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检索  
  高级检索
2016年 33卷 12期
刊出日期:2016-12-15

路网研究
城市轨道工程
勘测设计
地质与路基
线路与轨道
桥梁工程
隧道工程
工程经济与管理
 
       路网研究
1 厦深铁路深圳坪山至深圳北开行市郊列车研究
翟倩
摘要:研究目的: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坪山新区作为深圳市东部新城、区域 产业服务中心,与市中心区之间既有交通运输体系无法适应客流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研究利用既有铁路 开行市郊列车提供安全、方便、舒适、快速、公交化的服务产品满足客流出行需求,对推动新区产业转型升级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结论:(1)从综合技术经济、运输组织、工程可实施性等角度分析,推荐采用厦深铁路开行深圳坪山 站至深圳北站市郊列车方案;(2)根据客流预测,得出合理的市郊列车的开行方案;(3)微调现状列车运行图 的停站方案,满足了市郊客流出行的需求;(4)该研究成果对其他铁路研究开行市郊列车具有借鉴意义。
2016 Vol. 33 (12): 1-4 [摘要] ( 2761 ) HTML (1 KB)  PDF  (640 KB)  ( 2434 )
5 郑州至济南铁路路网作用和功能定位研究
刘扬
摘要:研究目的:规划建设郑州至济南铁路将促使区域快速铁路网形成新的格局,研究确定郑济铁路在路网中 的作用和功能定位对项目建设尤为重要。郑济铁路功能定位直接影响与相邻线路的分工、线路速度目标值的 选择、线路建设方案等,对项目能否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沿线社会经济及交通概况分析人手,结 合区域路网构成研究,通过分析相关线路功能定位,探讨郑济铁路在路网中的作用和功能定位。研究结论:( 1)郑济铁路连接豫鲁两省省会城市,是省间快速直达重要通道;(2)通过与区域内快速铁路 网衔接,进一步拓展了线路服务范围,是实现沿线城市与周边城市群快速通达的便捷通道;(3)本线可分流部 分天津及以远客流经由京九客专运输,对缓解京沪高铁运输压力具有一定的作用;(4)本线承担大量河南、山 东省内城际客流,两端城际功能突出;(5)郑济铁路在通道内与其他线路分工明确,是一条兼具城际与路网运 输功能的线路,在路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016 Vol. 33 (12): 5-8 [摘要] ( 3192 ) HTML (1 KB)  PDF  (669 KB)  ( 2457 )
       勘测设计
9 遥感技术在浦梅线地质勘察中应用研究 Hot!
刘桂卫,郭晓亮
摘要:研究目的:新建浦城至梅州铁路建宁至冠豸山段地形地貌复杂,断裂构造和不良地质发育,地质选线的 难度加大。为查明沿线断裂构造和不良地质分布特征,研究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多期遥感和三维遥感相结合 的综合判释方法,进行该线工程地质遥感判释工作。研究结论:( 1)基于三维遥感判释与定量分析软件,采用上述综合判释方法,提取沿线断裂构造和不良地 质信息,并结合钻探、物探手段进行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判释效果% (2)确定穿过线位的各类断裂50余条,重 点泥石流沟2处,判释正确率达到90%以上;(3)根据遥感判释结果,调整了穿越部分断裂的线位角度,降低 了断裂区破碎岩体对隧道围岩分级、涌水、高陡边坡的工程造价及安全性方面的影响,桥梁设计中结合判释、勘探成果对孔跨设置进行了优化,有效指导了详细勘察阶段钻孔位置选择、工程措施的设置;(4)该研究成果 可应用于长大线路工程地质勘察及设计选线。
2016 Vol. 33 (12): 9-13 [摘要] ( 2702 ) HTML (1 KB)  PDF  (1611 KB)  ( 2458 )
14 遥感技术在铁路勘察体系中的功能定位研究 Hot!
