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4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5-01-15
  

  • 全选
    |
    长大干线:工程地质与路基
  • 刘涛影, 樊江苏, 彭亮亮
    铁道工程学报. 2025, 42(1):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目的:为探究含有不同倾角预制裂隙岩石受压状态下,其物理力学性质变化以及内部裂纹的扩展发育情况,本文利用颗粒流软件构建二维单轴压缩试验模型,模拟含不同倾角裂隙岩石的单轴压缩试验,通过不同倾角裂隙岩石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裂隙倾角对岩石抗压强度及裂纹扩展特征的影响。
    研究结论:(1)完整岩石试样的峰值强度和累积微裂纹数目最大,随着裂隙倾角增加试样的单轴峰值强度和累积微裂纹数目先下降而后增加,在裂隙倾角为30°时试样的单轴峰值强度和累积微裂纹数目均最小;(2)裂隙倾角不同时试样最终破坏模式基本上都是以剪切破坏为主,并伴随着局部拉伸破坏,但是裂隙必然会造成试样破坏时裂纹扩展形态发生改变,且以裂隙倾角60°为界线;(3)不同裂隙倾角的试样裂纹扩展过程均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无裂纹阶段、裂纹缓慢扩展阶段、裂纹快速扩展阶段,且30°裂隙倾角试样在单轴压缩模拟时最早出现微裂纹;(4)裂纹扩展特征有助于工程人员分析岩体工程的破坏机理,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支护维稳措施,本研究结果对维护工程安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屈俊童, 王文彬, 浦钧翔, 李昱衡, 刘新月, 刘关栋
    铁道工程学报. 2025, 42(1): 7-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目的:为研究冻结泥炭质土力学特性,利用改进的TSZ-2型全自动应变控制仪分别对滇池湖相沉积泥炭质土进行不同影响因素下的低温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与三轴剪切试验,讨论不同温度、围压、含水率和加载速率对冻结泥炭质土的峰值强度、变形模量和软化系数的影响,分析冻结泥炭质土的极限承载能力范围,并引入修正姜永东模型对冻结泥炭质土的偏应力-应变曲线进行研究。
    研究结论:(1)在不同影响因素下,冻结泥炭质土的峰值强度与围压、含水率、加载速率呈正相关,与温度呈负相关;(2)在试验条件内,冻结泥炭质土的变形模量随着峰值强度的增加呈线性增长,软化系数在0~0.544之间波动,偏应力-应变曲线基本表现为应变软化型,而随着围压的增加逐渐向应变硬化型转变;(3)冻结泥炭质土在-15 ℃~-5 ℃温度范围内的强度可以满足实际工况对冻结壁承载能力要求;(4)基于修正姜永东模型,构建适合冻结泥炭质土的本构模型,并对结果进行验证,具有较好的适用性;(5)本研究成果可为湖相沉积软弱土地区冻结法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 李丽华, 孙恺, 刘一鸣, 沈轩宇, 杨俊超, 李贲
    铁道工程学报. 2025, 42(1): 13-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目的:为探讨轮胎碎片混填路基土在列车间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开展了一系列连续加载与分级间歇加载大型动三轴试验,分析不同加载方式下黏质砂土与轮胎碎片混填土的轴向累积变形特性以及动应力-动应变滞回曲线发展规律,探讨轮胎碎片掺量对黏质砂土路基动力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论:(1)单级连续加载下,累积应变先迅速增长,后随循环次数增加逐渐减缓;(2)试样的轴向累积应变由应力幅值决定,间歇期的存在可提高试样的承载能力;试样滞回曲线面积与围压、动应力幅值呈正相关,掺入轮胎碎片可有效减小滞回曲线面积;(3)安定理论适用于分级间歇加载下的动力行为分析;(4)研究结果对正确认识轮胎碎片混填铁路路基土动力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 长大干线:线路与轨道
  • 陈嵘, 王巍钦, 陈治朱, 朱翔宇, 徐舟, 蔡文锋, 刘凯
