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 页
期刊介绍
科技信息
期刊查询
投稿须知
订阅指南
联系我们
编委会
留言板
English
ipad移动阅读平台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检索
高级检索
2007年 24卷 8期
刊出日期:2007-08-15
路网研究
路网研究
1
铁路引入天津国际滨海机场通路方案研究
阎建斌
研究目的:阐述将铁路引人天津滨海机场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既有建筑物分布和远期城市规划,对线路 沿京山铁路通路方案和沿程林庄通路等方案进行研究,为其它相似工程的选线思路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考虑线路所处位置地形地貌和城市规划,通过对铁路引人天津国际滨海机场通路方案的阐述, 采用统计、类比和优缺点评价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
研究结果:针对铁路引入机场通路方案的研究,总结出一套可行性较强的选线思路、接轨点选择和其他一 系列有针对性的配套技术措施。
研究结论:沿京山铁路通路方案,与城市规划干扰少,建筑物拆迁量小,与机场的现状及规划衔接较好,方 便旅客出行,推荐选择该方案是合理的
2007 Vol. 24 (8): 1-3 [
摘要
] (
2559
)
HTML
(1 KB)
PDF
(229 KB) (
127
)
4
航测虚拟现实中三维模型的设计
黄华平
研究目的:研究在航测虚拟现实中三维模型的设计思路,以及具体的三维房屋模型、道路模型的设计方 法,从而达到三维模型在视觉上的逼真重建、显示的效果。
研究方法:将需要建模的诸如房屋、道路等复杂的对象分解成多个单独的“面对象”,按照实际坐标进行 建模,并对想一个面进行贴面以达到真三维的效果。
研究结果:对每一个真实的对象进行三维建模技术上是可行的,但是会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非常高,实际 建模时可以综合考虑。
研究结论:航测虚拟现实技术,提供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数据集成管理和分析应用等功能,能逼真呈现线 路所经区域的地形环境。借助这一技术,可以给决策者、设计师以直观的三维立体印象,为道路设计方案评审 及优化设计提供决策的依据。可应用在铁(公)路选线、道路空间儿何线形评价、行车安全评估、环境影响评 估和桥、隧、站位选择等方面。
2007 Vol. 24 (8): 4-6 [
摘要
] (
2483
)
HTML
(1 KB)
PDF
(226 KB) (
123
)
7
华北平原地面沉降对高速铁路的影响及其对策
李国和,许再良 孙树礼 荆志东
研究目的:研究掌握中国华北平原区域地面沉降特征及其对高速铁路工程的影响,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对 策与工程措施,供高速铁路勘测、设计及施工参考。
研究方法:本文结合某高速铁路北京至济南段沿线地面沉降情况,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铁路沿线各段落 的地面沉降的幅度速率及线路坡度的改变进行了计算和预测,并参考有关规范标准计算分析了不均匀沉降 对高速铁路桥梁、路基及轨道平顺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研究确定了华北平原地面沉降区内的地表变形特征及其对高速铁路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并 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和对策。
研究结论:区域性地面沉降会改变线路坡度,同时对桥梁、路基及轨道平顺性会产生一定落响,而局部的 不均匀沉降对高速铁路工程的影响相对较大,可通过控制地下水开采、合理选线、采取合理的线路坡度及适宜 的工程结构措施加以防治。
2007 Vol. 24 (8): 7-12 [
摘要
] (
2543
)
HTML
(1 KB)
PDF
(453 KB) (
300
)
13
滑带土残余强度参数试验研究
张昆,郭菊彬
研究目的:评估滑带土残余强度,为滑坡稳定性研究和滑坡防治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强度参数。
研究方法:滑坡现场调研,以现场大剪试验与室内土工试验为主,理论分析为辅。
研究结果:滑带土的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比较接近,成线性关系;塑性指数能较好的用来估算残余强度。