高山
摘要:研究目的:遥感技术为铁路线路方案的勘察设计、越岭隧道选址提供宏观的地质依据,以及指导工程地 质调查和综合勘探工作,可以显著减轻外业劳动强度,缩短勘测周期,提高地质勘察的质量和效率。但目前由 于铁路设计行业对遥感勘察技术的功能定位、技术标准、应用模式、作业细则方面没有十分明确,限制了其在 铁路勘察体系中的应用深度和层次。研究结论:(1)明确了铁路遥感勘察技术体系在基础资料获取、宏观分析评价和综合业务指导方面的功 能和作用)(2)铁路遥感勘察技术体系可以满足线路选线、航测制图、区调填图、地质测绘、综合勘探、环境评 价、资料整理、规范修编等方面的业务需求;(3)本研究为构建标准化、系统化、信息化的新型铁路遥感勘察平 台和规范化的作业程序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基础和技术路线。
2016 Vol. 33 (12): 14-18 [摘要] ( 3316 ) HTML (1 KB)  PDF  (764 KB)  ( 2447 )
19 变量相关性对可靠指标的影响分析
王占盛,罗一农,魏永幸,李安洪,郭海强,杨昉
摘要:研究目的:可靠指标是衡量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我国可靠性设计规范转轨阶段的重要目标值之 一。目前我国铁路工程桥梁、路基、隧道、轨道等方面的极限状态设计规范已经发布,其余部分规范正在编制 之中。无论对于后期规范的完善还是补充而言,建立准确的可靠指标计算方法都是极为必要且重要的。研究结论:本文首先从实际出发,指出了现行可靠指标计算表达式的缺陷;其次从概率论理论出发,推导 了考虑变量相关性的可靠指标表达式;最后通过算例形式,分析了变量相关性对可靠指标的影响规律。本文 的研究表明:(1)荷载项与抗力项之间的相关性与功能函数的可靠指标之间正相关;(2)荷载分项变量或抗力 分项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与功能函数的可靠指标之间负相关;(3)本文的研究对于我国可靠性设计规范的完善 以及制定合理的分项系数具有理论支撑作用。
2016 Vol. 33 (12): 19-24 [摘要] ( 2680 ) HTML (1 KB)  PDF  (601 KB)  ( 2425 )
       地质与路基
25 银西高铁董志塬地区黄土工程特性分析研究
孟祥连,夏万云,周福军,巨小强
摘要:研究目的:银川至西安高速铁路在平面上自南而北纵贯被誉为“天下黄土第一塬”的董志塬,在纵断面 上因上塬下塬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次贯穿董志塬巨厚原生黄土层,董志塬地区黄土的工程特性成为该段 银西高铁建设的重点控制因素。本文通过对银西高铁董志塬段大量综合勘探试验资料的统计分析研究,阐明 董志塬段的黄土工程特性和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以期为黄土塬地区铁路建设提 供借鉴。研究结论:(1)董志塬原生黄土层分布巨厚,达150 ~200 m,其中表层湿陷性黄土厚15 ~23 m,具2~4级自重湿陷性;(2)银西高铁董志塬段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存在明显的南北差异及垂直差异:越靠近北部,黄 土的天然含水量越低,塑性指数越小,湿陷性越敏感,湿陷等级越高;深度越大,黄土的孔隙比越小,天然密度 越大;(3)黄土湿陷性、软塑状黄土及黄土冲沟的地质灾害是银西高铁董志塬段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通 过合理的地质选线和工程处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加以解决;(4)该研究成果可为黄土塬地区其他工程建设提供 工程经验借鉴。
2016 Vol. 33 (12): 25-28 [摘要] ( 2948 ) HTML (1 KB)  PDF  (1030 KB)  ( 2437 )
29 玉磨铁路道班河铜矿采空区工程稳定性评价
张莹,杜宇本,蒋良文,陈伟
