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1998年, 第1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8-01-16

  • 全选
    |
    路网研究
  • 张钊,倪 平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1): 4-10.
    摘要 ( 2504 ) PDF全文 ( 229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青藏高原冻土区筑路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冻土稳定性与工程的关系、冻土区筑 路的基础工程措施原则等方面阐述了几条进藏规划铁路的优劣性。提出就青藏高原上普遍发育的 多年冻土及寒冷地区存在的工程病害来讲,青藏线明显优于其它各条进藏规划线路。
  • 肖时多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1): 11-14.
    摘要 ( 2458 ) PDF全文 ( 207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泛亚铁路计划和中泰铁路计划,本文阐述了东南亚铁路网的现状及其发展设想。提 出构筑东南亚铁路网的选线方案、修建程序及远景展望。
  • 郑启浦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1): 15-22.
    摘要 ( 2486 ) PDF全文 ( 382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着重分析京沪高速铁路对线路经过地区环境污染和影响特点,及其污染影响范围、 内容和强度,并根据这些特点,汲取国外的先进技术,结合我国国情国力,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治 理措施和保护对策建议。
  • 王宇丰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1): 23-28.
    摘要 ( 2528 ) PDF全文 ( 114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作者主持和参加了川藏线和滇藏线的外业和内业可行性研究地质专业的工作,根据 两条线的地形、地质极其复杂,人烟稀少、气候恶劣、空气稀薄、高寒、缺氧,交通非常困难,生活尤 其艰苦的自然环境和区域地质资料很贫乏的情况,作者充分应用遥感图像的覆盖面积大,各种信 息丰富,成本低,速度快、效率高的优点,判释和论证了川藏、滇藏两条线各长达2 000多km沿线 地区的地形、地质条件,为“两线”的可行性研究设计,提供了需要的工程地质资料,也为推广遥感 技术打下了基础。
  • 鲁永辰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1): 29-34.
    摘要 ( 2417 ) PDF全文 ( 108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了进行铁路综合勘测并将勘测成果纳入地面数字模型,从而实现勘测设计一体 化的构想与实施方法。
  • 吴成三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1): 35-38.
    摘要 ( 2476 ) PDF全文 ( 108 )   可视化   收藏
    交流在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创造,以便在“以桥代路”中广泛发挥作用。
  • 阚叔愚,陈 峰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1): 39-44.
    摘要 ( 2426 ) PDF全文 ( 332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阐述了高速铁路不同速度目标值对主要技术标准和工程造价的影响,并根据分析, 提出采用300 km /h速度值的建议。
  • 何 志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1): 45-51.
    摘要 ( 2421 ) PDF全文 ( 139 )   可视化   收藏
     围堰封底一般采用全封法施工,信江桥深水扩大基础钢围堰封底采用环封法,取得成功。 本文对环封法作一般介绍,重点介绍了该桥环形封底中发生的质量问题及采取的施工措施,可供 同类型基础施工借鉴。
  • 郑凯锋   宋随弟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1): 52-60.
    摘要 ( 2551 ) PDF全文 ( 281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预应力钢桁架桥的优化设计方法,应用全桥仿真技术详尽分析预加应力对桁梁 结构的作用效果。
  • 王吉盈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1): 61-68.
    摘要 ( 2491 ) PDF全文 ( 158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桥跨形式、计算理论和试验测试等几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南盘江特大桥尤其是V 形支撑结构的设计特色,提出并探讨了一些目前国内外规范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为今后此类桥梁 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 贾志武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1): 69-72.
    摘要 ( 2445 ) PDF全文 ( 261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工程材料、设计、施工等方面介绍了当前我国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整体情况 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一些看法。
  • 陈克望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1): 73-81.
    摘要 ( 2494 ) PDF全文 ( 196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析我国首座铁路弯梁桥的预应力施工特点,介绍所采用的对策、弯梁孔道摩阻现 场及室内对比试验、弯梁钢束伸长量计算方法及实测值与计算值的吻合情况,预应力施加对弯梁 内力和变形所产生的影响
  • 郭鸿钧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1): 82-87.
    摘要 ( 2481 ) PDF全文 ( 173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结合隧道施工实际对施工地质的特点作了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对搞好施工地质工作 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价值。文中的一些观点,曾编入1996年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铁道工程地质》 一书,特在此再将其全文发表,可供进一步研究施工地质问题参考。关于施工地质问题,是铁道工 程技术的重大课题。但历年来研究得还不够,期望有更多的作者在这方面多作研究,为搞好铁道工 程的地质工作服务。
  • 卓宝熙,史振凯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1): 88-93.