研究结论:沿古滑坡滑动带复活或滑坡存在一定的蠕动变形情况下,滑带土的抗剪强度可近似采用残余 强度值。现场试验表明,剪应力一剪位移曲线具有明显的峰值,且经过一定的剪切位移后,残余强度才出现: 残余强度试验值与反算法得出的参数值较为吻合,现场试验被证明是评估滑带上残余强度的有效途径。
2007 Vol. 24 (8): 13-15 [
摘要
] (
2744
)
HTML
(1 KB)
PDF
(321 KB) (
160
)
16
襄渝铁路新建二线马鞍山隧道进口滑坡分析
张升文
研究目的:提出软质岩、极软岩地段勘察、选线时应注意的工程地质间题,指出隧道洞口选线时应避免的 位置。
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滑坡形成的原因及滑坡性质,提出治理措施。
研究结果:提出软质岩、极软岩地段铁路选线应注意的工程地质问题。
研究结论: 存在顺层或不利结构面时,工程施工应自上而下分段进行,严禁对坡体下部进行大面积坡脚开 挖,必要时应进行稳定性检算和分析论证,并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对干路堑两侧基岩性质相差较大或路堑、隧 道段存在极软岩的情况.开挖时应进行必要支挡工程并进行边坡监测;路堑两侧土层较厚时,应先进行支挡工 程,并加强对两侧边坡的监测;铁路选线时应避开两侧边坡有较厚土层或两侧岩性相差较大的沟槽;隧道洞口 尽量远离沟槽,并选择基岩出露良好、无不良地质处;对于路堑边坡,在勘察阶段应调查至两侧的坡顶及坡底, 必要时应翻过山顶。对于路堑边坡应布置足够钻孔,必要时可离线路较远。对于两侧岩性差别较大,存在顺 层地段、尤其是沟槽的情况,在设计时应引起注意。
2007 Vol. 24 (8): 16-19 [
摘要
] (
2540
)
HTML
(1 KB)
PDF
(288 KB) (
166
)
20
静止侧压力系数及其试验方法的探讨
李晓萍,赵亚品
研究目的:通过对确定静止侧压力系数K_0值的方法、影响K_0值的因素以及室内试验过程中需要考 虑的问题等进行探讨,提出室内试验测定K_0值的建议和适用天津地区浅层土K_0值的经验公式。
研究方法:对确定K_0值的各种方法进行对比介绍,分析影响K_0值的因素和试验中应考虑的问题,并通过 大量试验数据分析天津地区浅层土质K_0值的规律。
研究结果:提出了适合天津地区浅层土K_0值的经验公式以及室内试验测定K_0的建议。
研究结论:室内K_0仪测定静止侧压力系数K_0值易于操作、测试方便,为保证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在试验 过程中应尽量消除测量系统的密闭性以及侧向压力消散造成的系统误差。在缺少试验条件或工期紧的清况 下,可采用本文回归的经验公式K_0=0.0171I_P+0.1745对天津地区浅层上的K_0值进行估算。
2007 Vol. 24 (8): 20-22 [
摘要
] (
2589
)
HTML
(1 KB)
PDF
(263 KB) (
176
)
23
确定地基土先期固结压力Pc 试验方法的对比研究
吴会东,赵亚品
研究目的:通过2种试验方法的对比和综合分析,提出用非标准固结试验方法测定先期固结压力的修正 方法,提高了试验的生产效率,与铁路客运专线勘察设计工期要求相适应。
研究方法:通过对标准和快速固结试验结果分析对比,确定次固结修正法和K值修正法的修正方法,对 修正后的结果与标准试验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根据数理统计学原理进行检验分析。
研究结果:对比试验数据表明,12h快速固结试验经两种方法修正后,以 95%置信度与标准固结试验所 得结果无显著差异,试验工期由9d可缩短为5d。
研究结论:对比试验研究提高了试验效率,缩短了试验工期,其结果已经纳人了《铁路工程土下试验规程》 ( TB10102-2004 ) ,并被铁路勘察设计系统应用于铁路客运专线工程的土工试验中,有效地缓解了地质 勘察设计的工期压力。
2007 Vol. 24 (8): 23-26 [
摘要
] (
2458
)
HTML
(1 KB)
PDF
(279 KB) (
186
)
27
重力式挡土墙可靠度设计方法研究
罗一农
研究目的:为《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按可靠度方法进行修汀编制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采用理论研究、试验分析、计算统计以及校核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结果:建立了重力式挡上墙基于可靠度理论的设计表达式;计算并统计了按现行规范设计的挡上墙 可靠指标;推荐了月标可靠指标建议值、荷载分项系数和抗力分项系数参考值 ;提出了重力式挡土墙可靠度理 论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
