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栋, 牟元存, 高树全, 李星, 刘祖富, 刘鑫, 常聚友
铁道工程学报. 2024, 41(10): 52-56.
研究目的:在建高速铁路岩溶隧道的施工,要探明隧道底部影响隧道安全的隐伏岩溶进行工程整治,确定采用何种方法才能快速探明其岩溶的深度、性质和范围,由此提出采用地震映像法,本文对其展开研究。
研究结论:(1)采用地震映像法的偏移距、同相轴断裂宽度特征,与相邻测线斜向近距离同特征的平面物理连通,以及正验计算统计其岩溶波速,反验解释其岩溶形态并钻孔验证,达到快速探明隧道底部影响隧道安全的隐伏岩溶的深度、性质和范围可行;(2)能探明隧道底部多条测线下最大深度达30 m内不同深度的岩溶较发育和岩溶发育、充填黏土溶洞、空腔溶洞、残留洞渣,进行工程整治,整治要确定最佳有效方案,其分别对应于水泥注浆、高压旋喷桩、桩板结构或砌石支墩、清除残留洞渣,以及整治后的隧道底部强度稳定,不下沉不上拱,并确保岩溶水排泄畅通,就能确保隧道安全;(3)要重视隧道底部仰拱二次填充层施工质量的力棒敲击检测,振声均达质量完整的实响声;(4)本研究成果可为铁路、公路岩溶隧道等领域快速探明隧道底部影响隧道安全的隐伏岩溶的深度、性质和范围,确定最佳有效整治方案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