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1995年, 第1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5-01-16
  

  • 全选
    |
    路网研究
  • 李世斌
    铁道工程学报. 1995, 12(1): 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简述我国铁路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加快铁路建设的途径:编制铁路建设长期 规划;设计先行;扩大建路资金筹措来源;建立中国铁路银行;铁路转变为股份制企业、按市场 需要及国家政策,自主调整运价;改进铁路基建运行机制。
  • 陈荣香
    铁道工程学报. 1995, 12(1): 8-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概略论述西安一南京铁路的通路方案问题,认为走南阳的贯通方案优于走宝丰 的方案,论述较为全面、具体,分析计算科学、合理,可供决策参考。
  • 郑启浦
    铁道工程学报. 1995, 12(1): 12-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论述渤海地区开发和铁路建设问题,指出渤海湾地区既有线改造和新线建设的各种可能方案、工程情况、运量需求等,对于规划我国的铁路建设有?定的参考作用。
  • 吴正刚
    铁道工程学报. 1995, 12(1): 18-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四川省东通路的规划问题,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及铁路的建 设,论述较细。四川是我国的重要省份,经济地理属于中部地区,位于我国东西地区结合部, 是开发西部地区的前哨阵地t四川又是我国战略大后方,通往南亚、东南亚新的南方“丝绸之 路”的组成部分。如何进一步促使四川的经济腾飞,把我国东部地区的发展与西部地区的开 发结合起来,从而互相支持、互相促进,振兴全国经济,使四川省起到应有的作用,文中均有论
  • 马相三
    铁道工程学报. 1995, 12(1): 26-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专业设计院在线路方案选择、初测、成图、既有线的技术改造、增建三线、病 害整治等方面应用航测、遥感技术的大量实例,系统论述了航测遥感技术应用于铁路建设的 前期工作和既有线改造的技术优势和深远意义,并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 张文贤
    铁道工程学报. 1995, 12(1): 35-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长梁山BS道长12. 78km,仅次于大瑶山隧道,是我国第二座双线特长隧道,位于山西 省宁武县与原平县交界处的恒山山脉西南端,横穿桑干河与滹沱河的分水岭。该段山峦重叠, 山势陡峭,沟壑纵横,相对高差约400m,厲中低山区。本文介绍其地质综合勘探方法,并应用 各种勘测资料,开展了四个专题研究,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祝建农
    铁道工程学报. 1995, 12(1): 4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安安康线秦岭北麓h断层为一条区域活动性大断层。该断层的性质、规模及其工 程地质条件对秦岭北坡展线方案有着控制作用。作者参加了对F,断层的专题调查,获得了大 量资料。本文在查淸了 F,断层的工程性质的基础上,总结了该断层带地质选线工作经验,着 重指出了断层带工程地质分带在地质选线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 张华钧
    铁道工程学报. 1995, 12(1): 49-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确保铁路列车运行的安全与稳定,《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J90—85》(简称《线 规》)对铁道线路纵断面设计中的相邻坡段最大坡度差(A_?)作出了明确规定,目卩:“相邻坡 段的连接宜设计为较小的坡度差,最大不得超过重车方向的限制坡度。”要求必须保证 不断钩、不脱轨、不脱钩及行车平稳。本文进一步研究了这一坡度差的取值问题。
  • 蒋忠信,秦小林,袁茂林
    铁道工程学报. 1995, 12(1): 53-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南昆线主要通过云贵高原区,沿线岩溶广布,长达375ktn,溶洞发育。由于高原山区 岩溶发育的特殊性和岩溶时空分布的复杂性,二院在设计时高度重视,除采取其它有效措施 外,还专门立项对高原溶洞发育规律进行研究,目的是通过实地调査和理论研究,探讨高原山 区溶洞发育和分布规律,以期对岩溶隧道的定性预测提出意见。实地调査分两次进行,共调查 了五个不同地貌类型的地区,包括十座施工中已碰到溶洞的隧道。本文以其中前三个地区调 查资料为基础,对高原山区溶洞发育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
  • 石明福
    铁道工程学报. 1995, 12(1): 63-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速铁路以快速、方便、舒适的特点和能力大、能耗省、污染轻、占地少、成本低、安全 等优势,适应现代化的社会需求。但是,高速铁路机辆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是关键技术。本文就 机辆设备的参数选择、沿线分布及京沪高速干线适宜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 朱蓓玲
    铁道工程学报. 1995, 12(1): 68-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借鉴国外高速客运发展模式以及积累的经验,建设京沪髙速客运专线势在必行。本 文在学习国外有关高速列车运用及检修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髙速动车组的检修体制及 其高速动车组运用中的机务布点进行初步探讨。
  • 余光正,汪识义
    铁道工程学报. 1995, 12(1): 73-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条铁路在新建时就考虑远期预留较大的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新建时对将来不易 改扩建的工程,以及施工时严重干扰运输的工程,同时施工,虽然在新建时增加了部分工程投 资,但将来改扩建就比较容易,能省下巨额的工程费用,对运输的干扰程度也将小得多。本文 介绍南昆线设计时,对远期扩能方案的研究,考虑到南昆线是沟通西南与华南沿海的重要通 道,西南地区资源丰富,而本线地处桂北山区,云贵高原,工程艰巨,受地形限制增建第二线的 条件十分困难,提出发展重载运输方案,体现了远近结合。
  • 王吉盈,胡明
    铁道工程学报. 1995, 12(1): 77-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南昆线八渡南盘江大桥,是实行以设计为主体的总承包工程之一,本文介绍其设计 特点及创新情况,主跨达90m,按部分预应力A类构件设计,在全国同类铁路桥梁中处于领 先地位,
  • 陈克望
    铁道工程学报. 1995, 12(1): 83-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者研究了山区铁路高墩的修建特点,设计了一套可拆卸式多功能爬升模板系统。本文介绍其总体设计方案和部分细节的设计概况。
  • 贺光梁
    铁道工程学报. 1995, 12(1): 88-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铁道部造桥机可行性论证会提出,于1994年完成中等跨度(32?64m)PC梁造桥机 的研制工作,“八五”规划对PC梁的技术将以造桥机为中心,用施工制造技术带动桥梁结构 更新,促进梁体、墩台设计改革。本文根据造桥机建桥的施工工艺特点,提出与造桥机配套使 用的几种PC梁结构形式。
  • 吴治生
    铁道工程学报. 1995, 12(1): 91-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歧岭隧道位于京九线赣龙段,是控制工期的重点工程,因进口软岩地段的特殊地质 条件施工受阻,被铁道部列为“天字第一号工点”。本文论述其施工的技术措施及工程特点.
