-71 [
摘要
] (
3583
)
HTML
(1 KB)
PDF
(2865 KB) (
515
)
72
盾构地层损失与对应地面沉降计算的对比分析
王建秀,邹宝平,付慧仙,田普卓,朱雁飞
研究目的:超大直径盾构下穿建筑沉降敏感区对地层扰动大,极易诱发地面沉降,导致流砂、管涌,给开挖面稳定性、运营安全、立体化施工带来较大挑战,而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针对浅埋小直径盾构,且考虑的地层损失定义各不相同,如何利用地层损失研究盾构施工地层损失与地面沉降的关系巫待开展。本文以某超大直径盾构在复杂环境下下穿建筑沉降敏感区工程为例,计算常规地层损失率、极端地层损失率下,隧道二维、三维地面沉降相应的地层损失率和相应地层损失率对应的地面沉降,探讨盾构施工与地层损失、地面沉降的关系。
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得出:(1)盾构施工时,在5%的地层损失率范围,每增加0.1%的地层损失率,相应的地表最大沉降约增加3-4 mm;(2)平均盾尾地层损失率每增加0.5%,最终盾构沉降增加约8mm;(3)盾首部分的地层损失与盾尾部分的地层损失共同影响总的地面沉降;(4)提出发展一套基于“地面沉降指标的地层损失控制率”的盾构控制方法;(5)本文可对深人开展盾构施工诱发的地面沉降、防治地质灾害,保证隧道工程合理设计、安全施工提供参考。
2013 Vol. 30 (9): 72-77 [
摘要
] (
2878
)
HTML
(1 KB)
PDF
(1886 KB) (
509
)
78
富水砂卵石地层泥水盾构施工地层变形规律
王振飞,张成平,王剑晨
研究目的:富水砂卵石地层颗粒间空隙大、无薪聚力且灵敏度高,在此类地层进行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所引起的地层变形规律尚不明确。本文以北京地下直径线为依托,通过对地表沉降和深部土体水平位移的实测和分析,得出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隧道施工引起地层变形的基本规律。
研究结论:(1)通过对盾构刀盘改造,可使富水砂卵石地层泥水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显著降低,隧道两侧深部土体的水平位移也相应降低,说明合理的盾构刀盘设计对富水砂卵石地层变形控制至关重要;(2)盾构隧道掘进过程中,最大沉降发生在盾构通过阶段,地表沉降的纵向影响范围约为盾构隧道工作面前方1.25倍隧道洞径和工作面后方4.15倍隧道洞径;(3)盾构刀盘改造前后,Peck公式均可以很好地拟合地表沉降槽曲线,但地层损失率和沉降槽宽度系数有一定变化;(4)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及参考。
2013 Vol. 30 (9): 78-83 [
摘要
] (
3495
)
HTML
(1 KB)
PDF
(2813 KB) (
346
)
城市轨道交通
84
地铁设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骆汉宾,宫培松,胡其虎,徐海清
研究目的:我国地铁建设进人高峰期,而地铁建设项目是一项综合性复杂系统工程,工程进度管理难度巨大。根据以往建设经验,设计管理问题造成的建设进度延误占据了相当比例,设计管理效率与质量的提高也是整个地铁建设项目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地铁设计管理中的进度管理为切人点,全面梳理地铁设计管理组织架构及管理流程,在此基础上研究以信息化手段提高地铁设计管理水平,开发基于PIP架构的地铁设计管理系统。最后以武汉地铁三号线和四号线项目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研究结论:(1)试运行期间,由于设计管理进度信息的及时发布和传递,地铁集团可以提前介入管理,大多数延误都没有影响现场施工,由于设计延误造成的施工进度延误减小到约15%;(2)设计变更管理的功能在实际运用中未得到完全实现,主要原因在于各参与方的工作流程并不规范;(3)信息化手段不能独立解决一切管理问题,基于PIP架构的管理系统成功运用的前提是规范的流程和较高的管理水平;(4)本研究所涉及的管理系统适用于地铁建设的设计管理工作。
2013 Vol. 30 (9): 84-91 [
摘要
] (
2620
)
HTML
(1 KB)
PDF
(579 KB) (
170
)
92
地铁车站PBA法施工诱发的地表及桥桩沉降规律研究
任建喜,王松,陈江,孙杰龙,孟昌,朱元伟