研究结论:选取的目标可靠指标能满足工程安全要求;按本课题提出的设计方法设计出的挡墙尺寸,与传 统方式的计算结果接近;荷载分项系数的取值与美国规范相近。课题研究所提出的重力式挡墙设计公式、目 标可靠指标及分项系数建议值,可作为《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修订的参考。
2007 Vol. 24 (8): 27-29 [
摘要
] (
2489
)
HTML
(1 KB)
PDF
(266 KB) (
236
)
30
土工格栅减小路堤支挡结构土压力的理论分析
蒋楚生
研究目的:木文研究上工格栅减小路堤支挡结构土压力的工程技术,并探讨理论计算方法。 研究方法:从力多边形出发假定上工格栅同时发挥其抗拉强度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进行土工格栅减小 路堤支挡结构土压力的工程技术研究。
研究结果:通过理论分析,获得了土工格栅减小路堤支挡结构土压力的理论计算方法。
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的加设土工格栅路肩式桩板墙上破裂角与主动总土压力计算方法简单,具有较强的 实用价值;对于较高的路肩式桩板墙可采用在填料中铺设土工格栅的方法减小土压力,进而减小桩身截面与 挡土板厚度;填料宜采用不易风化的硬质岩石材料;土工格栅的铺设位置应在填方下偏中土部,具体应按其抗 拉强度与破裂面内填料提供的摩擦阻力来确定;建议今后应在其布置、间距、变形特性等方面作进一步研究, 使得实际与理论更相符合。
2007 Vol. 24 (8): 30-34 [
摘要
] (
2557
)
HTML
(1 KB)
PDF
(315 KB) (
253
)
35
平板和框架板无砟轨道结构力学分析
刘玉祥,闻红亮,管吉波
研究目的:平板和框架板无砟轨道是板式无砟轨道的2种基本型式,研究它们在荷载作用下力学响应的 差异,为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采用有限元理论,建立了平板和框架板无昨轨道的梁一板模型,应用大型有限元工具软件 ansys对模型进行求解。
研究结果:选用相同的参数进行计算,得出了平板和框架板无碎轨道结构各部分受力的差别,以及荷载作 用位置对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受力的影响规律。
研究结论:(1)在相同的荷载作用下,框架板无碎轨道除底座纵向正弯矩较平板无砟轨道较小外,轨道板 纵横向弯矩、底座纵向负弯矩、底座横向弯矩,CA砂浆调整层反力均较大.(2)仅从轨道结构受力来看,框架 板跟平板差异不显著,但由于框架板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改善施工性能等优点,在国内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3)荷载作用位置对无砟轨道结构各部分受力影响很显著,荷载作用于板中和板端为2种最不利作用情况, 在无砟轨道结构设计中,应该综合这2种荷载作用方式下的较大值进行设计。
2007 Vol. 24 (8): 35-38 [
摘要
] (
2505
)
HTML
(1 KB)
PDF
(268 KB) (
258
)
39
遂渝线无砟轨道动力学性能研究
蔡成标,颜,,姚力
研究目的:研究建立无砟轨道结构动力学性能评估的方法和手段。
研究方法:应用车辆一轨道藕合动力学理论,建立列车-无砟轨道空间耦振动模型,从而导出弹性地基 上轨道板的运动方程;应用开发的无昨轨道动力学仿真软件THACKDYNA,系统地研究评估遂渝线综合试验 段无作轨道及其过渡段的动力学性能。
研究结果:快速客车、重载货车以及普通货车通过路基上板式轨道时,轮轨垂向力、轮轨横向力、脱轨系 数、轮重减载率,CA砂浆动应力、路基面动应力等动力学指标均小于容许值。
研究结论:遂渝线无砟轨道结构动力学性能满足设计姿求,过渡段结构设计方案是合理的;对于双块式轨 道过渡段,适当降低2种轨道连接点处双块式轨道前几个扣结点的软下胶垫刚度,可改善过渡段的动力学 性能。
2007 Vol. 24 (8): 39-43 [
摘要
] (
2472
)
HTML
(1 KB)
PDF
(368 KB) (
147
)
44
土路基-刚性基础板式轨道过渡段动力特性分析
韩义涛,姚力
研究目的:日前,我国拟在高速铁路的土路基仁铺设无昨轨道,由于高速铁路的轨道要求有更高的平顺 性和舒适性,因此本文从车辆-轨道祸合大系统的角度出发,探讨土路基与刚性基础的过渡区段的动力特性, 以期为过渡段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
研究方法:基于车辆-轨道藕合动力学理论,建立了上路基-刚性基础过渡段模型,编制了动力学仿真计 算程序,对过渡段的动力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
