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4年, 第2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4-03-15
  

  • 全选
    |
    路网研究
  • 冉龙华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呼准铁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新线全长117 km。铁路所经区域,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且土壤侵蚀强烈,水蚀、风蚀并存,生态环境脆弱。本文结合呼准铁路的实际情况,对该项目建设可能引发的水土流失问题和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了分析的探讨,提出了工程设计和施工中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与措施。
  • 江宏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阐述了加速修通泛亚铁路新加坡一拉萨主干线的积极意义,结合宜加速修通上海一拉萨铁路,促进西部大开发与广大中、东、南、北部地区的密切联系,并实现泛亚铁路快速国际铁路联运,满足我国与东南亚诸国人民广泛的政教、文体、贸易、旅游等的联系,交流与合作的愿望与要求。
  • 王欣,俞绍全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9-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结合广州地铁二号线接触焊焊接长钢轨实践,分析了焊缝热影响区产生轨面小凹痕的原因,提出克服此类缺陷的预防措施,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 杨绍举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12-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京哈干线长春工务段管辖的434km既有线提速为例,对制约既有线提速的主要因素曲线和道岔等线路条件进行了重点剖析和论述,并科学合理地提出了改造方案。同时,在提速后的轨道强化上,以及管理和提高线路维修水平上,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 赵煜澄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18-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回顾了我国五十年代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历程,试举了建桥中采用的“管柱钻孔法’和正桥钢梁设计与制造中采用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等创新技术,并阐述了这些新技术在以后建成的南京大桥、芜湖大桥及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中的推广应用和进一步发展。
  • 王勇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2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斜阳溪大桥是位于国道319线长涪高速公路的一座特大桥,主桥上部为净跨132 m的四连拱。本文以斜阳溪拱桥为例,通过介绍该桥的拱箱施工方案的选择、吊扣系统设计、拱肋横向稳定措施、结构仿真分析等内容,全面介绍了大跨连拱单基肋吊装合拢施工技术。
  • 王云波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25-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重庆渝奥大桥位于重庆市区、牛角沱嘉陵江桥上游180 m,主墩P4墩位于嘉陵江南岸,基础置于多年平均最低枯水位下的砂岩上。本文总结了该墩钻孔桩施工工艺,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 陈炳祥,易国华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32-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渝怀铁路金洞隧道、旗号岭隧道的施工,着重介绍运用工程地质系统控制理论,进行长大隧道快速施工管理控制。主要阐明如何确定工程施工目标、确保工程地质系统的稳定、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进行施工决策及取得的工程效果。
  • 张海舟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37-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广州地铁某工程根据具体工程条件,结合广州地铁的普遍特点和要求,进行盾构机选型的实例。WIRTH-NFM公司生产的盾构机首次应用于中国大陆地铁工程,本文还介绍了该公司针对广州地铁设计制造的EPF复合型盾构机的性能特点。
  • 孙月恒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42-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往的涵洞长度计算方法都是从平面上着手分析、考虑并找出其计算公式的。但由于影响涵洞长度的因素较多,并且各因素间相互制约,使得有的方法公式推导过程较为繁琐,有的计算结果误差偏大。为此,本文利用空间解析方法,使涵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极为简便、直观,进而找出可能情况下的涵洞长度准确表达式,并给出计算实例,以便在设计中参考使用。
  • 孙玉国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46-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世界信息化步伐的日益加快,土木工程领域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本文对我国土木工程领域信息化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以隧道工程为例.采用数据中心理论,分别对信息化管理与施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场远程监控子系统、三维仿真子技术和专家决策子系统的模型和主要思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试图为土木工程行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 刘希宏,程辛卯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53-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青藏线《新建铁路涵洞辅助设计软件》和宝兰二线《增建二线铁路涵洞接长CAD》开发应用中的经验,提出了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基于ARX做铁路涵洞CAD二次开发的方法,并对开发流程,ARX的原理、 MFC的应用、数据库.32位的动态链接库等技术做了阐述。
  • 许霓,张卓见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56-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归纳并介绍了西北地区高原电气化铁路设计特点,就空气间隙、设备绝缘强度按照海拔高度修正,湿陷性黄土、高原冻土接地和设备基础方案进行探讨,为高原电气化铁路设计,提供借鉴。
  • 喻军,鲁海祥,张华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58-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我国第一条时速200-300 km/h电气化铁路客运专线接触网工程中采用的主要工序流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施工工具、仪器仪表、施工允许偏差和检测技术等。可供今后类似工程借鉴。
  • 吕波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62-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接触网上隔离开关设置处电流属性和不经倒闸直接进行操作的可行性分析,讨论并明确了接触网用隔离开关应具备的开断环流和空载充电电流的能力以及提高开断能力的措施。
  • 王作祥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66-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铁路建设水平,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新建客货共线铁路客车的时速将达到200 km/h。其接触网施工的质量要求不同于常速,为此制定相应的施工标准很有必要。笔者就其施工的几个关键问题,并结合国外标准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了系统阐述,以适应200 km/h电气化铁道接触网运行的需要。
  • 刘洋,陕振岗,陈刚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69-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电气化铁道工程施工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其物流管理现状,如何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使之从“施工设计用料统计到采购计划,从时限流动计划到进库分配,从出库限额发放到安装到位”等各个环节的物流管理工作走上计算机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现代科学技术平台,本文阐述了一套这样的计算机辅助动态管理的网络系统。
  • 郑大榕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73-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地铁隧道往往修建于人口稠密区,且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复杂、隧道线路相互交错、距离近,这给爆破施工增加了很大困难。通过工程实践,本文介绍了在南京地铁隧道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开挖方法,以及所采取的控制爆破振动措施,其施工经验可供今后同类工程借鉴。