    铁道工程学报. 2025, 42(1): 2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目的:高速磁浮轨道在长期运营时受列车、环境等荷载影响,会产生桥梁变形和地基沉降等问题,轨道平顺性降低,同时高速磁浮轨道结构几何形位难以调整且维修不便,致使列车运营安全性降低。本研究借鉴无砟轨道CRTS Ⅲ型板式结构,设置自密实混凝土层作为调整层,制作单元轨道结构试件并开展300万次列车荷载疲劳试验,研究结构应变变化与功能件位移、加速度变化。
    研究结论:(1)随着加载次数增加,轨道板横向、纵向应变和调整层表面应变均先剧烈变化后趋于稳定,轨道板横向应变拉、压应变最终稳定在[15,30]με、[20,30]με,纵向应变拉、压应变最终稳定在[5,15]με、[15,25]με;混凝土自密实层表面应变拉、压应变最终稳定在[5,15]με、[15,30]με;(2)功能件位移最值0.15 mm,加速度最值约0.23 m/s²,存在较大安全余量;(3)300万次疲劳荷载作用下轨道结构应变水平稳定,无结构破坏现象,新型板式高速磁浮轨道能较好适应列车荷载;(4)本研究可为高速磁浮轨道梁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 雷震宇, 王志强
    铁道工程学报. 2025, 42(1): 26-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目的:为研究波磨在不同环境下的演化过程,采用自行设计的缩尺双盘试验装置,以便分析第三介质对波磨形成和发展的作用。通过建立缩尺双盘试验装置并校核其稳定性,分析接触界面干燥以及存在水、润滑油和摩擦调节剂(Friction Modifier, FM)介质工况下波磨的形成机制,并在波磨形成的基础上分析波磨在上述工况下的发展特性。
    研究结论:(1)在干燥工况下,轨轮表面接触区域出现了波磨,而在水、润滑油和FM介质工况下,轨轮表面接触区域未出现明显波磨,表明水、润滑油和FM能够有效抑制波磨的发生,这与其降低界面摩擦系数有关;(2)相较于干燥工况,水、润滑油和FM能够有效减少轨轮表面结构损伤;(3)试验过程中轨轮表面波磨的形成机理为横向蠕滑诱发的轮轨接触自激振动导致轨轮表面波磨的生成;(4)当接触界面存在水、润滑油和FM介质时,其能够显著减缓波磨的发展,并且随着车轮的往复运行,原有波磨趋于消失;(5)第三介质具有调控轮轨界面摩擦属性的功能,考虑地铁车辆起动/制动需求,选择摩擦系数适中的FM产品用于控制钢轨波磨是较为合适的;(6)本研究结论可为不同环境下波磨的演化过程研究提供参考。
  • 杨荣山, 李鹏鑫, 陈家长, 刘学毅, 曹庆超
    铁道工程学报. 2025, 42(1): 3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目的:随着预制板式轨道的快速推广,板下灌注所需的自密实混凝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拟开展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板下灌注试验,统计分析自密实混凝土为不同坍落扩展度时轨道板上浮及侧移分布特征,提出降低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施工引起的轨道板移位的措施;建立模拟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自密实混凝土灌注的气液二相流模型,得到施工过程中轨道板上浮力时程曲线,讨论轨道板上浮力较大的原因,分析关闭出口时机对轨道板上浮力及板角处自密实混凝土密实度的影响。
    研究结论:(1)自密实混凝土坍落扩展度与轨道板上浮力呈反比;(2)在灌注施工前将轨道板高程设低0.9~1.0 mm,可以有效减小轨道的上浮位移;(3)在关闭出口瞬间轨道板上浮力由26 kN增加至36 kN,此时防溢管内自密实混凝土高度为16 cm;(4)自密实混凝土至防溢管50 cm处时,轨道板所受上浮力为2.87倍板重;(5)关闭出口速度对轨道板上浮力影响较大,当关闭出口所用时间从0 s增加至10 s时,轨道板上浮力降低8.1%,板角密实度增加2.6%;(6)施工时,建议选用坍落扩展度为665~670 mm的自密实混凝土,关闭出口所用时间在4~6 s,可以保证较好的板角密实度,并有效降低轨道板上浮力及轨道板侧移; (7)本研究成果可为无砟轨道板下灌注理论分析及施工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 余锋, 李利军
