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检索  
  高级检索
2009年 26卷 10期
刊出日期:2009-10-15

路网研究
 
       路网研究
1 石太客运专线膏溶角砾岩的分类
赵建峰,张昌新
研究目的:膏溶角砾岩类似“软岩硬土”,具有物质成分复杂和强度差异大等特性,掌握这种岩石的种类划分,有利于指导工程地质勘察,深入了解其工程特性。
研究结论:通过分析研究认为:膏溶角砾岩有固定层位,分布于奥陶系中统每组的第一段;多数为极软岩,强度差异大。按胶结程度的不同,膏溶角砾岩可分为微胶结、弱胶结、较强胶结和强胶结4种;根据颗粒组成、物质成分、成生环境和胶结程度等特征,本文将膏溶角砾岩分为块石状、泥包石状、含砾和硬土状四大类,应加强对奥陶系峰峰组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2009 Vol. 26 (10): 1-4 [摘要] ( 2527 ) HTML (1 KB)  PDF  (402 KB)  ( 228 )
5 鹧鸪山斜坡变形体整治工程分析
李安洪,姚裕春,李楚根
研究目的:鹧鸪山斜坡变形体是一个潜在的大型滑动斜坡变形体,处于蠕动变形阶段,如果遭到外界降雨或扰动作用极可能形成一个巨大的滑坡,造成317国道断道。本文针对该斜坡变形体研究和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提出可采取的整治措施并予以实施,保证该斜坡变形体的整体稳定,确保317国道的畅通。
研究结论:通过对鹧鸪山斜坡变形体形成原因和处于蠕动变形阶段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在斜坡变形体下部采用抗滑桩、陡坡面采用锚索框架梁、中部采用深层抗滑键进行联合整治的措施,实施后有效地保证了该斜坡变形体的整体稳定,并经受住了四川汶川“5?120”特大地震和强降雨的考验。
2009 Vol. 26 (10): 5-7 [摘要] ( 2554 ) HTML (1 KB)  PDF  (283 KB)  ( 96 )
8 平武县大桥镇斩龙垭滑坡抗震减灾的思考
李吉东
研究目的: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确保生命和财产安全,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对四川平武县大桥镇斩龙垭滑坡的抗震减灾进行研究,为政府相关部门编制防震减灾规划提供有关基础资料,和采取抗震减灾措施提供依据。
研究结论:受汶川“5?12”特大地震的影响,斩龙垭滑坡滑坡方量约118x104m3,属于大型滑坡,滑坡形成的环境条件和滑坡加剧发展的外部诱发因素很多,且现今一直在滑动变形,直接威胁到平水公路的通行及民房农田的安全,一旦形成堰塞湖,将对上下游造成巨大损失。通过对滑坡诱发因素、形成的条件和造成的危害的论述,据此对滑坡防治效益进行了评估,如能及时对滑坡进行治理,将大大改善和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
2009 Vol. 26 (10): 8-11 [摘要] ( 2488 ) HTML (1 KB)  PDF  (161 KB)  ( 126 )
12 青藏铁路格拉段风沙防治
王多青
研究目的:青藏高原有着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生态条件脆弱,青藏铁路沿线风沙分布范围广,风沙活动复杂、强烈,对铁路的危害极大,因此有必要研究青藏铁路风沙的分布、特点、防治方法、防治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等,以供青藏铁路运营期间养护及其它类似地区的运营维护参考。
研究结论:青藏铁路沿线分布有半固定沙地(沙丘)、活动沙地(沙丘),过境风沙流发育,河流区也是风沙多发地,风沙活动复杂而强烈。该地区的风沙防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工程防沙为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运营期间需要开展风沙防治及风沙地区运营安全技术研究、河流区风沙防治研究,及时清理积沙,加强环境保护。
2009 Vol. 26 (10): 12-15 [摘要] ( 2553 ) HTML (1 KB)  PDF  (305 KB)  ( 203 )
16 路堑边坡锚杆(索)框架梁设计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蒋楚生,李 军,李庆海,贺 钢
研究目的:通过阐述锚杆(索)框架梁加固路堑边坡的现状,对以往设计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根据加固边坡理论,分析锚杆(索)框架梁的耐久性,提出切实可行的锚杆(索)的防腐措施。
