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君, 刘啸
铁道工程学报. 2025, 42(3): 1-5.
研究目的:锚杆锚固是工程岩体尤其深部工程防控的重要方式,其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针对硬岩锚杆锚固预紧力研究的不足,本文通过制备不同锚固长度的辉长岩锚固体试样,研制锚杆预紧力监测系统,开展不同锚固长度的锚杆预紧力松弛试验及单轴压缩试验,建立预紧力松弛模型,并定义了预紧力贡献度。
研究结论:(1)随着锚固长度增加,预紧力衰减损失程度越低,预紧力支护控制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监测预紧力可以分析判断锚固质量,锚固质量越差,预紧力松弛越快,松弛量越大;(2)弹性阶段情况下,锚杆预紧力随加载载荷接近线性正相关关系变化,锚杆预紧力与垂直应力同步松弛,工程围岩受载与松弛等过程可通过监测预紧力实时反映;(3)对于单轴加载情况下的峰前载荷,随载荷增加其全长锚固锚杆预紧力经历了缓慢增加、增速加快、突增等阶段,峰前载荷的预紧力增速加快、突增等均与其锚固体围岩损伤破裂演化直接相关,通过监测预紧力可以掌握锚固体及围岩内部演化进程;(4)单轴加载情况下的峰后载荷呈现由缓降到突降,预紧力呈现由持续增加到突增然后突降的过程,预紧力的变化与锚固体围岩损伤破裂演化直接相关,通过持续监测预紧力可以预测预报岩体破坏及动力灾害发生;(5)预紧力松弛模型拟合效果较好且只需两个拟合参数,通过类黏滞系数或阶数值可以很好地反映预紧力松弛特性并实现对松弛进程的预测;(6)发生破坏时的最大贡献度值越低说明锚固效果越差,反之越好,贡献度可以综合反映锚固质量、贡献程度及工作状态;(7)本研究结果对预应力锚杆锚固机理、监测、预测预报及岩爆机理、防控等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