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杰,周平,徐海岩,侯伟名,雷飞亚,王李,刘川昆
铁道工程学报. 2017, 34(11): 64-67.
摘要:研究目的:西南地区面积分布较为广阔的昔格达地层,因其遇水易泥化 等特点严重影响着成昆铁路沿线隧道工程的建设,因此对其 展开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与工程意义。本文对昔格达地层隧 道围岩破坏形态进行现场调研,通过现场采样、室内试验、 数值模拟、现场监测和理论分析等手段对昔格达地层隧道围 岩灾变特征与致灾因子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论:(1)隧道穿越昔格达地层出现灾变数量多,尤其出现拱顶沉 降、水平收敛过大、仰拱隆起基底突泥和掌子面塌方等典型 灾变模式;(2)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含水率在0%~25%范围内 时,拱顶沉降、水平收敛、仰拱隆起和掌子面挤出变形等位 移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开挖过程中随着含水率的逐渐增大, 隧道围岩变形越来越明显,当含水率从25%渐变到30%时,各 部位的位移变化急剧增大,含水率在30%时,隧道各部位的累 积沉降值达到隧道灾变状态,因此可将含水率25%定为昔格达 地层隧道灾变临界值,含水率30%定为昔格达地层隧道围岩灾 变值;(3)通过建立灾变因子指标体系,构造判断矩阵并赋 值,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灾变源因子影响权 重最大的为昔格达地层自身地质及岩体力学性质因子0.625 0 ,其次是水文地质因子0.238 5,水文地质因子主要为地下水 指标影响最大;(4)本研究结论可为西南地区昔格达地层隧 道安全快速施工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