研究结论:通过对以往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后提出:锚杆(索)长度应根据边坡坡率、地层参数合理选定,并根据稳定性计算首先确定边坡潜在滑动面的位置,以确保锚杆(索)锚固段位于稳定地层内。锚杆(索)分别涂刷环氧树脂、氯磺化聚乙烯涂料、直接铁丝网物理隔离、或多种组合防腐措施后,由于这些措施有效隔离了腐蚀介质与钢筋(绞线)的接触,特别是物理隔离措施隔断了在其受拉时可能产生的裂缝的贯通,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从而有效保证其使用寿命。
2009 Vol. 26 (10): 16-19 [摘要] ( 2539 ) HTML (1 KB)  PDF  (173 KB)  ( 331 )
20 适用于破碎岩质高边坡的新型生态防护结构研究
贺 钢,蒋楚生
研究目的:在工程建设中对高差较大的岩质边坡工点,因节理裂隙发育将边坡岩体切割得较为破碎,常规的加固方式为框架梁锚杆+植被混凝土绿化护坡,但框架梁锚杆的大面积使用造价较高,而单纯采用植被混凝土绿化护坡又不能保证破碎高边坡的整体稳定性。通过研究提出一种适用于破碎岩质高边坡的新型生态防护结构,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其适用性。
研究结论:通过对以往高边坡工程中可采用的台阶式边坡防护和框架梁锚杆+植被混凝土绿化护坡加固2种防护方案的对比分析可知, 2种方案都存在不足之处,不能满足有关边坡防护工程整体稳定性要求。通过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破碎岩质高边坡的新型生态防护结构,此结构将锚杆对浅层不稳定体的有效加固与植被混凝土绿化护坡相结合,达到对高边坡的防护作用,又改善了工程环境。通过在新建丽江车站高边坡工程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2009 Vol. 26 (10): 20-22 [摘要] ( 2485 ) HTML (1 KB)  PDF  (293 KB)  ( 90 )
23 京津城际路基试验段内软黏土剑桥模型参数优化
郭 超,闫澍旺,宋绪国
研究目的:京津城际铁路在天津段内广泛分布软土,其成因类型主要为冲积、海积,局部为湖沼堆积;岩性为各类黏性土、粉土、砂类土等,夹淤泥、淤泥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上述土体含水量、孔隙比较大,所以在路堤荷载及列车荷载作用下的沉降变形较大。为满足无砟轨道路基工后沉降的要求,设立路基试验段进行工后沉降的专项研究,为数值模拟计算提供依据。
研究结论:剑桥模型属于等向硬化的弹塑性模型,适用于京津城际路基试验段内软土,模型考虑了材料的静水压力屈服特性、压硬性、剪缩性以及加卸载的影响;模型的试验参数测定方法简单,易于应用推广;选取修正剑桥模型作为本构模型较为科学合理。从三轴试验(加荷、卸荷)中得到试验曲线,为剑桥模型提供了必要的参数,为数值模拟计算提供了依据。通过改造三轴仪进行固结试验,并与普通三轴试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提高了试验精确度,实现了模型参数的优化,为剑桥模型在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计算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参数。
2009 Vol. 26 (10): 23-27 [摘要] ( 2546 ) HTML (1 KB)  PDF  (543 KB)  ( 199 )
28 喷桩处理高速铁路软基施工研究
王 祥
研究目的:通过现场试验及水泥土室内试验,研究粉喷桩处理高速铁路软土地基的施工工艺,施工组织和管理。
研究结论:采用粉喷桩处理高速铁路软土地基是可行的。不同粉喷桩机型的成桩强度相差不大,相同机械型号不同机组的成桩强度存在较大的差异。10 m复搅、全程复搅、增加复搅次数及不同地层对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不大。在进行粉喷桩施工时,选择施工队伍比选择机型更重要。粉喷桩桩长在10 m以内时,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比较均匀,施工质量可控性较高。为了保证施工质量,粉喷桩的施工需要严格管理。
2009 Vol. 26 (10): 28-32 [摘要] ( 2769 ) HTML (1 KB)  PDF  (301 KB)  ( 112 )
33 铁路系杆拱桥设计研究
朱 敏,王玉玨,杨咏漪,王 珏