研究结论:在土路基-刚性基础过渡区段,轨道基础刚度差产生动力作用不是很大,但钢轨挠度变化显 著;差异沉降对轮轨系统的动力作用十分剧烈,考虑30 mm/10m的差异沉降,车体加速度达到1.0 m/ s2时, 接近舒适度管理日标值。13 g;随着速度的提高,动力作用加剧,当运行速度从250 km/h提高到350 km/h 时,最大轮轨垂向作用力从92 kN提高到104 kN,而最大车体加速度从1.0 m/s2提高到1.4 m/ s2,此时已经 超过了安全限值;过渡段的设置长度宜以车体加速度为主,最大差异沉降为30 mm的过渡区段,过渡段的长 度可以设置在25-30 m之间。
2007 Vol. 24 (8): 44-48 [
摘要
] (
2489
)
HTML
(1 KB)
PDF
(359 KB) (
140
)
49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施工平面控制网优化设计
卢建康,任自珍,岑敏仪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对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施工平面控制网设计的研究,提出平面控制网的布网方法、精 度设计准则。
研究方法:采用仿真实验的方法,通过误差理论分析,反演推算各级拎制网精度,研究控制网的布网方法 和精度设计准则。
研究结果:提出了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平面控制网的布网方法及精度设计准则。
研究结论: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坐标投影长度变形限定值应不大于10 mm/km;控制网 沿线路应不大于5 km布设1对相距1km左右且相互通视的GPS点在GPS点之间布设近似直伸附和导线, 导线边长400-600 m;任意3个相邻控制基桩点位误差引起的角度中误差应不大于8?? ?。
2007 Vol. 24 (8): 49-52 [
摘要
] (
2532
)
HTML
(1 KB)
PDF
(324 KB) (
267
)
53
开敞式TBM在管涔山隧道施工的适应性研究
许占良
研究目的:根据朔准铁路穿越管涔山脉的关键控制性工程-管涔山隧道,受地形条件控制不宜采用斜 井,从而需对该隧道采用开敞式TBM施工的适应性进行研究。
研究方法:结合隧道的地质、长度、断面、场地运输组织等条件,研究TBM的适应性、施工方案、施工工期 及施工风险。
研究结果:管涔山隧道具备实施开敞式TBM条件。
研究结论:(1)开敞式TBM能够适应管涔山隧道施工。 (2)管涔山隧道可以采用TRM洞外组装、软岩 地段矿山法施工、步行进洞后掘进施工方案或TBM洞内组装、直接掘进、软岩地段矿山法施工方案。(3)采 用开敞式TBM施工最短工期为42.5月。(4)虽然可以采用开敞式TBM施工,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2007 Vol. 24 (8): 53-57 [
摘要
] (
2499
)
HTML
(1 KB)
PDF
(338 KB) (
240
)
58
华蓥山隧道东口岩溶分析及溶洞处理
尚寒春
研究目的:通过对华荃山隧道东口岩溶发育地质条件的分析及掘进段1000余m所遇3处溶洞的情况 及处理措施,对在岩溶发育地段如何提早预防以减小损失提出建议。
研究方法:针对华蓥山隧道东口的地形地质情况分析在东口段可能出现岩溶的地层,并结合施工实际中 遇到溶洞的处理分析.得出岩溶隧道施工防止灾害性事故发生的处理办法。
研究结论:对岩溶隧道采取的超前地质预报工序为:远距离探测一一中距离探测—近距离探测。采用 地质雷达或其它物探手段对岩溶发育段落掌子面前方50 m范围的岩溶情况进行探测并定位;根据远距离探 测的结果对掌子面前方25 m范围内的可疑点超前探孔进行精确定位,及早探明掌子面前方岩溶的富水存泥 情况;根据炮眼钻孔及掌子面地质素描,判断掌子面前方的岩溶情况;根据超前探明的岩溶情况提前采取排或 堵的预防性措施。
2007 Vol. 24 (8): 58-60 [
摘要
] (
2495
)
HTML
(1 KB)
PDF
(266 KB) (
170
)
61
严寒地区山岭隧道消火栓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熊景芷,杨立新
研究目的:研究适应于寒冷地区山岭隧道消火栓系统的设汁方法,解决消火栓系统的选取及消防管道防 冻等设计难题。
研究方法:结合有关规范要求,并以内蒙某地区山岭隧道为工程实例,对电伴热保温、放水保温、干式消火 栓系统等3种设计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分析、论证。
研究结果:提出了电伴热保温、放水保温、干式消火栓系统等3种设计方案的系统构成,主要技术参数和 设计计算方法。