摘要:研究目的:铁路工程采空区问题是影响线路方案及运营安全的关键问题,目前对其稳定性的评价仍以经 验公式法为主,但由于该法只能对稳定性作一个粗略的定性判断而不能预测围岩变形特征,且计算结果相对 粗略,因此具有一定局限性。MCe/GTS三维数值模拟法可以模拟特定的地质条件及开采状态,可预测开挖 后的变形特征。本文结合这2种方法综合研究采空区的稳定性及变形问题,以期结果更能反映工程实际、更 准确且工程作用更大。研究结论:( 1)确保玉磨铁路运营安全的道班河铜矿采空区顶板岩层厚度为35. 25 h,小于铁路线位附近 采空区顶板岩层厚度,线位附近因采空开挖引起的地表变形量几乎为0,铁路从现有位置通过不受采空区影 响;(2)2种方法研究所获结论一致且2种方法相互验证、相互补充,研究结果更准确可信;(3)本研究成果可 直接服务于玉磨铁路工程,研究方法也可为同类工程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提供借鉴。
2016 Vol. 33 (12): 29-32 [摘要] ( 2870 ) HTML (1 KB)  PDF  (723 KB)  ( 2429 )
33 饱和粉细砂地层深路堑工程设计研究
陈海军
摘要:研究目的:粉细砂地层有透水性强、黏聚力弱、自稳性差等特点,在饱水状态下,上述特点对土建工程的 负面效应更会放大。当铁路以深路堑通过饱和粉细砂地层时,路堑边坡自稳能力极差,并且在路堑开挖过程 中易发生涌水、塌方等工程病害。如何在复杂地物限制、7度震区(0.15)、高地下水位、饱和粉细砂地层等不 利因素影响下保证此类深路堑设计的合理性、经济性,是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研究结论:( 1) 一般工况(有震)与饱水工况叠加时,安全系数降低,加剧边坡不稳定状态;(2)经多方案 比选,支挡结构采用桩板墙,是较优选择'(3)旋喷桩止水帷幕对隔断基坑内外地下水、保障施工安全效果显 著;(4)地基加固和基床封闭也是设计成功的关键因素;(5)该研究成果可为处于类似工况的基坑工程提供 。
2016 Vol. 33 (12): 33-37 [摘要] ( 2940 ) HTML (1 KB)  PDF  (1573 KB)  ( 2428 )
38 某车站膨胀土路堤坍滑原因分析及整治
褚宇光,王海波,徐继明
摘要:研究目的:某车站DK51 + 800 ~ DK51 + 880左侧路堤段出现路基下沉、开裂变形和外移,形成坍滑病害,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营。本文在详细分析塌滑病害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采用应急措施和永久治理相结合的方案 对路堤坍塌进行治理,供今后类似工程借鉴。研究结论:( 1)斜坡路堤路基病害应急抢险工程可优先采用微型组合桩;(2)膨胀土地基路堤应加强路 基的防排水工程设计;(3)位于斜坡膨胀土地基上的路堤,设计时应加强稳定性计算分析;(4)确定加固方案 时应做到统筹兼顾,有条件时应急抢险工程要做到永临结合;(5)本研究成果可为膨胀土地基路堤设计时应 注意的问题和给出解决办法提供参考。
2016 Vol. 33 (12): 38-42 [摘要] ( 2752 ) HTML (1 KB)  PDF  (1494 KB)  ( 2475 )
       线路与轨道
43 基于车载激光雷达的铁路既有线复测技术研究
汤建凤
摘要:研究目的:随着铁路运营里程的增加和行车速度的提升,既有线复测的工作量也日益增多。传统的既有 线复测方法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工序多,作业效率较低,故急需探索一种高效、安全、实用的作业手段。研究结论:( 1)车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可以快速、实时地获取铁路周围地形的空间几何信息,对铁路运营 管理几乎零干扰;(2)通过少量地面控制点对原始激光点云数据进行精化处理,可获得满足铁路复测精度要 求的海量数据;(3)获取的数码影像成果真实记录了铁路周围的现场状况以及公务设备情况,使得各项调查 成果更加直观可靠;(4)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既有铁路复测、增设复线、设备维护、景观可视化等方面,可为铁 路运营系统信息化管理创造条件。
2016 Vol. 33 (12): 43-47 [摘要] ( 2657 ) HTML (1 KB)  PDF  (911 KB)  ( 2402 )
48 既有高铁无砟轨道插入道岔技术方案研究 Hot!