研究目的: 系杆拱桥采用系杆承受拱的推力,在桥梁建筑高度受到限制或桥址地质不良地区,而又需要较大跨度时,系杆拱是较合理的桥式之一。成都三环路立交特大桥是国内首座大跨双线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系杆拱桥,本文针对该立交特大桥双线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系杆拱的结构特点及受力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与检算,为施工提供指导。
研究结论:成都三环路立交特大桥是国内首座大跨双线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系杆拱桥,通过静动力分析表明该桥各项指标都满足规范要求;但拱梁结合部受力复杂,设计时采用三向预应力结构,主梁在梁端处进行了加宽加高、腹板加厚处理;因结构复杂局部存在一定的应力集中现象,通过研究和计算,将国内外新的科研成果和理论运用在本桥的设计中,进一步扩大了系杆拱结构在铁路桥梁建设上的应用,可为今后类似桥梁的设计提供借鉴。
2009 Vol. 26 (10): 33-36 [摘要] ( 2528 ) HTML (1 KB)  PDF  (297 KB)  ( 122 )
37 双塔单索面部分斜拉桥模态与地震反应分析
朱孟君
研究目的:为研究双塔单索面部分斜拉桥的抗震性能,对双塔单索面部分斜拉桥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及地震反应时程分析。分析结果可为双塔单索面部分斜拉桥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研究结论:通过建立双塔单索面部分斜拉桥的动力分析力学模型,运用有限元法对部分斜拉桥进行了动力特性与地震反应时程分析。模态分析表明:双塔单索面部分斜拉桥的第1振型为主梁对称竖向弯曲,第一自振频率比漂浮体系的斜拉桥大,因此受竖向地震、风和车辆振动的影响较大。研究了在多遇地震作用下桥结构的内力和变形规律,分析了部分斜拉桥的抗震性能,研究表明:部分斜拉桥在50年超越概率为10%的多遇地震作用下满足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
2009 Vol. 26 (10): 37-40 [摘要] ( 2496 ) HTML (1 KB)  PDF  (347 KB)  ( 168 )
41 既有线下穿箱涵工程对周围环境影响的研究
张 健,高秀梅,黄生根
研究目的:在实际施工中,如何控制箱涵下穿施工对周围地层的扰动影响,是快速、安全进行箱涵顶进施工的关键。某超大断面、施工技术难度很高的箱涵顶进工程,在施工期间为不中断既有公路线的正常通行,采用了管棚支护下箱涵下穿技术。本文通过对其现场测试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箱涵顶进对周围环境的扰动影响规律。
研究结论:(1)在与箱涵的中心标高一致处,掌子面正前方的深层土体发生最大的水平位移; (2)通过监测土体与涵壁的接触压力,可以分析顶进过程中注浆及箱涵顶力的作用效果; (3)采取修正箱涵顶力,可以保证箱涵沿着设计线路顶进; (4)孔隙水压力是评价箱涵顶进对土层扰动的灵敏准确的指标。
2009 Vol. 26 (10): 41-46 [摘要] ( 2504 ) HTML (1 KB)  PDF  (909 KB)  ( 162 )
47 天津南疆港预应力连续梁桥悬臂施工监控
郑永红
研究目的:天津南疆港复线公路桥是大型车辆进出南疆港的重要交通通道。设计中考虑一个车道承受特殊荷载,车辆为750 kN三轴车,车距为10 m,该桥的设计荷载远大于公路-Ⅰ级荷载,有必要解决梁部悬臂在施工中的挠度控制和应力控制问题,以保证桥梁顺利合龙并达到理想的线形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研究结论:只有合理控制桥梁各阶段挠度、应力,合理确定立模高程,才能保证桥梁线形和应力分布达到设计要求;挠度的测量应安排在日出之前进行,以消除日照温差的影响;计算中混凝土弹性模量应取用现场实测值;本桥施工监控中,使用参数识别法对施工中产生的误差进行调整,效果良好,行之有效;应力测试中收缩、徐变的影响较大,分阶段计算它的影响,概念清楚、使用方便。
2009 Vol. 26 (10): 47-50 [摘要] ( 2507 ) HTML (1 KB)  PDF  (206 KB)  ( 136 )
51 变质岩地区隧道的综合物探研究
张吉振,李志华
研究目的:在复杂变质岩地质隧道勘察中,如何选择适宜的综合物探技术,并发挥其快捷、经济的技术优势,并利用现代先进仪器和计算机处理技术,达到拓展传统物探方法的应用领域,提高地质勘察精度,有效解决复杂地质问题的目的。