研究结论:电伴热保温、放水保温、干式消火栓系统等3种设计方案均可满足功能要求,电伴热保温方案 的造价高:放水保温方案最经济适用月:式消火栓系统方案须得到消防部门的认可、可根据工程环境需要进行 选择。
2007 Vol. 24 (8): 61-65 [
摘要
] (
2502
)
HTML
(1 KB)
PDF
(325 KB) (
109
)
66
浅析隧道洞口不良地质段的施工技术
彭伟,刘劲华
研究目的:简要介绍隧道洞口不良地质段的施工技术,隧道坍塌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总结隧道洞口不良 地质段施工的一些体会。
研究方法:通过对洞口不良地质段地质条件的分析,提出不同的施工方法并简要介绍其施工技术特点,同 时对隧道坍塌的危害及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研究结果:在隧道洞口施工方案制定时,应充分考虑现场地质条件,施工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设计和 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司时针对可能突发的情况做好必要的准备,并在施工中采取相应的措施。
研究结论:山区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合适有效的施工技术及施工方法,确保隧道 施工安全及运营。
2007 Vol. 24 (8): 66-70 [
摘要
] (
2613
)
HTML
(1 KB)
PDF
(344 KB) (
85
)
71
石太客运专线既有工程控制网的现状分析
孙永利,张冠军
研究目的:分析既有工程控制网的现状,找出适宜的测量技术解决方案。
研究方法:从新颁无砟轨道和时速200-250m有砟碎轨道T程测量的技术标准出发,对石太客运专线既 有工程控制网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作出总体评价。
研究结果:采用无砟轨道地段的现有隧道工程控制网,需重新建立符合时速200-250m,有作轨道工程 测量技术要求的控制测量网。
研究结论: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尽量利用既有工程控制网点,做好新建与既有工程控制网的衔 接;做好测量技术方案设计,减少对己开工工程的影响,确保整体工程的质量。
2007 Vol. 24 (8): 71-73 [
摘要
] (
2488
)
HTML
(1 KB)
PDF
(267 KB) (
131
)
74
多媒体技术在铁路设计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吴耀良,李永红,孙先强
研究目的:为了生动形象、高效地完成多媒技术应用,解决多媒体技术在铁路设计领域中的关键性技 术开发运用问题,创作大量而出色的多媒体产品。
研究方法:从多媒体技术的构成和特点出发,结合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实际,分析多媒体技 术的应用研究与关键技术开发运用情况。
研究结论:采用多媒体数据库技术,能最大限度共享既有多媒体产品的基础数据,避免部分多媒体基础元 素重复制作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制作效率,还可确保多媒体产品与资料的安全与可靠;将高质量计算机视频技 术引用到多媒体技术应用之中。可解决计算机多媒体制作与数字视频制作的综合处理技术,将计算机多媒体 制作中良好的工程图处理能力与数字视频的影像处理能力科学化地综合起来,可实现高质量工程数字视频 产品的制作;大容量视频数据存储技术毛要用来解决视频数据的存储和再利用问题,从而形成自己的多媒体 管理系统。根据实际需求和现有设备状况分为在线和离线相结合的存储模式。
2007 Vol. 24 (8): 74-80 [
摘要
] (
2454
)
HTML
(1 KB)
PDF
(475 KB) (
170
)
81
牵引变电所过电压问题研究
曲昌军,邓云川
研究目的:过电压是造成电网绝缘损坏的主要原因,也是选择电气设备绝缘强度的决定性因素如何防 护过电压对变电所设备造成的影响非常重要。
研究方法:本文首先对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的过电压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类,并对各种过电压的防护 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说明;作为重点,结合算例对操作过电压的计算公式进行了详尽的推导和说明。
研究结论:过电压问题是关系到电器设备安全的重要问题,牵引变电所的过电压问题同电力系统变电所 的过电压问题基本相同,但是,由于牵引变压器接线方式、负荷特点、运行条件等与电力系统差别很大,在具休 应用中应区别对待。
