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0年, 第1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0-04-15
  

  • 全选
    |
    路网研究
  • 孙永福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4):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此文为铁道部孙永福副部长在“ 2000中国西部论坛”上的讲话。文章分析了铁路在西部大开发中的 重要作用。提出了西部地区铁路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西部铁路建设的规模、重点和实施步骤,以及筹集西 部铁路建设资金的途径。特别指出要“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的问题。这一讲话对今后加快西部铁路建设、实施 西部大开发战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索占鸿,项元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4): 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北地区资源丰富,但地处内陆,交通闭塞,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例如1999年甘肃省、青海省的GDP 总值分别仅是广东省的11.01%和281%开发大西北,首先要加强其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强区域间 直通路网干线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才会有利于招商引资,加速大西北的开发事业。
  • 陈章明,张小强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4): 9-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阐述我国西南地区社会经济现状及铁路运输现状的基础上,对西南地区铁路运输需求作了具体分 析。并提出西南地区铁路网发展构想,旨在加强西南西北通路,西南东南通路、发展与周边国家铁路网,以及建设滇藏、隆百、蛾宜等铁路尽快改善西南地区内部铁路网结构。
  • 戴宾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4): 12-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阐述了西部省区城市发展的特点,分析了西部城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关键在于强化超大、特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指出发展城际交通是促进西部城市经济发展 的重要途径
  • 郝瀛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4): 16-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首先将西部铁路的经济评价划分为几个层次;然后按西部铁路的四种类型说明其经济评价的侧 重点;最后根据西部铁路开发性的特点,提出了经济评价中的几点商榷意见。
  • 季文军,陶光孟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4): 2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析了建国以来新疆铁路运输的发展和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与内地铁路运输的差距。针对21世纪新疆铁路运输面临的社会经济形势,提出21世纪新疆铁路运输发展的战略目标,分为2005、 2015 2 030年三个步骤,以及相应的发展措施和对策。
  • 孙玉泰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4): 25-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日,本文作者以近90岁高龄,仍关心我国铁路建设,提供了一份1994年文稿。文章结合建国45年 国内外交通运输实践,探讨我国交通运输建设上的一些经验教训,就高速铁路、进藏铁路、长江大桥、焦枝铁 路、地方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建议。虽然其中一些问题,在以后几年的铁路建设中己经着手 解决,但作为一个老交通专家的思路,仍有其独到之处,可供大家借鉴。
  • 高斯斌x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4): 28-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世界各国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在我国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己成为新世纪铁路工作者的首要课 题,本文通过对陇海线郑宝段的客观、主观环境分析以及改建方案的研究,阐述了修建郑宝高速客运专线的必要性。
  • 李宏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4): 32-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重载铁路有着非常高的效率和效益,适用于大宗散装货物,特别是铁矿石、煤等的大量运输。本文对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非洲和南美许多国家开行重载列车的经验作了重点介绍。认为我国铁路也有必要系 统地研究国外重载运输的技术和经验,制定我国发展重载运输的规划。
  • 谢永涛1,赵慧丽2,赵飞扬3,满泽联3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4): 35-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解决秦沈高速铁路A4标段道路路基压实质量采用核子密度仪监控时出现的问题,在说明核子 密度仪在压实质量要求较高的路基施工中的重要性的同时,也阐述了在使用核子密度仪检测压实质量时所 应注意的问题,以保证较高的路基压实质量的要求。
  • 任尊松,翟婉明,王其昌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4): 38-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道岔区内病害形式多种多样。利用车辆道岔系统空间耦合振动模型[|],以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固 定式辙叉不同磨耗以及间隔铁失效为例,本文模拟计算了它们对轮轨系统相互作用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 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将使得尖轨横向和垂向振动加剧,而固定式辙叉达到严重磨耗以后,系统将产生激烈的 轮轨冲击振动。
  • 贺光梁1,陈俊真2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4): 42-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化述了现有铁路简支梁桥结构计算,桥上线路养护和桥上铺设无缝线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组 合式橡胶支座的构造和设计要点;组合式橡胶支座简支梁桥设计概要及其优越性并简介了试点桥概况建议 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科技成果顺利转化为生产力。
  • 高伟1,许克宾1,刘俊伏2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4): 47-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建立了考虑橡胶支座变形梁体横向倾覆稳定性的计算方法,对标准设计中采用平板橡胶支座低 高度混凝土梁横向倾覆稳定性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橡胶支座的变形将降低梁体的横向倾覆稳定性
  • 王爱国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4): 5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贵溪信江铁路特大桥全长798. 3 m,水面宽约400 m,水深11m,基岩裸露,且冲沟满布。水中共 11个墩,深水部分设计为扩大基础,基底嵌入基岩5-6 m,采用圆型单壁钢围堰环形封底施工技术施工,该 方法较为独特。本文从方案的选定,钢围堰的设计、加工、拼组、下沉、封底等各关键施工环节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简要阐明了关键工序的施工注意事项。
  • 张骏,阎贵平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4): 54-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有限元程序分析了减(隔)震铁路简支梁桥的地震反应特点。隔震支座采用铅芯橡胶支座 (LRB),分析中分别采用三线性、双线性考虑了桥墩、支座的非线性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与线性理论相反,采 用减(隔)震支座并不一定显著增大结构的位移反应;此外,桥梁结构的内力和延性需求都大为降低,改善了桥 梁结构的受力情况。
