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 页
期刊介绍
科技信息
期刊查询
投稿须知
订阅指南
联系我们
编委会
留言板
English
ipad移动阅读平台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检索
高级检索
2023年 40卷 3期
刊出日期:2023-03-15
城市轨道工程
节能环保
长大干线: 路网研究
长大干线: 工程地质与路基
长大干线: 线路与轨道
长大干线: 电气化工程
长大干线: 隧道工程
长大干线: 桥梁工程
工程经济与管理
长大干线: 路网研究
1
我国城市群综合交通发展水平评价
*
张航, 卢春房
研究目的:
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为重点,带动全国经济效益整体提升,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突破方向。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是合理评估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水平,明晰交通发展程度和差距,引导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方向。
研究结论:
(1)8个代表性城市群综合交通发展水平排序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京津冀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哈长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2)从协调程度看,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为优质协调发展类;京津冀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良好协调发展类;中原城市群与呼包鄂榆城市群为中级协调发展类;哈长城市群为初级协调发展类;(3)我国国家级城市群综合交通发展较为协调,区域性城市群交通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未来应注重区域性城市群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
2023 Vol. 40 (3): 1-7 [
摘要
] (
2404
)
HTML
(1 KB)
PDF
(788 KB) (
1212
)
长大干线: 工程地质与路基
8
基于智能算法的铁路边坡危岩稳定性预测研究
*
靳春玲, 刘晶晶, 贡力, 崔文祥, 劳政昌
研究目的:
在铁路建设与运维中,危岩是边坡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问题。为实现对铁路边坡危岩稳定性状态的精准、快速预测,提高铁路沿线防护准确性,提出基于PCA改进GASA-FCM模型(Genetic Algorithms Simulated Annealing Fuzzy C-Means,GASA-FCM)的铁路边坡危岩稳定性预测新方法,以黔桂线洛满-麻尾段为依托,对该模型的准确性和优越性进行验证。
研究结论:
(1)综合考虑边坡及危岩状况、岩体力学性能和水文地质条件三方面,构建包含13个二级指标的铁路边坡危岩稳定性预测指标体系;(2)与传统FCM模型和GA-FCM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GASA-FCM预测模型收敛值稳定,均方误差更小;(3)该模型在工程实例洛满-麻尾段边坡危岩稳定性等级预测评价中,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勘查结果完全符合,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优越性;(4)本研究成果可为其他铁路工程沿线危岩稳定性等级预测评价提供借鉴,对加快铁路全线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023 Vol. 40 (3): 8-13 [
摘要
] (
2346
)
HTML
(1 KB)
PDF
(868 KB) (
1191
)
14
条形荷载作用下加筋土挡墙承载力上限分析
*