2007 Vol. 24 (8): 81-84 [
摘要
] (
2522
)
HTML
(1 KB)
PDF
(273 KB) (
154
)
路网研究
85
客运专线车站用地组成及指标分析
李庆生
研究目的:为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加强对客运专线铁路建设用地的科学管理,提高土地利用 率,控制和节约客运专线铁路车站建设用地。
研究方法:结合客运专线设计车站的功能和用地数量,对用地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确定车站用地指标。
研究结果:根据车站及动车段所的功能要求分析了其用地组成,提出了设计应贯彻节约和集约用地的原 则,减少对耕地和良田的占用;合理选择站址和车站布置图型并对车站用地进行统一规划。研究了中、小型车 站位于平原、丘陵及山区等不同的地形类型的用地指标及大型和特大型车站及动车段(所)位于平原地区的 用地指标。
研究结论:文中确定的客运专线车站用地指标,达到了宏观控制建设用地的目的,使客运专线铁路建设用 地更加科学合理。
2007 Vol. 24 (8): 85-88 [
摘要
] (
2544
)
HTML
(1 KB)
PDF
(257 KB) (
111
)
89
张集线双线引入张家口地区方案研究
张晓琦
研究目的:针对全国各大铁路枢纽及地区接人新线铁路时,对新线引人接轨方案规划研究较少,易造成 对枢纽地区其它相关线路造成影响和旅客换乘不便及货物运达不畅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研究方法:通过对既有张家口地区现状的描述和年度地区客货运量的分析,对张集线双线与京包四线引 人张家门铁路地区孔家庄车站进行方案比选研究。
研究结果:论述了张集线双线工程引人张家口地区的必然性,确定了站场改建方案和线路疏解型式,最终 确定了张集线引入张家口地区的推荐方案;并分析研究张集线外包京包线和张集线中穿京包线2个引人方案 的优缺点,最后推荐采用张集线外包京包线方案。
研究结论:形成疏解区方案时必须紧密结合枢纽内主要车站的运营模式,尤其要充分考虑地区发展规划, 研究若干较为可行的引入方案,通过综合分析比较,才能推荐出车站改建及引入疏解区的最住方案。
2007 Vol. 24 (8): 89-92 [
摘要
] (
2479
)
HTML
(1 KB)
PDF
(331 KB) (
108
)
93
广州地铁二号线通信系统设计的有关问题
王成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二号线通信系统设计的主要特点、主要技术创新以及开通后达到的效果,为我国城 市现代大运量轨道交通线路通信系统的建设,提供工程设计经验和借鉴。
研究方法:根据运营需求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从广州地铁二号线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系统构成等方面进 行多方案的比选研究。
研究结果:提出了二号线通信系统的技术选择,组网构成,并使通信系统投资大为下降。
研究结论:进行新线设计时,必须针对本线通信系统设计存在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构造并实施通信系统项 目的全过程管理;在地铁通信系统UPS配备的蓄电池备电时间方面,建议对传输系统、无线系统、电话系统、 中心一级母钟采用2-4 h备用,其它系统为1h备用;在车辆段和地面区间,主干电(光)缆均敷设在电缆管 道内,管道数量应按远期需要一次性设置;在多雨地区的人井处设置排水系统,并与车辆段主排水系统相通, 可解决人孔积水问题。
2007 Vol. 24 (8): 93-98 [
摘要
] (
2455
)
HTML
(1 KB)
PDF
(399 KB) (
133
)
99
探讨朔黄铁路养护、运营体制的现实意义
张战祥
研究目的:通过对国内外铁路运营养护制度分析和总结,探讨朔黄铁路采用养护、运营模式的现实意义 为提高我国铁路运营养护管理水平提出建议。
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外铁路及朔黄铁路运营、养护体制,采用分析与总结的方法进行研究。
研究结论:朔黄铁路采用的运营、养护体制.满足投资需求,其管理模式对我国铁路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值 得推广。
2007 Vol. 24 (8): 99-102 [
摘要
] (
4831
)
HTML
(1 KB)
PDF
(318 KB) (
188
)
版权所有 © 2014 《铁道工程学报》编辑部
京ICP备14038223号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