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1996年, 第1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6-04-16
  

  • 全选
    |
    路网研究
  • 邓富甲
    铁道工程学报. 1996, 13(4): 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分析信息技术在铁道勘测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 在铁路勘测设计中发展信息技术,带动其技术水平的提高,从全局角度提出了建议。
  • 孙继忠
    铁道工程学报. 1996, 13(4): 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在视距测量中现行操作方法存在的最大可达半米以上的误差问题,进而提出了一种在 理论上可行,操作上又非常简便、快捷的新方法。
  • 敖云碧
    铁道工程学报. 1996, 13(4): 16-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结合襄渝线达渝段提速扩能技改工程,从线路标准、轨道结构、机型及枢纽能力等方 面,分析了既有线提速扩能与点线能力协调问题。
  • 陶明鹤
    铁道工程学报. 1996, 13(4): 2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铁路轮渡工程在我国发展比较缓慢,在设计规范中还没有有关的系统的规定。本文针对 铁路轮渡的特点,对其栈桥的纵断面设计作了详细的探讨。
  • 贾志武
    铁道工程学报. 1996, 13(4): 26-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全面介绍了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主要施工方法及其在我国铁道桥梁建设中的应用和发展, 通过分析比较,指出了各施工方法的主要适用范围。
  • 赵建国
    铁道工程学报. 1996, 13(4): 3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工艺原理、特点、工艺技术几个方面,论述了先张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的施工技 术。对工艺装备,工艺流程,定出一套工作方法。采用了双控措施,即控制张拉应力及张位伸长值校 核,控制混凝土质量,来保证先张梁的张拉灌筑质量。
  • 王道斌
    铁道工程学报. 1996, 13(4): 36-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莲沱特大桥是三峡工程对外交通专用公路上的重点工程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桥钢管 拱肋竖向转体扒杆吊装方案中的关键技术设计,以及吊装施工中的工艺流程和施工技术要点。
  • 李登方
    铁道工程学报. 1996, 13(4): 43-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简要介绍桥梁施工中一种护桩设施的新方法,并指出相对于传统方法的优点。
  • 刘树年,崔颖哲,范 鹏
    铁道工程学报. 1996, 13(4): 46-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京九铁路五指山隧道施工通风中使用的技术、针对高地温、高污染采取的有效措 施进行综述,并对搞好双线长大隧道施工通风提出建议。对长大双线隧道特别是有平行导坑的长 大隧道施工通风有参考价值。
  • 宋丙林
    铁道工程学报. 1996, 13(4): 54-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秦岭特长隧道地区采用水压致裂法进行了深钻孔的应力测量。本文在实测成果基础上,结合测点所 处地质环境,从地形地貌对测量成果的影响、应力集中和深部地应力等几个重要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秦岭特长隧道地区地应力表现了以重力应力场为主的某些特征。文章最后,结合工程实际,对隧道轴向的选 择和施工中的岩爆问题进行了探讨。
  • 张国祥
    铁道工程学报. 1996, 13(4): 60-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土体的摩尔库伦强度理论,提出了土中点的稳定系数及土体整体稳定的评判新 方法,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土体最危险破坏面的确定方法。该方法能结合土体的应力分析结果进行 土体稳定性分析,可用于分析地基承载力和边坡稳定等土体稳定性问题。对地基承载力的分析结 果表明: 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规范中承载力推荐值很接近,从而验证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正确性。
  • 朱大力
    铁道工程学报. 1996, 13(4): 66-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笔者于1995年对津浦线泰安车站地面塌陷整治工程效果进行了考察, 10年来经注浆整治地段,路 基稳定,通车正常。本文从水文地质观点出发,探讨了该区地面塌陷与抽水井关系,可供类似问题分析塌陷原 因时之参考。
  • 祝建农
    铁道工程学报. 1996, 13(4): 71-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半成岩是一类特殊岩石,国内现行的各种规范对此类岩石的承载力如何确定尚未作出明 确的规定。本文根据南宁市清川大桥上第三系岩石抗压、标贯、动探和土工试验等多种测试手段获 取的大量数据资料,结合有关规范和文献,提出了确定半成岩类岩石地基承载力的思路和方法。最 后给出了设计建议值。
  • 程鉴基
    铁道工程学报. 1996, 13(4): 78-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阐述岩溶地基与基础选择关系的基础上,介绍水泥- 水玻璃化学灌浆技术,并通 过两个典型工程实例,充分说明化学灌浆处理岩溶软弱地基具有独特功效。
  • 李有庆
    铁道工程学报. 1996, 13(4): 85-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铁路工程地质钻探的特点, 对运用泥浆护壁工艺的认识、配方的适应性、配浆的便利 性及工人素质等问题, 谈了几点看法。
  • 郑秋荣
    铁道工程学报. 1996, 13(4): 89-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西安枢纽的车流及其径路的分析,结合西安的城市规划,对枢纽《总图》规划 中有关新线引入方案、南北环线及第二客站站址的选择,关于发挥黄家寨咸阳间第三线作用等问 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作者的看法,供有关方面参考。
  • 刘高琥
    铁道工程学报. 1996, 13(4): 97-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铁路枢纽内各种设备的布局与城市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如何 处理好铁路与城市的关系是设计中必须认真研究对待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铁路设施与城市之间 的相互联系的要求和各自的特点,对铁路枢纽内主要设备位置选择与城市规划协调配合应注意的 问题提出了建议。
  • 刘家美
    铁道工程学报. 1996, 13(4): 101-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复线电气化铁路分区所的作用及效果的分析,结合当前诸如远动系统、负荷 隔离开关等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提出了“远动装置+ 负荷隔离开关”替代分区新方案,并从 可行性、可靠性及其特有优势等方面进行论证,给牵引供电方案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 吴成三
    铁道工程学报. 1996, 13(4): 104-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一种高速铁路用的接触线,适用于行车速度400km /h。
  • 张 欣  赵 峰
    铁道工程学报. 1996, 13(4): 110-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新型薄壁钢制高杆插接长度的试验分析和理论设计的研讨,首次得出控制插接 长度的计算公式,对实际生产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辛 实  李同果
    铁道工程学报. 1996, 13(4): 119-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为尽快缓解铁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国家将逐步放开铁 路建设市场,由于外资和外商的涌入,国内的铁路建设市场就将演变成为国际性的大舞台,国内的 铁路施工企业势必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笔者就如何面对这个挑战谈几点意见。
  • 朱世慧
    铁道工程学报. 1996, 13(4): 124-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一套科技成果评价指标量化模型,并通过计算机软件设计实现了大量复杂的数 学计算和全过程处理。
  • 谢文豪
    铁道工程学报. 1996, 13(4): 132-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针对TB10425- 94在新建铁路工程中如何组织实施,铁路混凝土预制梁如何分批 “检评”提出了具体意见,并提出了过渡换算方案具体应用应注意的问题。以供工程设计及施工技 术人员在推广实施TB10425- 94中加以参考。
  • 顾保南,廖利钊,李海峰
    铁道工程学报. 1996, 13(4): 137-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描述了工程顶目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对铁路工程项目建设中计算机辅助管 理的内容及效果作了初步探讨,建议进行铁路工程项目计算机辅助管理的开发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