    铁道工程学报. 2025, 42(1): 37-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目的:高速磁悬浮系统是一种采用无接触电磁悬浮驱动和导向的系统,是当今世界速度最快的地面交通工具,具有能耗低、噪声小、安全舒适、低污染等优点;时速600 km高速磁浮可以填补高铁和飞机之间的速度空白,使人们的出行方式更加多元化,出行时间和成本也将更加缩减。从时速600 km高速磁浮系统需求出发,结合车辆运行换线功能要求,提出四种道岔结构形式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一种满足高速度、舒适度的高速磁浮道岔结构,并以此进行系统设计研究。
    研究结论:(1)经分析对比,道岔采用整体挠曲的结构形式可满足车辆过岔需求;(2)道岔在线形上采用了“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的线形组合形式;(3)基于时速600 km高速磁浮系统要求,道岔梁体支撑形式设计了八跨连续梁体结构;(4)为了实现道岔的线形连续和转辙功能,道岔主梁设计成一根弹性可挠柔性构件,功能件设计成模块化的刚性构件;(5)经过对样机的成功研制和试验验证,表明了设计的合理可行性,其研究成果可为新型城市轨道交通道岔研究提供参考。
  • 长大干线:桥梁工程
  • 程海根, 曾辉, 伍坤, 黄小文
    铁道工程学报. 2025, 42(1): 42-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目的:弹性模量是分析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的关键参数。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通常直接采用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简化计算,但这种方法忽略了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的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探索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对预应力混凝土梁体弹性模量的实际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等效刚度相等原则的梁体弹性模量解析公式。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模拟不同配筋条件下的梁体弹性模量,并通过试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研究结论:(1)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配筋率对预应力混凝土梁体弹性模量均有显著影响,且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2)随着配筋率的增加,梁体弹性模量明显提升,当配筋率为3%时,梁体弹性模量相比混凝土弹性模量提高了27.3%;当配筋率为5%时,提高了44.3%;(3)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优化中;考虑配筋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能够显著减少结构计算中的误差,提高工程安全性与经济性。
  • 唐先习, 甘子玉, 张己存, 臧小萌, 甘亚南
    铁道工程学报. 2025, 42(1): 5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目的:本文综合考虑波纹钢腹板-钢底板组合箱梁褶皱效应、剪力滞以及铁木辛柯剪切变形等因素,研究中将氯离子侵蚀视为组合箱梁翼板和腹板厚度的减小,据此推导出该类组合结构的弹性控制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进而应用理论分析、有限元模拟和试验研究,进行氯盐环境组合箱梁腐蚀规律以及其挠度演化的研究。
    研究结论:(1)钢底板厚度减小对组合箱梁竖向挠度影响很大,而RC顶板厚度的影响相对较小,且波纹钢腹板厚度减小对组合箱梁竖向挠度无影响;(2)氯盐溶液浸泡,组合箱梁基本为均匀腐蚀,干湿循环频次增加,腐蚀速度加快,箱梁挠度大幅增加;(3)随着氯离子腐蚀加剧,基于组合箱梁顶底板应力测试值反演其腐蚀层厚度,进而修正组合箱梁的竖向挠度,第三侵蚀阶段其修正率达12.5%;(4)本文研究对波纹钢腹板-钢底板组合箱梁耐久性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 王建强, 朱广杰, 谢明权