孙立
摘要:研究目的: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持续发展,高速铁路建设规划在不断更新,不可避免地要在运营的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区间插人道岔。一方面需要保证不中断行车安全运营,另外一方面需要拆除既有轨道结构 插人道岔,如何解决这对矛盾,是我国高速铁路轨道技术需要面临、且必须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之一。研究结论:( 1)本文提出的合成轨枕+聚氨酯固化有砟道床、长枕埋人式无砟轨道和合成轨枕+无砟道 床三种技术方案,均能够满足既有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区间插人道岔相关技术要求;(2)运营高速铁路无砟轨 道区间插人道岔推荐采用合成轨枕+无砟道床设计方案;(3)通过在张吉怀铁路引入沪昆高铁项目试铺,该 研究成果可以应用在我国高速铁路轨道结构设计中。
2016 Vol. 33 (12): 48-52 [摘要] ( 2771 ) HTML (1 KB)  PDF  (727 KB)  ( 2487 )
53 连续型浮置板轨道隔振器疲劳载荷谱研究
李忠继,林红松,颜华,杨吉忠
摘要:研究目的:为研究连续型浮置板轨道隔振器的载荷谱,为隔振器疲劳分析计算和疲劳试验提供依据,利 用车辆轨道耦合理论建立连续型浮置板轨道-列车耦合模型,考虑轨道板的弹性变形、轨道几何不平顺以及 隔振器、轮轨关系和列车悬挂装置的非线性特性,计算列车通过时的隔振器动态载荷。研究结论:(1)计算结果显示隔振器载荷峰值随着车辆载重增加而线性增加,列车运行速度只影响隔振 器载荷作用时间,对载荷值峰值影响不显著;(2)编制了连续型浮置板轨道隔振器在列车通过时的载荷谱,计 算了不同列车载重工况下的主要参数pi(i=0~3);(3)提出了载荷谱参数的简化计算方法,采用简化算法所 得的p3力与耦合算法相差在1%以内,p2力两者相差10%左右,p1力两者相差27%;(4)本研究成果可用于 连续型浮置板隔振器疲劳试验和疲劳分析。
2016 Vol. 33 (12): 53-58 [摘要] ( 2818 ) HTML (1 KB)  PDF  (1102 KB)  ( 2478 )
       桥梁工程
59 蒙华铁路汉江特大桥总体设计 Hot!
许三平
摘要:研究目的:我国水系发达、河流众多。当铁路与大型通航河流交叉时,桥位选择受线路选线、接线条件、通航防洪、工程投资、施工、维养、社会效益等方面影响;桥型选择不仅要满足功能要求、技术标准,在技术、经 济指标、景观效果、施工组织等方面也要全盘考虑。本文结合蒙华铁路汉江特大桥桥位选择、桥型选择、主桥 设计等方面成果,重点研究大型跨河桥梁桥式方案的确定和重载铁路矮塔斜拉桥主桥设计。研究结论:通过对蒙华铁路汉江特大桥桥位的选择、桥式方案的确定以及主桥的设计,研究分析得出: 大型跨河桥梁的桥位由于受河道条件、通航要求、大型结构受力复杂等方面因素,相邻线位应服从桥位的 选择;(2)桥位的选择应结合防洪、通航要求、港口条件、水源特点、地方规划要求、相邻跨河建筑安全距离等 综合确定;(3)桥梁结构型式的选择必须在满足功能要求、技术标准的前提下,从技术、经济指标、施工组织、景观效果等方面综合比选;(4)重载铁路设计活载大、疲劳要求高,部分斜拉桥设计应重点关注对结构的强 度、疲劳及后期徐变等方面研究,蒙华铁路汉江特大桥矮塔斜拉桥是安全可靠的;(5)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铁 路大型 河桥 载铁路 桥 。