研究结论:通过复杂变质岩隧道工程地质勘察的典型范例,选择了适宜的综合物探技术,并充分有效地发挥综合物探方法技术含量高、方便快捷、经济高效的优势,清晰揭示了地下深部的不良地质体,使地质勘察精度得到了显著提高,极大地降低了建设中的事故隐患,对类似情况地区铁路地质工作具有重要示范和指导意义。
2009 Vol. 26 (10): 51-54 [摘要] ( 2558 ) HTML (1 KB)  PDF  (449 KB)  ( 141 )
55 深圳地铁隧道邻接施工沉降数值模拟研究
张会刚,姜志玲,章玉伟
研究目的:针对深圳地铁新建隧道邻接既有隧道工程,利用FLAC3D软件进行施工过程模拟,探讨新建地铁区间隧道施工过程中新建隧道周边地层位移、既有隧道施工沉降、地面沉降、新建与既有隧道的安全等问题。
研究结论:在本地质条件和特定盾构推力情况下,地面最大沉降12. 9 mm,最大隆起值0. 7 mm,变形量满足设计要求;既有隧道施工结束并完成相应固结沉降最终沉降值为1. 8 mm,地表沉降槽宽度约60 m,沉降曲线相对平坦,满足既有隧道横向差异沉降要求。
2009 Vol. 26 (10): 55-58 [摘要] ( 2535 ) HTML (1 KB)  PDF  (385 KB)  ( 225 )
59 武汉长江隧道盾构下穿武九铁路沉降影响分析
季大雪
研究目的:武汉长江隧道周边工程环境复杂,其中盾构下穿既有武九铁路是该工程的难点之一。为比较准确地分析盾构下穿武九铁路的沉降影响,本文分别采用经典的Peck法和有限元法计算了盾构推进对武九铁路的沉降影响,介绍了施工中所采取的保护措施和现场监测情况,为同类工程积累了经验。
研究结论:施工过程中的现场沉降监测结果大于计算结果,但未影响铁路的安全运行。由于列车运行的影响,下穿铁路引起的地表沉降槽宽度和深度均大于邻近的和平大道。
2009 Vol. 26 (10): 59-63 [摘要] ( 2534 ) HTML (1 KB)  PDF  (609 KB)  ( 297 )
64 狮子洋隧道明挖敞开结构抗浮设计
阳 芳
研究目的:广深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是我国第一条水下铁路隧道,也是世界上行车速度目标值最高的水下隧道。本文结合广深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阐述明挖隧道结构抗浮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分析与计算,提出明挖隧道结构设计中可采取的抗浮水位、浮力、抗浮力建议值和抗拔桩的配筋量,可为类似工程抗拔桩设计提供借鉴。
研究结论:目前由于抗浮水位的选取没有统一标准,既有浮力计算理论不考虑结构所处地层的渗透特性,导致抗浮设计结果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偏差。通过分析与计算提出:当抗拔桩桩长大于10 m时,采用分段方式配筋,以节约成本;在抗拔桩设计时应同时考虑其作为承压桩的可能性,并验算抗拔桩的设置对隧道结构内力的影响。
2009 Vol. 26 (10): 64-68 [摘要] ( 2511 ) HTML (1 KB)  PDF  (541 KB)  ( 262 )
69 土质地层中盾构隧道垂直荷载计算方法探讨
孙文昊
研究目的:目前盾构隧道计算中常用的荷载计算方法和现行隧道设计规范中采用的荷载计算方法有所区别。本文对土质地层中盾构法隧道结构设计时采用的垂直荷载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对不同荷载计算方法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对比分析,并分析了不同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吻合程度,提出了较为实用的垂直荷载的计算方法,可作为对现行规范中隧道荷载计算方法的补充。
研究结论:铁路及公路隧道规范中推荐的垂直荷载计算方法对土质地层中盾构隧道不太适用;对于软粘土地层,可采用全土柱荷载模型计算垂直土压力,对于其它土层,不论覆土厚度大小,均可按泰沙基坍落拱理论计算垂直土压力,但在砂性土地层需水土分算。
2009 Vol. 26 (10): 69-73 [摘要] ( 2625 ) HTML (1 KB)  PDF  (342 KB)  ( 311 )
74 太中银铁路岗城隧道突泥塌方处理
侯军红
研究目的:岗城隧道位于陕西省横山县,为一单洞双线隧道,全长4 575 m。施工中发生突泥塌方,涌泥约1 000 m3,塌方处隧道埋深94 m,地表最大沉降5. 137 m,针对突泥塌方段的特点,对于岩层加固进行了/大管棚+上半断面超前预注浆0法、夯管法和冻结法的比选,推荐采用“大管棚+上半断面超前预注浆”法施工。
研究结论:(1)岗城隧道突泥塌方处理方案选定合理; (2)岗城隧道涌泥涌砂塌方地段的超前支护注浆加固是治理塌方涌泥有效的方法。(3)岗城隧道突泥塌方处理证明了做好地质超前预报是安全施工的必要手段。