    铁道工程学报. 2025, 42(1): 56-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目的: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工程S1标段采用大型预应力混凝土箱梁(50 m/1 650 t),箱梁使用YL1800型运梁车和JQ1800型架桥机进行梁上运架施工。由于受到待架设箱梁和运架设备的共同作用,下部受压箱梁的受力性能和安全性受到重视。为研究大型箱梁在梁上运架施工过程中下部受压箱梁的受力性能,评价梁上运梁施工方案的安全性,对梁上运架施工过程中下部受压箱梁进行现场监测和有限元分析。
    研究结论:(1)大型箱梁在运架施工过程中,下部受压箱梁跨中截面沿纵向顶板和底板均处于受压状态,沿横向顶板处于受压状态,底板中部受拉,两侧受压,且受压箱梁的挠度较小;(2)架桥机中支腿支撑处下部受压箱梁顶板和底板沿纵向、横向均处于受压状态;(3)大型箱梁在运架施工过程中下部受压箱梁的受力和变形满足规范要求,该梁上运架施工方案安全可行;(4)本研究成果可为大型箱梁的运架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 王骑, 黄林, 高贵, 李世文, 宁伯伟
    铁道工程学报. 2025, 42(1): 64-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目的:整体式钝体钢箱梁作为大跨度铁路桥近年来采用的一种主梁形式,涡激振动现象较为显著,为研究比例尺对铁路桥钝体箱梁节段模型涡振试验的影响,采用1∶90、1∶50与1∶25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对比不同比例尺试验下铁路桥钝体箱梁断面的涡振响应,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铁路桥钝体箱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的适宜缩尺比。
    研究结论:(1)铁路桥钝体箱梁的涡激振动试验结果受模型比例尺影响较大,其中1∶50节段模型试验中获得的断面涡振响应最为显著,通过1∶25比例尺试验获得的断面涡振响应较小,但该两种比例尺模型的主要涡振特性试验结果大致吻合;(2)1∶90节段模型试验在各风攻角下均没有测试到断面的涡振响应,采用小尺度模型试验无法有效反映钝体箱梁铁路桥实桥的涡振特性;(3)在不考虑节段模型系统满足与实桥间质量与质量惯性矩相似律的条件下,可以在小尺度(1∶90比例尺)模型试验中获得铁路桥钝体箱梁断面的涡激振动,虽无法借此判定实际铁路桥梁的涡振响应,但可借此对比断面涡振性能的高低,在主梁设计阶段初期辅助完成气动优化措施的研究;(4)本研究成果可为大跨度铁路桥箱梁的风洞试验比例尺设定提供参考。
  • 长大干线:隧道工程
  • 袁金秀, 朱正国, 王道远, 崔光耀, 马济文, 宋宝禄, 田小路, 章浩天
    铁道工程学报. 2025, 42(1): 69-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目的:跨导热活动性断层段是隧道震害最为严重的段落之一,但目前其震害作用机理尚不明确。本文建立“热-震-错”耦合计算模型,考虑不同活动性断层岩温、倾角、宽度、围岩级别等因素,探讨跨导热活动性断层段隧道地震动力响应规律;同时,对比单一温度荷载、单一地震荷载、单一错动及“热-震-错”耦合作用下主应力、剪应力的异同,揭示跨导热断层段隧道震害作用机理。
    研究结论:(1)导热断层的存在改变了地温的热传导路径,原水平分层的初始温度场转变为在导热断层位置呈现向上突起的分布特征,其影响范围为断层两侧3倍洞跨;(2)隧道结构主应力和位移均随断层岩温、倾角、宽度和围岩级别的增大而增大,但断层各参数对隧道结构应力影响远大于对位移影响;最大主应力位于活动性断层上盘D2位置附近,最大位移位于活动性断层上盘S14位置附近;(3)主拉应力受断层参数影响强弱关系为:断层宽度>断层倾角>断层围岩级别>断层岩温;主压应力受断层参数影响强弱关系为:断层围岩级别>断层宽度>断层倾角>断层岩温;位移受断层参数影响强弱关系为:断层宽度>断层围岩级别>断层倾角≈断层岩温;(4)跨导热断层段隧道震害作用机理为断层错动影响最强,地震影响次之,高岩温影响最弱;其隧道衬砌结构破坏以60°共轭剪切破坏为主;(5)本研究成果可为跨导热断层隧道抗减震设计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 王卫东, 阿茹娜, 葛含章, 肖淳钟, 吴昕芃, 王劲, 邱实
    铁道工程学报. 2025, 42(1): 77-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目的:针对目前铁路隧道领域由于原始图纸复杂性导致的人工解析工作量大且效率低下,以及自动化建模过程中精度与细节表达无法满足要求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元匹配的隧道图纸三维解析建模方法,旨在快速实现二维图纸向三维模型的高效、自动转化。