2016 Vol. 33 (12): 59-63 [摘要] ( 3398 ) HTML (1 KB)  PDF  (1154 KB)  ( 2470 )
64 大跨度钢桁拱桥的创新设计
瞿国钊
摘要:研究目的:珠海横琴二桥为(100 +400 + 100)m钢桁拱桥,为国内最大跨度的公路钢桁拱桥。该桥造型 美观、技术先进,集中了大跨度、台风、地震、海洋气候等诸多不利因素,在大跨径钢桁拱桥中极为少见。本文 对横琴二桥在孔跨布置、抗震约束体系、防腐涂装及施工期间通航等关键技术进行创新研究,为大跨度钢桁拱 桥的设计提供工程经验和借鉴。研究结论:(1)采用钢混结合的端门式墩构造,缩短了桥梁的边跨,消除了边支座的负反力,使主桥全部 位于直线上,与引桥的过渡更加顺畅,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桥梁景观造型更加突出;(2)主墩采用粘滞性阻尼 器、边墩采用E型钢阻尼器的新型抗震约束体系,有效地提高了桥梁的抗震性能;(3)国内首次提出冷喷锌防 腐涂装体系,解决了钢结构桥梁的长效防腐问题;(4)研发了带临时锁定装置的大吨位纵向活动支座,国内首 次实现了大跨拱桥无系杆施工,保证了施工期间的通航要求。
2016 Vol. 33 (12): 64-67 [摘要] ( 2706 ) HTML (1 KB)  PDF  (920 KB)  ( 2436 )
68 渝利铁路新桥人型超高墩设计研究
吴再新,陈思孝
摘要:研究目的:渝利铁路新桥特大桥首次采用人型桥墩,其设计尚无类似工程案例可资借鉴。针对人型墩复 杂的静动力特性,利用有限元软件AabbMEg进行建模,分析人型墩支腿受力规律,比较研究三种墩型(直 坡墩、变坡墩、人型墩)在不同墩高条件下的经济指标,揭示人型高墩的设计规律,从而有效指导大桥的结构 设计。研究结论:( 1)人型桥墩纵向受力行为与传统墩型类似,但横向受力更为复杂;(2)人型墩支腿属于典型 的双向受弯构件,现有的铁路规范检算方法已不再适应,应按照斜弯曲理论推导容许应力公式((3)支腿底部 构造是结构设计控制因素,对人型墩经济指标有重要影响;(4)人型墩应用于墩高超百米的铁路梁桥时,横向 刚度优势明显,墩身混凝土圬工量较传统墩型显著较少,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可在铁路超高墩梁桥中推广 用。
2016 Vol. 33 (12): 68-71 [摘要] ( 2592 ) HTML (1 KB)  PDF  (667 KB)  ( 2407 )
72 客运专线钢板结合连续梁桥结构噪声分析
马广
摘要:研究目的:钢板结合梁桥因使用了具有较大面积的钢结构构件而向周围环境辐射较大的结构噪声,这种 噪声尚无法通过传统的声屏障措施予以抑制。为了有的放矢地提出结构噪声治理措施,首要任务应掌握该类 桥梁结构噪声的频率、空间分布特性,以及桥梁各部分的噪声贡献率。为此,本文基于统计能量原理对一座典 型的钢板混凝土结合梁桥的结构噪声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其辐射噪声的各种规律。研究结论:( 1)钢板结合梁桥结构噪声以125 ~ 1 250 Hz为主,属于中高频辐射噪声;(2)基于典型声场场 点的计算结果,在各桥梁部件中,钢主梁腹板是最主要的噪声源,其辐射贡献率达50%以上;(3)该类桥梁结 构噪声在地面附近处的衰减速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变缓;(4)该研究成果可为铁路钢板结合梁桥的结构噪声 治理提供技术指导。
2016 Vol. 33 (12): 72-76 [摘要] ( 2811 ) HTML (1 KB)  PDF  (883 KB)  ( 2447 )
       隧道工程
77 基于激光点云的隧道超欠挖检测方法研究 Hot!