2009 Vol. 26 (10): 74-78 [摘要] ( 2597 ) HTML (1 KB)  PDF  (344 KB)  ( 187 )
79 石太客运专线长大隧道防灾救援设计研究
孙海富
研究目的:通过对石太铁路客运专线太行山、南梁长大隧道防灾救援的设计进行研究,探讨解决长大隧道防灾救援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
研究结论:隧道防灾救援应贯彻“以防为主,防消结合,方便自救,安全疏散”的原则;阻止发生火灾事故的列车进入隧道,旅客列车发生火灾后,不得在隧道内停车,确有必要,在隧道内设置“紧急救援站”进行停车疏散;当列车在隧道内发生火灾事故,凡能继续运行时,均应遵循“先将列车拉出洞外再进行列车解体及火灾事故处理”的基本原则;在设置运营通风时,应充分考虑到火灾时防、排烟要求,尽可能将隧道的防灾通风和运营通风结合起来;本着“简单、可靠、经济”的原则,隧道内设置必要的防灾救援系统设备。
2009 Vol. 26 (10): 79-83 [摘要] ( 2555 ) HTML (1 KB)  PDF  (204 KB)  ( 242 )
84 襄渝线财神庙隧道瓦斯特征及处理对策
高红杰
研究目的:通过对财神庙隧道瓦斯的出现过程、赋存条件、浓度变化规律、现场采取的有效临时措施以及隧道结构设计的分析,总结瓦斯隧道施工中通常应采取的措施。
研究结论:财神庙隧道围岩既不产生瓦斯,也不存在储存大量瓦斯气体的地质环境,岩层中的瓦斯主要从远处运移而来,以游离状态存在,一般不会出现大量瓦斯气体的突然涌出,而是随着打孔释放和通风排泄,浓度会逐渐降低。对于隧道中瓦斯的处理,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瓦斯有害气体的危害以及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在措施上要有序认真、层层落实,重点要做好瓦斯检测、通风工作,随时掌控洞内瓦斯的浓度,掌子面的开挖掘进必须有超前探孔指导施工,务必把浓度控制在安全值以内;隧道结构设计首要考虑对瓦斯的封堵,尽量减少瓦斯逸出,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
2009 Vol. 26 (10): 84-89 [摘要] ( 2484 ) HTML (1 KB)  PDF  (529 KB)  ( 182 )
90 我国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的自主创新技术研究
张佩竹
研究目的:为实现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产业化商业运营目标,满足“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中低速磁浮交通技术及工程化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我国进行了中低速磁浮唐山试验线工程建设,初步形成了我国在该领域的产业化工程实施能力。本文概况介绍并综合分析该工程研发过程中的主要创新内容,为施工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研究结论:中低速磁浮列车具有比轮轨列车更强的转弯、爬坡能力,更能节省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中低速磁浮与城市轨道交通轮轨工程技术相比,具有安全、环保、舒适、快捷、低能耗、低成本的鲜明特点,尤其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2009 Vol. 26 (10): 90-94 [摘要] ( 2563 ) HTML (1 KB)  PDF  (338 KB)  ( 292 )
95 西安地铁2号线地质勘察总体工作探讨
杨智国,张福忠
研究目的:地铁勘察总体工作是一种新的勘察工作管理模式,以西安地铁2号线工程勘察为例,探讨勘察总体工作职责、工作内容、程序和流程、应起的作用和提供的技术支持,为地铁工程勘察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为设计和施工的开展提供支持。也为其它城市的地铁建设提供借鉴。
研究结论:通过对西安地铁2号线地质勘察总体工作的探讨,得出如下结论:勘察总体应首先对勘察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制定出岩土工程勘察原则、技术要求和实施大纲;为保证勘察方案的合理性,应优化勘察方案,对影响勘察质量的因素和主要环节进行控制,规范操作程序,对勘察报告严格审查,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并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服务。