    研究结论:(1)提出基于霍夫变换的图元特征提取方法,有效提取二维图纸中的关键图元数据,并显著简化解析过程;(2)通过构建七项几何约束条件,精确表征隧道构件的核心参数关系,确保三维模型的高度一致性和完整性;(3)开发基于WebGL+Three.js的参数化建模平台实现了隧道模型的高效动态可视化,提升了建模的灵活性与效率;(4)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铁路隧道设计、施工管理及数字化运营,推动基础设施工程的智能化发展。
  • 路军富, 苗志豪, 王明胜, 汤印
    铁道工程学报. 2025, 42(1): 83-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目的:隧道穿越断层、软弱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时易导致初期支护型钢与喷射混凝土接触界面出现相对滑移现象,使得初期支护结构承载能力降低、极易失稳。为提升型钢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协同承载能力与变形延性,提出一种沿型钢翼缘表面环向布置箍筋的结构形式,为探明箍筋间距对型钢及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开展4种不同工况的型钢混凝土柱轴心受压试验和数值分析,揭示箍筋间距对型钢喷射混凝土柱的轴压承载能力的影响规律。
    研究结论:(1)无箍筋约束工况下,工字型钢与喷射混凝土接触界面极易发生分离破坏,二者无法协同承载,当设置环向箍筋约束时,型钢混凝土试件破坏模式为胀裂破坏,其环向箍筋对型钢翼缘和混凝土变形约束效果较好,从而增强了型钢混凝土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和延性;(2)环向箍筋约束试件的极限承载力随箍筋间距的减小而增大,相较于无箍筋约束试件,环向箍筋间距为150 mm、100 mm、50 mm试件的极限承载力的增长百分比分别为18.78%、24.59%和31.16%;(3)减小环向箍筋间距对型钢混凝土柱的极限承载能力有较大提升,当布置箍筋间距75 mm时约束效果最优;(4)本研究成果可为隧道支护结构抗变形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 郑波, 赵万强, 吴剑, 王立川, 陈建军, 许召强, 李源熙, 郭瑞
    铁道工程学报. 2025, 42(1): 89-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目的:渗漏水是隧道病害中最普遍的现象,以环向施工缝渗漏水尤为突出,给隧道安全运营造成隐患。基于“外排内防”设计理念,提出一种新型施工缝防排水结构,采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等手段研究新型防排水结构的排水性能和应用效果,旨在有效解决隧道衬砌环向施工缝渗漏水问题。
    研究结论:(1)新型防排水结构中2 m宽凹凸防排水板可等效内径101 mm排水管,即使防水板失效,也能保证围岩地下水在无压状态下排到衬砌外;(2)围岩压力、衬砌混凝土浇筑压力对防排水板排水空间的挤压影响可忽略不计;(3)新型防排水结构取消了安装质量难以保证的中埋止水带,可大幅改善施工缝周围混凝土密实度;(4)现场试验表明,采用新型防排水结构的6环施工缝,在0.3 MPa水压力作用下,无任何渗水迹象;采用传统结构的3环施工缝均出现渗水;(5)新型防排水结构现场应用效果好,可解决施工缝渗漏水问题,并在施工缝渗漏水病害防治中推广应用。
  • 长大干线:通信信号
  • 杨骞, 苏宏升, 杨建刚, 刘大为, 董煜
    铁道工程学报. 2025, 42(1): 95-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目的:针对CBTC系统车-地通信过程产生的高时延、系统容量不足等情况,进而引发系统瞬时通信中断的问题,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一种CBTC系统车-地通信性能的优化方案,并通过建模仿真验证其有效性。根据CBTC系统的时变信道不完全信道状态信息特征,用接收端信噪比低于拟设阈值的概率,即中断概率作为车-地通信性能的评价指标,建立数学模型表述其与轨旁通信节点位置、信道小尺度衰落和列车位置等决策变量的关系,利用改进的Powell方向加速算法对目标函数的解进行迭代优化,得到全局最优解。