徐鹏, 钟熠, 马昊达, 陈俪芳, 李婷, 杨广庆, 梁训美
研究目的:
轻型支挡结构加筋土挡墙在铁路、公路等交通土建中被大量采用。实际工程中的加筋土挡墙墙顶常作用条形荷载,如加筋桥台等。虽然当前加筋土挡墙设计中规定了破裂面形状,却未给出墙顶条形荷载作用时墙体的承载力。准确计算条形荷载作用下加筋土挡墙的承载力,对于有效保证实际工程中结构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规范中的失稳机制与上限定理,求解加筋土挡墙承载力上限解。
研究结论:
(1)计算方法可以较好地反映实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2)加筋土挡墙承载力随条基宽度的增大而非线性减小;(3)当条基远离挡墙面板时的承载力相对更大;(4)墙体筋材长度大于墙高的0.7倍后,其对承载力几乎不产生影响;(5)当筋材竖向布置越紧密时,筋材强度对承载力的影响越显著;(6)填土强度与承载力近似呈线性关系;(7)本研究成果有助于加筋土挡墙的设计与推广应用。
2023 Vol. 40 (3): 14-19 [
摘要
] (
2325
)
HTML
(1 KB)
PDF
(814 KB) (
1082
)
长大干线: 线路与轨道
20
长联大跨部分斜拉桥上无砟轨道平顺性分析
*
贾东荣
研究目的:
为探究长联大跨部分斜拉桥平顺性影响因素,以长青黄河特大桥为对象,考虑列车荷载、主梁主塔整体升温、斜拉索升温和主梁垂向温度梯度外部荷载因素,建立非线性静力学仿真模型,分析这些因素对大跨连续梁上无砟轨道的影响,并基于60 m弦测法,分析这些影响因素组合时对轨道高低不平顺幅值的影响。
研究结论:
(1)桥塔升温和斜拉索降温会降低列车荷载作用下轨道不平顺幅值;(2)日照温差(沿梁高方向)、塔梁日温差与梁索温差对轨道高低不平顺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34 mm/℃、0.18 mm/℃、0.13 mm/℃;(3)拟合了包含列车荷载、主梁主塔整体升温、斜拉索升温和主梁垂向温度梯度多工况控制作用下的轨道高低不平顺幅值计算公式;(4)本研究结论可为超长长联大跨部分斜拉桥上铺设无砟轨道平顺性研究提供参考。
2023 Vol. 40 (3): 20-26 [
摘要
] (
2291
)
HTML
(1 KB)
PDF
(1428 KB) (
1014
)
27
高速铁路系杆拱连续梁桥上钢轨伸缩量研究
*
黄杰, 谢浩然, 刘从新, 闫斌
研究目的:
为研究温度和活载作用对四线铁路系杆拱连续梁桥上钢轨伸缩量的影响,采用非线性杆单元模拟有砟轨道线路纵向阻力(该模拟方法已经过UIC774-3算例验证),建立考虑钢管混凝土拱、吊杆、梁体、支座、桥墩、桩基础、四线轨道结构、钢轨伸缩调节器的一体化空间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多种钢轨伸缩调节器设置方案下钢轨应力和变形、墩顶水平力的分布规律,探讨拱、吊杆和主梁温度发生变化,以及多种制挠力组合工况对钢轨伸缩量和下部结构受力的影响。
研究结论:
(1)将钢轨伸缩调节器设置在边跨跨中可保证钢轨伸缩量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大幅度减少钢轨应力;(2)主梁温度变化对钢轨伸缩量影响显著,考虑拱温度变化后,钢轨应力可增大40 MPa; (3)制挠力对钢轨伸缩量的影响较小,多线加载时,有载和无载线路制挠力峰值均出现在路基相邻段; (4)多线对向加载时,在桥墩顶产生的扭矩可达8 033 kN·m; (5)本研究成果可为大跨度拱桥上轨道结构的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3 Vol. 40 (3): 27-32 [
摘要
] (
2316
)
HTML
(1 KB)
PDF
(1021 KB) (
1031
)
33
市域快轨钢弹簧浮置板轨道行车安全试验
*
丁德云, 马蒙, 王文斌, 闫宇智, 吴宗臻
研究目的:
为研究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在不同车速下的动力学性能、分析其用于160 km/h车速市域快轨的安全性,铺设了8块共200 m长的钢弹簧浮置板道床试验段,在试验段开行用于市域快轨的列车并由60 km/h逐级提速至160 km/h,测试5个断面的轨道动位移和轮轨力,分析不同车速下的行车安全性。
研究结论:
(1)当试验列车车速逐渐增至160 km/h时,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各项安全性指标并未随着车速增加而显著增加;(2)浮置板轨道各测试断面板上垂向动位移均未超过3.0 mm,且随车速增加有降低趋势;(3)不同车速下脱轨系数均小于0.3,轮重减载率均小于0.4,轮轴横向力均小于20 kN,且均有较大的安全余量;(4)本文研究可为市域快轨高等级减振措施的设计和实施提供试验依据。
2023 Vol. 40 (3): 33-38 [
摘要
] (
2342
)
HTML
(1 KB)
PDF
(1436 KB) (
1001
)
长大干线: 桥梁工程
39
大跨度系杆拱桥拱梁墩交汇段模型试验研究
*
王朝
研究目的:
宜宾金沙江公铁两用大桥是成贵线重要控制性工程之一,为公铁两用双层刚架系杆拱桥。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该桥主拱、立柱、下横梁及桥墩的交汇区域,该交汇段具有受力荷载多、荷载大、受力方向各异等特点,且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区域。通过模型试验测试结果与有限元对比分析,对结构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并对设计建造提出合理化建议。
研究结论:
(1)对交汇段进行了细部有限元分析,并设计制作了1 ∶6的缩尺模型,测试模型在最不利荷载工况下的应力分布与结构变形等受力特性,以及在超载工况下的承载能力,结果表明结构设计合理,具备一定的安全储备;(2)建议在交汇段受拉区增设抗裂钢筋、加强钢混结合面下的混凝土振捣、严格控制钢拱肋与混凝土拱座间锚杆张拉力等措施来提高施工建造质量;(3)本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系杆拱桥的施工建造提供借鉴与参考。
2023 Vol. 40 (3): 39-44 [
摘要
] (
2325
)
HTML
(1 KB)
PDF
(1084 KB) (
1057
)
45
基于机器视觉方法的高铁桥梁监测技术研究
*
雷冬, 杜文康, 朱国靖, 李润璞
研究目的:
由于高铁轨道的封闭性和复杂性,高铁线路尤其是高铁桥梁的检测受限因素较多。同时,现有管养技术大多依赖于人工检测,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且检测效率有限。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方法的动态位移测量系统,通过现场试验对运营状态下高铁桥梁的结构变形进行识别。
研究结论:
(1)基于机器视觉方法的动态位移测量系统能够较好地识别结构在运营状态下位移变化和结构动态响应;(2)基于机器视觉的测量技术具有非接触、成本低、多点测量以及对列车运行干扰小等多方面优势,能够在非“天窗”时间实现结构状态的监测,进一步提高管养效率;(3)本研究成果能够满足高铁桥梁定期检测及长期监测需求,对高铁桥梁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健康监测系统的构建具有指导意义。
2023 Vol. 40 (3): 45-49 [
摘要
] (
2350
)
HTML
(1 KB)
PDF
(883 KB) (
1152
)
50
极端温度下高速铁路钢管混凝土拱桥行车安全
*
勾红叶, 苏震乾, 王君明, 袁蔚, 陈泽宇
研究目的:
为研究温度荷载作用下桥梁结构产生的变形对桥上行车安全性的影响,以成贵高铁某钢管混凝土拱桥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建立大跨桥梁-轨道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温度荷载作用下结构变形规律。在此基础上,将桥梁-轨道结构有限元模型导入SIMPACK中进行联合仿真,构建列车-轨道-桥梁耦合振动分析模型,最后从列车运营安全性与舒适性方面讨论不同温度荷载作用和不同车速下列车动力响应指标的变化规律。
研究结论:
(1)桥梁上挠温致变形引起的轨道附加不平顺比下挠更不利;(2)组合温度作用下,行车安全性指标仅轮重减载率出现超限,建议将其作为高速铁路桥上行车安全的主要评价指标;(3)温度梯度是导致轮重减载率出现超限的重要原因,实际工程中分析温度作用对列车行车安全的影响时,应考虑温度梯度的作用;(4)垂向Sperling指标对温度作用十分敏感,为保障行车舒适性,列车在极端温度条件下行驶时应控制车速;(5)本研究成果可为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行车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