  • 周心培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4): 59-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海南省对外交通建设的需要和琼州海峡气象、水文等情况出发,提出修建琼州海峡隧道的建议,并 提出了隧道的初步设想方案。回顾和展望世界各国和我国修建水底隧道情况和规划前景,以我国的隧道技术 水平和经济实力为依据,论证修建琼州海峡隧道是可行的。
  • 刘丹,杨立中,于苏俊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4): 62-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大量资料的调研分析,介绍了国内外运营隧道空气污染研究的基本状况,并指出今后应在 隧道空气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综合评价模式、有害组分的联合影响效应等方面加强研究
  • 杨小礼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4): 66-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析了影响铁路明洞行车安全的各种因素,将行车安全划分为五个等级。运用模糊数学中模糊 评判办法,结合现场的统计数据,对铁路明洞行车安全的等级进行二级综合评判。根据工程实例,证实该方法的可靠性。
  • 符华兴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4): 7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探讨和例举了较软弱围岩洞室受较大地应力影响所产生的强挤压问题。特别阐述了库伦理论和 摩尔应力圆在这方面的应用。力求使该类地下洞室所存在的强挤压问题,在理论上求得解答,为今后设计和 施工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 林文腾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4): 74-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笔者多年来对水口库区的滨江铁路路基塌岸发生原因的深入调查研究,以详实的第一手资 料,分析其成因,并具体提出了对库区的滨江铁路路基的防护对策
  • 黄 云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4): 78-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萧甬线软土地基的特点,叙述了在其增建第二线线间距的选择及地基加固方案的确定,结合具体实际和实践,行之有效地解决一系列问题。
  • 何振起1,李海1,梁彦忠2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4): 81-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两种利用物探技术进行地质超前预报的方法,即地震负视速度法(测试面与被探测面互为 垂直的观测系统)及地震横排列法(震源孔和接收孔分别位于掌子面两侧的侧壁上,有规律地横向排列)的原 理及测试方法,文中还介绍了两个工程实例。
  • 蒋忠信,张钧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4): 86-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内昆铁路李子沟大桥是全线控制性工程,其11号墩高陡边坡的整体稳定性系疑难问题通过对李子 沟的区域地貌结构和河谷地貌特征及其相关沉积的观察分析,确认11号墩后倚山咀系李子沟高阶地,非不良 地质堆积体,整体稳定。11号墩边坡加固设计方案可行。
  • 张福忠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4): 90-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西康铁路秦岭南段软岩和极软岩的工程地质特征及设计指导原则,具体分析了它们对隧 道和路基施工的影响,对该类地层铁路隧道和路基的勘测设计、施工,提出几点建议,作为今后工作的借鉴。
  • 杨年华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4): 95-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某冻土爆破实例,介绍对比了冻土不同成孔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不同冻深条件下爆破参 数的确定和选取原则,特别对冻土中爆破地震的强烈反应作了调查和研究,并在改进爆破技术的基础上,使冻 土爆破地震大大降低,爆破地震危害得到有效控制。
  • 杨路帆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4): 98-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机械设备是建筑施工企业完成各项施工任务的重要物质基础,优化设备的购置工作具有重要的意 义本文分析了影响设备购置的若干个因素,认为施工产值是最主要的因素,并对施工产值用线形回归方法 做了进一步分析。建立了分析模型,并对2000年总公司的设备购置作了预测。
  • 张浩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4): 101-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简要介绍了大型养路机械、附属车辆及其牵引车的种类、配备原则和标准,对设置在检修基地内 和铁路沿线的大型养路机械机组停留线的长度计算等作了部分研究
  • 代秀明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4): 104-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进口机械设备整机和配件昂贵、购置困难,进口工程机械设备配件国产化配置己成为我国应加 以关注的问题。日产UH171挖掘机的液压主泵是一种变量泵,经多年使用后,改装代用品选配不易。以此为 例,经过详细探讨比选,阐述了选配国产A7V78LVILPFH0型液压变重泵的过程及其应用效果
  • 李波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4): 107-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塘沽地区的地质条件,比较了供热外网各种施工方法的利弊,着重介绍了直埋敷设的优点、施工方法及获得的经济效益。
  • 白雁,陈建春,曾学贵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4): 109-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铁路工程建设中,了解工程数量、工程造价的变化规律,实现对工程造价的预测,对铁路建设事业 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系统在收集原有铁路工程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建成了工程造价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了 对工程造价数据资料的现代化管理;通过分析系统对工程数量、工程造价的相互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了工 程数量、工程造价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建立工程造价估测系统实现了对新建铁路工程造价的估测。
  • 陈进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4): 114-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一铁路工程局经营现状的调研分析,提出该工程局的经营战略,并对该战略进行了可行 性论证,提出实现该战略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 米嘉祥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4): 117-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世界经济的发展及国际劳务市场的变化,使我国劳务输出同时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总 的说,发展我国劳务输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但在发展过程中又面临着许多问题,亟待采取对策予以解决。 本文就劳务输出所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 刘建媛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4): 121-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0年内铁路基建企业相继转制成立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提高企业竞争力是适应市场 机制的迫切需要。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稳定人才和吸引人才是企业必须首先正视的重大问题 本文提出建立动态人才管理机制、尊重人才、提高人才待遇以及企业向沿海及中心城市进驻等战略措施与建议。
  • 李本深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4): 123-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建国以来的工程质量管理模式分四个阶段作了概述对前阶段“施工监理时期”存在的问题作 了分析,并对当前“综合控制时期”实施“企业自控、社会监理、政府监督、用户评价”的工程质量监督保证体系应注意的问题及具体分工作了详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