  • 谭毓涘
    铁道工程学报. 1995, 12(1): 95-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石灰岩溶地质复杂,隧道施工中常见涌水突泥,地表坍陷,给施工与运营造成极大困难,整治也十分艰难,本文介绍多年来岩溶隧道施工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施工中的主要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
  • 朱大力,李秋枫
    铁道工程学报. 1995, 12(1): 100-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预测隧道涌水量的方法较多,在可行性研究或初测阶段进行方案比选时,可利用降 水入渗系数经验值概略预测隧道的经常涌水量。本方法简单,不需要钻探和试验。
  • 张扯道
    铁道工程学报. 1995, 12(1): 103-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析了山岭隧道关于地下水处理的两种不同方法,提出“以堵为主”有利于保护 洞顶生态环境,隧道本身病害少,从长远出发,更为经济合理。文中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以堵 为主时的主要结构措施,并依据地下水渗流原理,推导出衬砌的外水压力计算公式,可供今后设计参考。
  • 夏其良
    铁道工程学报. 1995, 12(1): 112-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尼泊尔国际会议中心为我国援外工程,其基础采用泥浆护壁混凝土灌注桩,九级抗 震,三类液化土,地质错综复杂。设计桩长12?15m,直径600m/m,为摩擦端承桩.国产潜孔 钻机施工。施工前进行了静荷载试验及动测法检测,并建立动、静载之间的线性方程;施工后 用“瞬态震动法无损检测”抽检了 20%的工程桩,桩的完整率达到99. 04%.由于采取了多种 技术措施,达到了高速、优质的效果,验收时评为优质工程。
  • 李丰朴
    铁道工程学报. 1995, 12(1): 119-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粉煤灰实为世界范围一大国际性社会公害。本文阐述粉煤灰的性质及应用情况。由 于粉煤灰数量多,占地面积大,且随着燃煤粉电厂的不断发展,粉煤灰的贮量愈来愈多。我国 早在60年代就将粉煤灰用于建筑材料诸多方面。具有压缩性小、渗透性强、压实度易控制等 工程性质和特点的粉煤灰适用于压实填土工程。具有水化热低、干缩性小、抗裂性髙的粉煤灰 水泥,适用于制作民用建筑粉煤灰砌块。加拿大根据试验确定回填粉煤灰的压实质量控制在 不低于95%的普氏击实标准。大力开发利用粉煤灰前景广阔。
  • 高鲁玲
    铁道工程学报. 1995, 12(1): 132-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索赔是一种正当的权利要求,是在正确执行合同基础上争取得到合理的补偿。工程 索赔是业主、监理工程师和承包商之间一项正常的、大量发生而普遍存在的合同管理业务。本 文论述索赔的意义、作用和方法,可供有关部门参考。
  • 李清成
    铁道工程学报. 1995, 12(1): 138-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计算隔声量进行了研究,提出具体计算公式及对附加值建立表格,使用时查 表即可。
  • 林昌时
    铁道工程学报. 1995, 12(1): 144-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结合自行开发《铁路工程预算编制系统》计算机软件的实际工作(该软件三次获 局、处“现代化管理”一、二等奖),介绍关于建立定额库、确保库中数据的正确性和控制预算文 件编制质量的方法;对于在软件中,如何使用已有的即使是存在错误数据的定额库问题,进行 了讨论。从中可以看出,按“规范化理论”处理定额数据库、全面利用定额数据信息进行“辅助 查错”技术,对于定额库的质量保证起着关键的作用。
  • 黄杜
    铁道工程学报. 1995, 12(1): 152-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铁路运输离不开能源,因此在铁路建设投资的方向上,就必须考虑我国乃至国际石 油资源行将枯竭这一事实,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铁路牵引动力发展对策。
  • 李许立
    铁道工程学报. 1995, 12(1): 154-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一种代用积层电池的装置, 可为各种便携式仪器等提供新的电源, 简单、述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