2023 Vol. 40 (3): 50-56 [
摘要
] (
2338
)
HTML
(1 KB)
PDF
(907 KB) (
1000
)
长大干线: 隧道工程
57
盾构竖井垂直顶升作用下隧道变形响应及控制
*
杨春山, 莫海鸿, 魏立新, 徐世杨
研究目的:
为揭示盾构竖井垂直顶升过程隧道变形响应特征,研制盾构隧道内垂直顶升工艺的模型试验装置,开展顶升过程试验研究,探索顶升阶段上覆土层的合理破坏范围、所需顶升反力及隧道变形规律。借助有限元法分析盾构竖井垂直顶升阶段隧道的变形,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并讨论隧道变形对不同加固方案的敏感性,提出隧道变形合理控制思路。
研究结论:
(1)垂直顶升阶段上覆土层破坏特征不遵循现有研究的经验假定,现有研究对上覆土层破坏机理和形态的认识存在不足,提出的顶升力经验计算法也存在明显误差;(2)顶升反力作用使管片环缝外侧张开及剪切错动,纵缝内侧张开,管片纵向特性受顶升反力的影响更大;(3)开口环用特殊管片可减小张开量,但加剧了环间剪切错动趋势,实际工程不适合用特殊管片;(4)管片变形与环缝接头刚度呈反向非线性关系,刚度增大5倍后变形趋于稳定,实际工程仅需增大环间底部接头刚度;(5)管片外侧注浆加固能有效抑制顶升施工诱发的隧道变形,合理加固范围为管片底部30°,现有成果提出环向120°或全周加固不妥,造成浪费且增加了施工风险;(6)本研究成果可为盾构竖井垂直顶升施工法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3 Vol. 40 (3): 57-63 [
摘要
] (
2365
)
HTML
(1 KB)
PDF
(1302 KB) (
1050
)
64
超大断面矩形顶管土体扰动分析及沉降控制
*
姜留涛, 李宏波
研究目的:
超大断面顶管施工土体扰动及沉降控制对整个工程风险控制至关重要,为探究超大断面矩形土压平衡顶管土体扰动规律及沉降控制方法,以郑州红专路下穿中州大道顶管工程为依托,通过顶管模型及土体沉降数值解分析,深入分析顶管过程参数对土体变形影响规律。
研究结论:
(1)矩形顶管不同因素作用下土体沉降影响数值解同实测数值较一致,验证了数值模型解的准确性;(2)通过对土体扰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泥皮套摩阻系数对地层沉降影响较小,推力、注浆压力适当增大可抑制地表沉降,建议推力略大于1倍掌子面中心土压力,注浆压力控制在2倍上覆土层压力以内;(3)装备防背土设计、管节涂蜡、触变泥浆、渣土改良、注浆减摩等手段综合应用对减少大断面顶管土体扰动及沉降控制效果显著;(4)本研究成果可为超大断面矩形土压平衡顶管工程提供参考或借鉴。
2023 Vol. 40 (3): 64-70 [
摘要
] (
2328
)
HTML
(1 KB)
PDF
(1249 KB) (
1092
)
71
浅埋暗挖隧道爆破对敏感建筑物的影响及优化
*
傅鹤林, 姜智博, 邱琼
研究目的: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快速发展,施工要求愈发严格,目前已有的研究多为数值模拟研究,对装药方式的改变所带来的影响研究较少,浅埋暗挖隧道爆破施工时对敏感建筑物的影响及优化控制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重庆地铁项目隧道工程为背景,针对施工过程存在需频繁下穿对环境影响极其敏感的重要建(构)筑物进行优化控制研究。利用理论推导计算不同爆破介质的对比分析并经过数值模拟现场实施验证,优化周边眼的单孔装药量,增加半孔的保留率,控制爆破振动速度。
研究结论:
(1)相比于空气介质,采用水介的偏心不耦合装药对周边眼的超欠挖控制效果更明显;(2)在现场施工时周边眼装药结构应尽可能选择径向不耦合系数≥2的装药结构;(3)在其他装药参数相同情况下,围岩外侧(装药背离侧)爆破区半径随围岩级别减小总体上呈现持续下降或平稳变动的态势,但随围岩内RQD数值的增加则总体趋势不变;(4)数值模拟最大值结果比实际监测最大值高,这是因为模型对地质条件进行了简化,忽略了地震波在岩层节理及裂隙中传播时的能量损耗;(5)经现场实施验证,经优化后的爆破方案可应用于控制浅埋暗挖隧道爆破施工对敏感建筑物的影响领域。
2023 Vol. 40 (3): 71-78 [
摘要
] (
2342
)
HTML
(1 KB)
PDF
(1399 KB) (
1062
)
长大干线: 电气化工程
79
牵引变电所27.5 kV母线电压特性及监察方法研究