许磊,王长进
摘要:研究目的:隧道作为一种重要的地下空间结构体,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经常检测其超挖与欠挖状况,分析 评价隧道施工质量与隧道围岩稳定性。传统基于全站仪或断面仪的检测方法效率低,基于地面激光扫描仪进 行隧道的超欠挖检测,检测效率高,成果精度满足规范要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激光点云的隧道超欠挖检测 算法,实现隧道的超欠挖自动检测。研究结论:( 1)利用三维激光点云数据进行隧道超欠挖检测,不仅效率高,而且精度高;(2 )基于KDce 树形结构对离散点云进行组织管理,采用半径搜索与矩形分割算法,实现断面点云快速分割;(3 )基于多边形 相交算法的超欠挖面积统计,可以适应多种隧道类型的超欠挖检测;(4)采用激光点云进行隧道的超欠挖检 测,其效率高、结果全面详实,可以应用于隧道施工阶段的超欠挖检测。
2016 Vol. 33 (12): 77-81 [摘要] ( 2760 ) HTML (1 KB)  PDF  (776 KB)  ( 2494 )
82 高速铁路隧道钻爆开挖设备配置优化及研究
周荣
摘要:研究目的:近年来我国高铁隧道数量日益增加,但基本上仍以人工手持风钻配多功能台架等进行“人海 战术+手工作坊”式钻爆法开挖,存在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差、投人人员多、能量消耗高等缺点。随着施工 机械化的发展及按照铁路总公司建设管理要求,对于n、m围岩占比较多的长大隧道,必须以凿岩台车等大型 机械为代表进行机械化配套施工,以保证高铁隧道施工质量与安全。研究结论:(1)针对200 km/h速度及以上的高铁隧道,由于单凿岩台车配置方案钻爆开挖速度与仰拱、 二衬施工速度(180 ~ 200 m/月)相匹配,且能满足“铁总”有关施工步距要求,为最佳、最合理施工工效机械配 置方案)(2)随着国内人口红利减少及凿岩台车国产化进程加快,使得人工钻爆成本上升,而凿岩台车使用成 本呈下降趋势,在不久的将来,单凿岩台车的开挖成本一定会低于人工钻爆开挖成本)(3)凿岩台车由于自身 结构的原因而产生大量超挖,但施工现场通过加强技改,可以降低推进梁顶盘架及扶钎器高度,减少钻臂外插 角,使之日渐适应我国隧道施工超欠挖要求,为其推广使用创造条件;(4)凿岩台车的使用能帮助项目实现自 管理人员到管理机械操作的结构性改革,能减少人为差错,提高工程质量,减少工作面人员数量,改善现场作 业环境,降低隧道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5)该研究成果可用于高速铁路隧道钻爆开挖设备机械化配置。
2016 Vol. 33 (12): 82-87 [摘要] ( 2704 ) HTML (1 KB)  PDF  (942 KB)  ( 2472 )
       城市轨道工程
88 一种新型钢筋桁架轨枕技术的研究
刘玉祥,管吉波,左一舟,黄河山
摘要:研究目的: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无砟轨道中常用短轨枕和长轨枕存在的固有不足,通过研究提出一种新 型钢筋桁架轨枕结构。借鉴高速铁路双块式轨枕的技术经验,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实际情况,在力学计 算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钢筋桁架轨枕结构型式尺寸及设计技术要求,从而为城市轨道交通无砟轨道设 计提供借鉴。研究结论:( 1)为适应不同的制造条件,研究提出两种类型的钢筋桁架轨枕:单组桁架方案和双组桁架方 案,单组桁架方案轨枕适用于利用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传统的轨枕制造技术制造,双组桁架方案轨枕适用于新 建轨枕厂采用机械化流水线方式制造;(2)推荐的单组桁架方案轨枕结构为:一组钢筋混凝土轨枕块通过 3根纵向主筋和横向、垂向连接钢筋组成的一组桁架连接成为整体,钢筋桁架埋设于轨枕块内,不伸出轨枕底 部; (3)推荐的双组桁架方案轨枕结构为:一组钢筋混凝土轨枕块通过2组波纹形钢筋桁架连接成为整体,钢 筋桁架上部钢筋埋设于轨枕内,下部伸出轨枕底部;(4)轨枕块的型式尺寸:轨枕块长540 mm,上宽260 mm, 下宽280 mm,高度170 mm,采用C50钢筋混凝土结构;(5 )通过力学计算分析,钢筋桁架轨枕在不同的荷载作 用下,满足结构受力和变形要求;(6)研究的钢筋桁架轨枕在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三期工程的7、9、11号线中 已大规模铺设,实施效果良好;(7 )该研究成果可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上推广应用。
2016 Vol. 33 (12): 88-92 [摘要] ( 2943 ) HTML (1 KB)  PDF  (857 KB)  ( 2463 )
93 超小净距地铁三洞隧道群施工动态数值模拟 Hot!