研究目的:以北京地区某复杂条件下暗挖地铁车站工程为依托,通过FLAC模拟预测的地表及桥桩沉降规律与现场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到PBA法修建地铁车站诱发的地表及桥桩的沉降规律,为暗挖地铁车站的信息化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研究结论:(1)FLAC模拟表明,随着导洞的开挖,地表产生的沉降量逐渐增加,由桥上部荷载及自重对地表土层产生的影响,在开挖初期对地表沉降起着主要作用,沉降槽曲线逐渐由双峰变为单峰,最大地表沉降位于导洞开挖的中心线位置,预测的最大沉降值和现场实测值分别为24.75mm和25.51mm,桥桩最大沉降量预测值和实测值分别为5.11mm和5.89mm,两者基本一致;(2)暗挖地铁车站PBA法施工方案和现场监测方案设计合理,地表及桥桩的沉降满足规范要求;(3)该研究成果可为地质条件差、断面大的类似暗挖地铁车站提供施工和监测参考。
2013 Vol. 30 (9): 92-98 [
摘要
] (
2641
)
HTML
(1 KB)
PDF
(2389 KB) (
413
)
99
西安地铁洒北区间大跨隧道围岩变形及支护研究
蔺云宏
研究目的:本文结合西安市地铁1号线洒金桥-北大街区间隧道工程,以地铁矿山法区间施工时控制地层沉降变形、保证安全为目的,利用数值计算软件对未打设锚杆且无注浆加固措施、未打设锚杆采取注浆加固措施、打设锚杆且采取注浆加固措施不同工况的施工过程进行数值分析。同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研究大断面浅埋黄土隧道开挖后围岩的沉降变形规律,并分析隧道开挖工法(CRD工法)及相应支护措施的可行性。
研究结论:通过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1)对于浅埋黄土隧道,建议取消拱部锚杆,边墙锚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打设;(2)注浆加固地层能够很好地控制隧道开挖过程中引起的地层沉降量;(3)该研究成果可为大断面浅埋黄土隧道等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13 Vol. 30 (9): 99-104 [
摘要
] (
2600
)
HTML
(1 KB)
PDF
(1853 KB) (
97
)
105
杭州地铁2号线过江区间地下水流速流向测试分析
Hot!
叶向前,刘建刚
研究目的:地下水流速和流向会影响地铁工程冻结法施工效果。地铁过江区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应进行地下水的流速流向测试和分析。在杭州地铁a号线过江区间勘察过程中,采用同位素单孔稀释法完成三个钻孔(南岸1个,北岸2个)中地下水流速流向的测定,得出钱塘江两岸潜水和承压水的水平流速、水平流向和垂向流速测试成果。
研究结论:(1)钱塘江两岸地下水均无明显的垂向流存在;(2)潜水和承压水的水平流速均远小于5 m/d;(3)钱塘江两岸地下水的流速和流向对杭州地铁2号线过江区间工程冻结法施工影响小;(4)在无邻近工程施工(如降水)影响的情况下,杭州城区地下水流速总体缓慢,一般不会影响地铁工程或市政隧道工程的冻结法施工,建议工程勘察不再进行地下水流速流向测定。
2013 Vol. 30 (9): 105-110 [
摘要
] (
3500
)
HTML
(1 KB)
PDF
(2324 KB) (
262
)
111
新建隧道超近距离下穿既有地铁施工方案优化
朱正国,余剑涛,朱永全,王锦涛
研究目的:针对新建隧道超近距离下穿既有地铁车站的工程特点,为了优化施工方案,保证既有车站结构安全及运营正常,采用FLAC3D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差分方法分析软件对不同开挖工法及周围地层不同加固范围等施工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寻求既有车站轨道沉降、结构应力及新建区间隧道周边变形、结构受力特点及规律。
研究结论:(1)通过对新建隧道采用全断面法、台阶法和CRD法开挖过程的计算结果分析比较,得出:采用CRD法施工可较有效控制既有车站轨道变形和结构受力;(2)通过对新建隧道周围地层采用不同加固范围情况下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建议对新建区间隧道周围地层采取夹土层、掌子面地层和隧道左右侧3.0m范围地层进行注浆加固;(3)本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的隧道下穿既有地铁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2013 Vol. 30 (9): 111-115 [
摘要
] (
4903
)
HTML
(1 KB)
PDF
(869 KB) (
222
)
116
轨道交通与城市协调同步规划问题探讨
郑建东
研究目的: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大都市和城市群地区空间的形成,都要求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体系,轨道交通以其节能、准时、快捷等特点,成为公共交通体系的首选,城际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也因此大量建设发展。但轨道交通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出现了一些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本文以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为对象,分析其中的问题点所在。