*
楚振宇, 张长梅
研究目的:
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27.5 kV母线电压是衡量供电能力和进行保护整定的重要参数。实际运行中27.5 kV母线电压互感器发生渐进型故障的现象屡有发生,现有母线电压监察措施不能及时发现最终导致保护动作出口跳闸、整段母线失电,扩大了事故影响范围,因此有必要对牵引变电所27.5 kV母线电压特性及其监察方法进行研究。
研究结论:
(1)牵引变电所27.5 kV母线电压主要受牵引变压器容量和系统短路容量的影响,其中系统短路容量的影响较大;(2)高铁牵引变电所27.5 kV母线电压具有空载电压较高、波动范围有限的特性,波动范围从最大负荷到空载基本在24~29 kV之间;(3)提出了适用于电气化铁道的27.5 kV母线电压值偏低告警功能和母线电压互感器电压差偏高告警功能的监察方法;(4)本文研究可为尽早识别母线电压异常、保证牵引变电所正常运行提供参考。
2023 Vol. 40 (3): 79-83 [
摘要
] (
2305
)
HTML
(1 KB)
PDF
(689 KB) (
988
)
84
架空线路电压反演的电场测量法研究
*
白雄雄
研究目的:
电力系统中架空输电线路的电压检测主要以电压互感器为主,而传统互感器存在体积大、难以移动、需断电安装、可能引发铁磁谐振等缺点,使得地形不便地区的高压输电线的电压监测难度较大。针对该问题,本文基于电磁场镜像法建立110 kV三相架空输电线路的电场计算模型,研究其电场分布特点,接着论证电场测量用于架空线路电压反演计算的可行性,提出基于电场传感器阵列测量导线三相电场的电压反演算法,实现缩比架空线路模型的电压反演。
研究结论:
(1)基于电磁场镜像法建立了架空线路的电场计算模型,理论分析了110 kV三相架空线路的电场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架空线路下方地面的场强幅值分布呈“双峰”形;(2)基于对110 kV三相架空线路的电场分布特点的研究,提出基于三相电场测量的架空线电压反演算法,理论分析证明,通过测量三相导线下方的垂直方向三相电场,可以进行架空线三相电压的反演计算;(3)基于电压反演算法的研究,在实验室内搭建了110 kV三相输电线路的比例微缩模型,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所建立的实验模型,电压反演算法的幅值误差在3.31%以内,相角误差在2°以内;(4)本研究成果可为架空线电压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2023 Vol. 40 (3): 84-88 [
摘要
] (
2313
)
HTML
(1 KB)
PDF
(1155 KB) (
980
)
城市轨道工程
89
基于实测数据的隧道地表沉降Peck经验参数研究
*
张建全, 张克利, 姚爱敏, 闫宇蕾, 程贵方
研究目的:
地下工程施工诱发的地表沉降预测模型及参数,不仅与施工方法密切相关,更因区域地质条件的变化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为精确获得暗挖隧道地表沉降的Peck模型经验参数,依据北京地区大量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所揭示的不同区域地层岩土力学参数进行区域划分,基于不同区域矿山法和盾构法工程地表沉降监测大数据,利用理论计算与回归分析方法,对Peck公式预测模型参数(沉降槽宽度参数
K
及地层损失率
V
l
)进行大量的反演分析,获得不同区域典型地质条件下的经验参数,给出精确参数的取值范围,从而为本地区及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暗挖工程地表沉降变形预测及工程安全风险管控提供技术支持。
研究结论:
(1)北京西部砂卵石地层、中部中粗砂地层、东部黏性土地层的暗挖隧道地表沉降Peck公式预测参数的取值范围如下:盾构法隧道沉降槽宽度参数
K
分别为0.32~0.44、0.34~0.51、0.48~0.73,地层损失率
V
l
分别为0.60%~1.24%、0.83%~1.38%、1.28%~2.52%;(2)西、中、东部区域矿山法隧道地表沉降Peck公式参数适宜的取值范围如下:沉降槽宽度参数
K
分别为0.29~0.44、0.47~0.61、0.59~0.70,地层损失率
V
l
分别为0.97%~1.51%、1.13%~1.90%、1.65%~2.00%;(3)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类似地质条件下的暗挖工程领域地表沉降的变形预测。