    摘要 ( 2468 ) PDF全文 ( 122 )   可视化   收藏
    文中叙述利用遥感技术进行隧道勘测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提出利用遥感图像进行隧道富 水程度评价的思路和方法,并结合西康铁路秦岭隧道和南昆铁路家竹箐隧道为实例进行评估。最 后指出该方法具有的实用价值,但还要在实践中予以完善。
  • 毛建安  石中平 毕焕军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1): 94-101.
    摘要 ( 2429 ) PDF全文 ( 200 )   可视化   收藏
    主要论述了运用水文地质综合勘探方法与多种地下水动力学法及地下径流模数法,在 18. 64 km 长的秦岭隧道工程中,进行勘察预测计算隧道涌水量,及其经施工实践验证后的实用效 果。并分析了运用地下水动力学法和地下水径流模数法相结合,在山地越岭隧道突水预测设计中 的应用优势和实用性。
  • 张 雄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1): 102-105.
    摘要 ( 2512 ) PDF全文 ( 279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我国近期建设的上海地铁车辆段和广州地铁车辆段的设计与北京地铁和香 港地铁车辆段等进行分析比较,对合理确定地铁车辆段的设计规模进行探讨。
  • 孙继忠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1): 106-110.
    摘要 ( 2461 ) PDF全文 ( 119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析了几种不的折返站型的优缺点,进而导出兼有几种站型优点的新站型。这种站 型没有站后折返线,因而可以使站中心接近客源,接发车能力比站后折返型还大。与其它站型不同 的是这种站型在站前区间设有立体交叉的联络线,我们暂时称之为联络线折返型。
  • 雷晓燕,杜厚智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1): 111-117.
    摘要 ( 2431 ) PDF全文 ( 126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建立了轨道结构空间自由振动模型。运用有限元理论,分析了既有线路在不同支承 条件下的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动特性。结合车辆蛇行运动稳定性的讨论,探讨了影响提速线路横向 稳定性的因素,提出了加强措施。
  • 秦小林,蒋忠信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1): 118-122.
    摘要 ( 2432 ) PDF全文 ( 247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了一种对隧道溶洞进行定性预测的岩溶地质学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无需借 助仪器设备,经在八座正在施工的隧道应用验证,精度较高。
  • 徐建平,胡厚田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1): 123-128.
    摘要 ( 2477 ) PDF全文 ( 110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结合Bishop方法对土质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概率分析。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思路 清晰,实用性强。该方法亦可用于路堤、软土路基和岩质边坡等的稳定性分析。
  • 李典璜,何益寿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1): 129-137.
    摘要 ( 2455 ) PDF全文 ( 317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广泛的资料介绍了碱集料反应在国内外工程建设中所造成的灾害,分析了其 形成原因及机理,系统介绍了这种反应的外观特征、检验方法和预防措施,并针对秦岭隧道和西康 铁路其它工程如何预防碱集料反应提出了几点建议。
  • 赵正旺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1): 138-143.
    摘要 ( 2450 ) PDF全文 ( 146 )   可视化   收藏
     经过实践总结和理论探索,对建筑砂浆配合比进一步进行理论设计,从而保证在满足砂 浆强度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原材料,对工程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建筑砂浆理论配 合比强度直线设计法,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实例,对建筑砂浆施工用理论配合比设计原理和方法 进行了探讨。
  • 刘伊生  曾学贵 陈 峰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1): 144-148.
    摘要 ( 2403 ) PDF全文 ( 217 )   可视化   收藏
    铁路建设项目管理组织是实现铁路建设项目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建立一个科学的管理组 织,不仅有利于铁路建设资金的筹措,而且有利于缩短铁路建设工期、保证铁路工程质量和提高投 资效益。本文在回顾我国铁路建设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铁路建设项目 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
  • 徐安华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1): 149-153.
    摘要 ( 2406 ) PDF全文 ( 165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阐述了对招标引进设备进行监造和验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执行监造和验收的 内容和方式,并对监造验收人员的素质提出一些看法。
  • 李仲襄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1): 154-160.
    摘要 ( 2394 ) PDF全文 ( 151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叙述孙口黄河桥钢梁制造的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并对原材料进厂的复验、管理和 使用提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