万涛,林刚2,习淑娟1
摘要:研究目的:为研究超小净距三洞隧道群的施工性态,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其施工过程进行数值 模拟计算,得到其地表位移、拱顶下沉、围岩破坏区分布以及后继施工对先建结构物的影响等施工动态特征数 据,根据计算结果评价施工方案,并提出合理建议。研究结论:( 1)两边洞隧道开挖时,地表沉降在横向呈(W”形,沉降中心位于两边洞中线上;采用CRD法 开挖中洞隧道时,中洞隧道中线处地表沉降速度大于边洞中线处沉降速度;最终沉降槽表现出一定的偏态性; (2)超小净距三洞隧道群施工中,边洞施工完毕时围岩中就已形成连通的破坏区,注浆加固能有效阻止破坏区的扩展;(3)后施工隧道对先施工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在洞口小净距段影响较大,尤其是压应力增值较大; (4)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吻合良好,印证了数值模拟计算的可靠性;(5)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 计 施工 。
2016 Vol. 33 (12): 93-98 [摘要] ( 2795 ) HTML (1 KB)  PDF  (1388 KB)  ( 2482 )
99 天津地铁静止侧压力系数确定方法研究
赵富军
摘要:研究目的:静止侧压力系数是地铁设计和施工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参数,只有取得比较准确的参数 值,才能使设计措施得当,从而保证地铁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本文依托天津地铁岩土工程勘察实践,对静 止侧压力系数的获取方法和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不同方法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探讨确定静止侧 压力系数的适宜方法。研究结论:(1)扁铲侧胀试验比较适用于浅部地层静止侧压力系数的测试,旁压试验测得的静止侧压力 系数普遍偏大,室内试验测得的静止侧压力系数则偏小;(2)任何单一方法获取的数据都不是全面、可靠的,应采用扁铲侧胀试验和旁压试验为主的综合试验方法来确定合理的设计参数;(3)本研究成果可为天津及类 似地区的地铁岩土工程勘察中获取土层静止侧压力系数提供借鉴和参考。
2016 Vol. 33 (12): 99-104 [摘要] ( 2689 ) HTML (1 KB)  PDF  (983 KB)  ( 2471 )
105 城轨轨道系统排水设计的几个常见问题
杨宝峰
摘要:研究目的:排水设计是轨道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工程环境条件的复杂性,特别是地下结构空 间的局限性,线路排水设计存在较多困难,导致实际的排水效果不是很理想。废水若不能及时排除,会对隧道 结构、轨道结构以及电气设备的安全性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线路正常运营。本文旨在研究如何在保证道床结 构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有限的地下结构空间和线路纵坡,将隧道渗漏水、冲洗和消防废水排放至废水泵 站,再集中排人市政废水排放通道。研究结论:( 1)总结多个项目设计的经验、教训、体会,研究参考国外试验成果和国内高速铁路应用实例,提出了平坡车站、道岔转辙机坑、道床内设置废水泵站以及敞口段的轨道系统排水设计方法及处理措施; ( 2 ) 果 轨道 轨道系统的排水设计 。
2016 Vol. 33 (12): 105-108 [摘要] ( 2709 ) HTML (1 KB)  PDF  (868 KB)  ( 2409 )
109 地铁双层岛式地下车站结构布置与经济性研究 Hot!