研究结论:(1)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布局的不协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规划的编制机关和年限不同、审批和批准机关不同,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建设管理部门不同,相关部门应加强沟通;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应与城市空间布局相协调。(2)客流的准确预测是一个难点和重点,要充分考虑轨道交通对沿线工业、商业、科技园和产业园的影响,以及对人们出行心里和出行习惯的影响,合理准确预测人流量。(3)通过本文的阐述和分析,能够使规划、投资、建设和管理等各方对轨道交通和城市空间布局的协调同步规划与建设进行一些思考,从宏观上加强控制和把握。
2013 Vol. 30 (9): 116-120 [
摘要
] (
2568
)
HTML
(1 KB)
PDF
(904 KB) (
173
)
工程经济与管理
121
铁路路堤风险管理研究与实例分析
Hot!
魏永幸,丁兆锋,罗一农
研究目的:目前针对铁路路堤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资料十分有限,尚未形成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铁路路堤安全风险预测及评价理论,实现对铁路路堤的全面风险防范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对铁路路堤安全风险预测和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某铁路路堤的风险进行实例分析,可为铁路路基工程类风险管理技术方法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
研究结论:(1)提出了用于风险分析计算的“层次分析十专家调查十模糊评价”综合分析法,给出了具体步骤,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演示。(2)提出了铁路路堤风险等级分为轻微、轻度、中度、重度、灾难性等5级的建议,并研究提出了相应各等级风险的风险处置对策。(3)计算表明,铁路路堤各风险因素中地震风险的风险权重最大,地震区路堤设计应采取相应的风险处置措施。(4)“层次分析十专家调查+模糊评价”综合分析法,具有层次鲜明、步骤清晰、可以实现风险的量化分析的特点,可用于铁路、公路路基工程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2013 Vol. 30 (9): 121-126 [
摘要
] (
3228
)
HTML
(1 KB)
PDF
(922 KB) (
127
)
127
地铁施工邻近管线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吴贤国,曾铁梅,张立茂,宋若昕
研究目的:地铁施工造成邻近管线危害及其保护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地铁施工对邻近管线的安全影响间题,研究地铁施工邻近管线安全风险管理标准,构建地铁施工邻近管线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为不同风险等级的邻近管线安全管理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研究结论:(1)基于管线相对地铁结构的竖直距离和相对水平距离,将管线与地铁的邻近等级划分为I-V五级;(2)地下管线安全控制标准应以管线垂直和水平变形作为控制标准更具代表性;(3)提出基于管线变形、管线用途、管线运行状况,将地铁施工诱发临近管线安全风险划分为安全、基本安全、危险、比较危险、很危险五个等级,根据不同安全风险等级在施工前或施工中采取针对性的地下管线保护措施;(4)通过武汉某隧道竖井基坑工程进行实际应用,达到较好效果;(5)研究成果应用领域为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2013 Vol. 30 (9): 127-132 [
摘要
] (
2627
)
HTML
(1 KB)
PDF
(965 KB) (
306
)
版权所有 © 2014 《铁道工程学报》编辑部
京ICP备14038223号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