2009 Vol. 26 (10): 95-98 [摘要] ( 2512 ) HTML (1 KB)  PDF  (343 KB)  ( 347 )
99 城际铁路建设的影响因素研究
邓立红
研究目的:明确城际铁路的定义及影响城际铁路建设的相关因素,并将各因素与城际铁路建设的关系进行详细论述,为当前的城际铁路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研究结论:城际铁路不同于其它交通方式,它主要是满足城际客流出行的需求。影响城际铁路建设的因素较多,主要由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组成。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城际客流运输需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进程、其它交通方式发展水平;外部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环境效益、旅客服务质量、投融资模式、社会公益性等因素。城际铁路建设是一个多因素约束决策的系统工程,因此,在进行具体的城际铁路建设项目决策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2009 Vol. 26 (10): 99-101 [摘要] ( 2545 ) HTML (1 KB)  PDF  (224 KB)  ( 193 )
102 城际铁路建设准入及时序决策模型研究
吴其刚,杨建军,高明明
研究目的:研究建设城际铁路系统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建立科学的时序决策模型,使该系统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且具有前瞻性。
研究结论:分析了城际铁路建设准入影响因素,提出了包括运输需求、运输供给、建设资金、融资政策与措施、国家政策导向等的因素集;建立了城际铁路建设时序决策模型,并对4个准入的城际铁路系统进行了时序决策分析,表明了此决策模型方法的科学性和操作的可行性。它克服了使用单一方法的片面,增强了对指导城际铁路系统规划的可信度。
2009 Vol. 26 (10): 102-105 [摘要] ( 2505 ) HTML (1 KB)  PDF  (152 KB)  ( 198 )
106 明挖基坑内地铁矿山法隧道进洞的设计与施工
曹红林
研究目的:地铁区间隧道施工中,经常会有从明挖基坑中直接进行矿山法隧道进洞的情况,为保证明挖基坑的稳定和矿山法隧道进洞段施工的安全,需要从设计和施工组织上采取必要的措施,本文以广州地铁三号线五山站~华师站区间工程的成功实施为例,介绍了基坑中矿山法隧道进洞的设计与施工要点,其相关经验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研究结论:(1)为保证矿山法隧道进洞施工的安全,需要对隧道洞门段地层进行必要的超前加固,并加强隧道初期支护; (2)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穿插进行矿山法进洞施工的部分工序,合理组织工序衔接,可以减少重复工作,加快隧道进洞,既保证明挖基坑的稳定,又使矿山法隧道安全进洞。
2009 Vol. 26 (10): 106-110 [摘要] ( 2527 ) HTML (1 KB)  PDF  (951 KB)  ( 132 )
111 在地铁中建设3G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
陶孟华
研究目的:随着3G移动通信牌照的发放,已完成3G移动通信试验阶段试验,开始走向商用化。同时也需将3G移动通信系统引入到地铁内,但由于地铁内空间狭小,只能采用多网合一的方式。本文通过对3G移动通信几种引入地铁方式的论证和比较,提出一种比较适合的引入方式,并对其有关系统设备指标进行了阐述,有望为将3G移动通信系统引入地铁提供借鉴。
研究结论:通过对3G移动通信引入地铁几种方式的分析和比较及现场实际测试,采用后端合路多通道方式引入地铁比较适用。为防止多网合一系统内多信号之间的干扰,提出PO I的隔离度应达到一定的要求,同时3G系统可以在2G系统的基础上共用一套天馈系统,即节约投资又减少工程难度。
2009 Vol. 26 (10): 111-116 [摘要] ( 2540 ) HTML (1 KB)  PDF  (610 KB)  ( 228 )

版权所有 © 2014 《铁道工程学报》编辑部
京ICP备14038223号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