雷崇
摘要:研究目的:地铁车站土建投资约占总投资的60% ,合理控制车站土建投资是降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 价的关键之一。目前双层岛式地下车站一般采用箱型框架结构,柱网主要有无柱、单柱、双柱等形式,并沿纵 向设框架大梁,横向为大板结构。本文以武汉地铁为背景,通过分析不同站台宽度双层岛式地下车站不同柱 网条件下土建指标,提出并研究地铁双层岛式地下车站受力与经济性较为合理的结构布置方案。研究结论:通过对不同的布置方式逐一研究对比,得出如下结论:( 1)站台宽度为10~ 12 m时采用单柱 双跨形式,站台宽度为13 ~15 m时采用双柱三跨形式,结构受力合理,造价较为节省;(2)站台宽度为13 m时 采用单柱双跨形式造价增幅较小,且车站功能显著提升,具备条件时可以使用;(3 )相关研究成果可广泛应用 于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的设计和施工。
2016 Vol. 33 (12): 109-114 [摘要] ( 2676 ) HTML (1 KB)  PDF  (971 KB)  ( 2409 )
       工程经济与管理
115 铁路工程勘察设计项目集成化管理研究
郑宏波
摘要:研究目的:铁路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工作是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运用集成化管理思想,构建铁路 工程勘察设计项目集成化管理模型,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的管理对铁路工程勘察设计项目管理加以 优化。研究结论:对铁路工程勘察设计项目进行集成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铁路工程勘察设计项目的管理 工作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应采用集成化管理方式构建管理体系,对参与单位、完成过程和管理要素进行集成化 管理;(2)参与单位集成化管理是对铁路工程项目勘察设计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识别,并进行需求分析和 满意度评价'(@)完成过程集成化管理应分析铁路工程勘察设计项目的价值链及其价值增值过程,优化管理 策略;(4)管理要素集成化管理应确定勘察设计项目的阶段性目标和全要素管理目标,并就此提出勘察设计 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措施;(5)本研究结论对勘察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对铁路工程项目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借 鉴意义。
2016 Vol. 33 (12): 115-119 [摘要] ( 2770 ) HTML (1 KB)  PDF  (877 KB)  ( 2444 )
120 铁道行业专利标准化现状及策略研究
王春芳
摘要:研究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竞争已经由产品竞争发展到专利和 标准的竞争。由于标准必要专利承载着标准的普适性、权威性和专利的先进性、垄断性等特征,已经成为企业 进行技术垄断和市场竞争的新手段。本文在分析铁道建筑行业专利与标准的特点、专利与标准发展现状的基 础上,提出铁道行业专利标准化策略,对我国铁道行业工程建设标准的制(修)订和铁路“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研究结论:( 1)当前铁道建筑行业专利标准化进程缓慢,仅有少量标准必要专利;(2)实现专利标准化,是 国家战略、技术发展和经济价值体现的需求;(3)推进专利标准化,必须在研究分析行业技术发展和市场前景 的基础上,以企业的创新平台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为纽带,在全面构建核心技术 专利池的基础上,以专利标准化为目标,加强专利布局,推动核心专利纳人企业标准或团体标准,并逐步上升 到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4)'技术-专利-标准”一体化的工作策略,对构建我国铁道建筑行业的专利运营 体系具有指导意义,对推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以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具有重要 。
2016 Vol. 33 (12): 120-125 [摘要] ( 2798 ) HTML (1 KB)  PDF  (892 KB)  ( 2465 )

版权所有 © 2014 《铁道工程学报》编辑部
京ICP备14038223号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