  • 刘慧,张志颜,邓志勇,赵超群,付天杰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76-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主要介绍了深圳蛇口工业区SCT二期陆域形成开山填海工程的爆破施工情况,提出了一些在城市复杂环境下爆破震动、爆破飞石、滚石等防治措施,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杨柏和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81-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主要介绍上海市北虹路~虹许路下立交北段型钢水泥土搅拌桩(SMW)围护的基坑Φ609x16钢支撑工程施工技术及控制基坑变形的措施。
  • 陈德中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85-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对岩质高边坡失稳的巨大危害必须高度重视,治理时应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护治理。同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岩质高边坡失稳的成因,并对采用边坡分级、降缓坡率、增加排水设施及预应力锚索框架加固、护面墙、柔性防护网防护等综合治理措施的具体方案及施工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介绍。
  • 杨洪涛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89-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运用计算机等高新科技提高工作效率,这是工程项目竞争中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介绍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特点,重点介绍了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根据施工现场进行的二次设计在建筑装饰施工中的应用。
  • 彭冬梅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93-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阐述了“罐内多桅杆倒装法”的原理及特点,对桅杆的承载、强度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检验。实践证明,该方法克服了原安装方法的缺点,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高效性和经济性,在1000m3以上油罐的安装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技术可推广前景。
  • 梁拥军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96-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针对住宅集中采暖系统分户热计量的供热收费机制改革的问题,主要阐述了当前既有住宅单元内采暖系统的形式并对室内水平双管系统和室内水平单管跨越系统两种形式的水力稳定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可供同行参考。
  • 徐枫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100-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与信息化的发展状况;结合企业实际论证了通过引进eHR系统迅速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重点讨论了集团企业实施eHR系统的关键性问题,明确了系统实施对人力资源管理意识提高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 王紫光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104-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进一步实施总公司人才发展战略,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选拔和管理,特别是加强专家后备队伍的建设,是总公司做强做大的需要,也是实现总公司“三大奋斗目标”和完成“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需要。面对人才争夺的加剧和多变的市场,加强专家后备队伍的培养选拔,是不断提升总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总公司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目标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重要工作。
  • 刘涵宁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107-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加人WTO后国内建筑市场保护期即将结束,国有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将迎来与国际知名建筑承包商直面竞争的新格局,通过对中外建筑企业的业务定位、组织结构、管理、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进行对比,结合建筑企业实际,提出了国有建筑企业十大发展战略,并对建筑企业发展战略研究表达了作者观点。
  • 吴继勋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112-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是一个工程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本文分析了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环节,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项目成本的控制措施、方法及成本控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姜洪友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115-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结合当前国有大型企业的一些实际情况,仅就国有大型企业利用划拨土地加强房地产项目开发进行了一些分析和研究,在项目策划、项目规避风险研究和项目投资决策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
  • 吴益炳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119-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成熟和成熟企业走向成功的标志。在知识经济时代,竞争已经从产品、人才扩展到了文化领域,成功的企业必然得力于成功的文化,中国的企业特别需要建立起独特的、优秀的企业文化。然而,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通过长期艰苦的努力;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常抓不懈:需要及时调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员工施加影响,潜移默化,逐步实现对旧文化的扬弃和新文化的推广。
  • 刘伟东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122-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智能化停车场是现代化建筑技术和高新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以系统功能集成,计算机网络与停车场自动化等多种技术集成为基础,从而达到信息网高度共享,增强自动化管理程度。本文以应用和技术为主线索对智能化停车场集成目标,集成方法和集成的必要性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
  • 郭琦琦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125-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阐释了《合同法》第286条中优先受偿权的性质,并对建筑企业合理有效地行使优选受偿权进行了探讨。优先受偿权是国家立法给建筑行业的一把尚方宝剑,建筑工程承包人要合法有效地用这把利器来解决工程拖欠款的问题。
  • 蒋楚生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129-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可靠性理论,对滑坡中三指γ、с、Ф标值的波动范围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采用了可靠度分析方法,提出了滑坡滑动破坏概率的计算方法。为滑坡可靠度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姚海波,王梦恕,谭忠盛,周龙翔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131-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北京市城铁东直门车站地下方厅为工程背景,详细介绍了浅埋暗挖法多导洞施工技术在大型地下方厅建设中的应用,以及工程中对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丰富了浅埋暗挖法的内容。
  • 范俊毅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138-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我国轨道交通建设投融资现状,在归纳了轨道交通建设投融资模式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轨道交通融资租赁方式及土地开发问题,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的新途径。
  • 何小荣,钱清泉,陈维荣
    铁道工程学报. 2004, 21(3): 141-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移动通信和Internet的蓬勃发展,使用了GPRS和Internet技术以实现工业监控系统的广域信息智能化。GPRS技术提高了工业监控系统的开放性、可视性、分散性、移动性、数据/图像高速传输,以及铁路专用网、无线通信网络和Internet之间的互联互通等,本文在对GPRS进行介绍的同时,讨论了其在工业监控中的应用前景以及具体的实现方案。实验结果显示,本方案切实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