    研究结论:(1)利用降低列车速度、降低车-地信息传输速率、改善通信信道环境等方法,可降低车-地通信中断概率,但寻求轨旁通信节点的最优布置方式是改善CBTC系统车-地通信性能的最佳方案,且成本最低;(2)与随机搜索方法相比,通过改进的Powell方向加速算法求解模型中的无约束优化问题,展现出高效性,收敛速度比随机搜索快80%以上;(3)通过优化中断概率,可为提升CBTC系统车-地通信性能提供理论指导,为城轨施工轨旁通信节点设置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 枢纽, 站场与房建
  • 杨佑发, 黄振宇, 陈铵旭
    铁道工程学报. 2025, 42(1): 101-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目的:山地结构受力及变形特点与常规结构有显著差别。本文针对一种典型的螺栓-钢板连接的干式连接装配式节点,基于静力非线性分析和动力非线性分析的拆除构件法对装配式山地掉层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和规律展开研究。
    研究结论:(1)提出了梁荷载系数、各层梁端轴力、各层梁端弯矩随失效节点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和柱底轴力、弯矩变化的影响范围,揭示了装配式掉层框架和现浇掉层框架在抗连续倒塌中的抗力机制差异;(2)采用动力非线性分析逼近两种结构的倒塌极限状态,得到了两种掉层框架在倒塌破坏模式上的差异;(3)装配式掉层框架的抗连续倒塌性能不如现浇掉层框架,并且由于节点受力性能的差异,装配式掉层框架在抗连续倒塌过程中的悬链线机制与现浇掉层框架不同,装配式掉层框架和现浇掉层框架在柱失效后产生主要抗倒塌承载力的楼层位置不同;(4)本研究成果可为山地掉层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设计提供参考。
  • 工程经济与管理
  • 杨斌, 杨威, 赵东波, 解亚龙, 尹逊霄, 索宁
    铁道工程学报. 2025, 42(1): 110-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目的:国内大型综合交通体工程具有涉及行业多、技术体系复杂、施工组织难度大等特点,验工计价作为工程建设管理的关键环节,面临着建造数据繁杂、追溯难度大,数据链条长、计价效率要求高,计价方式多元、一体化管理挑战大等难题,研究并提出进度、质量与投资控制基线,构建适用于多行业工程数字化验工计价管理模型,全面支撑复杂工程数字化验工计价管理。
    研究结论:(1)分析总结多行业工程验工计价影响因素,创建适用于精细化管理的工程实体结构(EBS)、工作任务结构(WBS)和工程量清单(QList)标准化数据模板,建立具有唯一身份标识的实体工程最小建造单元孪生对象,实现EBS、WBS与QList关联映射关系;(2)提出了进度、质量、投资“三位一体”总体控制基线,并构建了基于工程量与质量双重认定的多行业工程数字化验工计价管理模型;(3)在雄安新区综合交通体工程项目开展应用实践,实现了多行业工程验工计价的实时交互与数字化管理;(4)本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验工计价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 鲍学英, 霍雨雨, 班新林, 许见超
    铁道工程学报. 2025, 42(1): 119-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目的:为提高技术接口施工效率,本文基于现有建筑施工工效系统,构建了技术接口施工工效系统,并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铁路工程技术接口施工工效,动态预测其变化趋势。
    研究结论:(1)基于构建的技术接口施工工效系统,识别出51个影响因素;(2)采用灰数理论和决策实验室分析法,分析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确定了40个关键影响因素;(3)利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分析各关键因素的反馈机制,绘制因果关系图,并利用Vensim软件模拟仿真各因素对技术接口施工工效水平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状态下,“人”子系统的工效水平最高,而随着施工进度推进,“管”子系统工效水平变化速度最快;(4)本研究结果可为铁路工程技术接口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