2023 Vol. 40 (3): 89-95 [
摘要
] (
2316
)
HTML
(1 KB)
PDF
(982 KB) (
1052
)
96
EPB/TBM双模盾构复合地层掘进参数及适应性研究
*
何川, 黄兴, 陈凡, 宋天田, 毋晨, 王士民
研究目的:
为探究EPB/TBM双模盾构在复合地层中的掘进适应性,本文基于深圳地铁12号线怀德站—福永站及13号线留仙洞站—中间风井区间的EPB/TBM双模盾构施工案例,对比分析不同掘进模式下的掘进参数和能源消耗情况的变化规律,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研究结论:
(1)双模盾构在软土地层采用EPB模式保证掌子面稳定,硬岩地层采用TBM模式规避掘进速度低及刀具磨损等风险;(2)掘进参数变化规律在软土段EPB模式下表现为“低转速、高扭矩、高推力”,硬岩段TBM模式表现为“高转速、低扭矩、低推力”;(3)微风化岩层TBM模式的推进速度较EPB模式在中风化岩层提升了38%,有效掘进时长占比提升约106.7%;(4)双模盾构能源消耗较软土地层EPB模式并未明显增加;(5)本文研究可为双模盾构在复合地层中的掘进适应性提供参考。
2023 Vol. 40 (3): 96-103 [
摘要
] (
2326
)
HTML
(1 KB)
PDF
(1749 KB) (
1083
)
节能环保
104
景感生态学视角下的铁路廊道景观策略研究
*
姚绪辉, 黄艳
研究目的:
本文基于铁路景观的文献分析基础,针对当前的研究空缺之处,提出基于“景感生态学”理论构建“生态-景观-感知”的评价模型,对铁路廊道景观开展景观客体与视觉感知主体之间的评价分析,探讨铁路廊道景观与城市整体环境协调以及提升景观舒适度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将铁路廊道景观营造为生态、舒适的交通廊道,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意义。以杭黄铁路为例,对铁路廊道景观基于“景感生态学”视角下的评价研究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结论:
(1)在“景感生态学”理论的视角下,通过层次分析法将铁路廊道景观的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构建为系统的评价分析法;(2)采用的评价方法可以实现铁路廊道景观从静态单点评价迈向动态线状评价,评价覆盖范围更广;(3)分段式评价更有利于针对现状不足开展景观管理与优化工作;(4)本研究成果对现状铁路廊道景观评价及后续建设项目具有管理与借鉴意义。
2023 Vol. 40 (3): 104-109 [
摘要
] (
2312
)
HTML
(1 KB)
PDF
(1044 KB) (
1072
)
工程经济与管理
110
高铁智能建造造价演变机理及SD估算方法研究
*
段晓晨, 孟阳, 钱睿
研究目的:
高铁智能建造技术不断创新与发展,然而现行的线性造价估算方法逐渐出现与之不匹配、不适应等问题。本文运用非线性复杂系统预测等方法,建立高铁智能建造造价非线性估算系统,主要以高铁智能建造造价为研究对象,通过挖掘其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关系,建立高铁智能建造造价估算SD模型,为高铁智能建造造价控制优化提供决策支持。
研究结论:
(1)分析验证了高铁智能建造实际造价随机性演变规律及趋势;(2)构建了高铁智能建造造价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确定了具有普适性的初步设计概算影响因素;(3)改革现行初步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屏蔽了现行概预算定额滞后性劣势,构建了以近端历史数据为依据的高铁智能建造基础数据库;(4)构建了高铁智能建造造价估算SD模型;(5)本文模型可为高铁智能建造造价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2023 Vol. 40 (3): 110-116 [
摘要
] (
2323
)
HTML
(1 KB)
PDF
(1139 KB) (
1071
)
版权所有 © 2014 《铁道工程学报》编辑部
京ICP备14038223号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