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1998年, 第15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8-03-16
  

  • 全选
    |
    路网研究
  • 秦家铭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3): 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到1996年底,经过36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电气化铁路建设总里程已达10000km。我国电气化铁路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1961~ 1978年的前18年为实践认识阶段; 1979年~ 1996年的后18年为改革发展阶段。本文乘我国电气化铁路建设突破一万公里大庆之际,对电气化铁路的发展历程概要回顾,对万里电铁的状况作出基本评价,并扼要描述和展望了我国电气化铁路事业的发展前景。
  • 肖时多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3): 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试图讨论中国路网中一条新的东西大干线,杭州成都铁路。在东段,按照运量,认为接安庆比接九江优越,还证明了轮渡比建桥的优越性。在西段,考虑到设在三斗坪的三峡水利枢纽正在施工,故提议绕行沿清江定线,再者尚应顾及隔河岩等水电站之影响。
  • 魏德勇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3): 15-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既有山区铁路的特点,分析了既有山区铁路提速的主要影响因素,考虑到超高参数的选择,满足舒适度的要求,以及满足内外轨均匀磨损等因素,提出了如何确定其提速目标值的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和工程措施(其中包括圆曲线与夹直线的最小长度、缓和曲线长度等的确定)、行车组织措施及采用摆式车体的设想。本文所涉及的提速问题,对新线设计中的相关技术标准的确定,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吴成三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3): 2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国外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结合我国采用宽轨枕实践经验,提出优选轨道结构以适应我国发展高速运输和提速的需要。
  • 王卫东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3): 26-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回旋线性质及公路各种线型特点,推导出以偏角法测设公路缓和曲线路基边桩所需参数—— 转角和距离,并以C语言编程实现这一计算过程,方便工程曲线测设。
  • 郑宪政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3): 32-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首先从有限位移理论中解的延续性和可逆性出发,对架设过程中结构受力特性分析的“倒拆”计算法从理论上给予论证; 然后,介绍作者推荐的进行悬索桥架设过程受力特性分析的计算方法—— “修正的倒拆法” ,并用算例说明了这种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 苏 斌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3): 38-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铁道部第三工程局修建黎塘-钦州地方铁路飞龙深水大桥,研制和使用水上浮吊施工的做法和经验。对水上浮吊的组成结构、拼装和使用方法作了详细阐述。通过使用,浮吊与缆索吊相比,具有投资少、行动灵活、起重力大、作用范围大、安全性能较好、检修工作量和费用小等优点。使用浮吊是深水大桥施工中,满足施工现场起重、运输工作的一种理想方案,可供借鉴。
  • 阚 译,王 群,林桂宾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3): 44-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文首次阐述了一般冲刷浅基和局部冲刷浅基形成的机理及防治原则。按照这些原则讨论了各种可能的防治措施及其优缺点和注意事项。论文还讨论了桥台、护岸和导流堤冲刷浅基的防护,以及抛石和石笼防护冲刷浅基的可行性和不可行性。
  • 李 铎,周文海,罗仁武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3): 51-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于长大隧道独头掘进,通风排烟是重要课题,有轨运输具有装碴能力强、污染小等优点,本文详尽地阐述了正在施工的我国最长的铁路隧道有轨运输施工,采用的技术标准高,设备先进,并侧重调车操作。
  • 刘凯年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3): 60-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秦岭特长隧道是我国采用钻爆法修建的最长隧道,全长18450 m,采用Ⅱ 线平导独头掘进施工。通风技术是长大隧道施工中一大难题。本文详细阐述了该隧道施工中选用高风压、大风量通风机和高强度、大直径柔性风管,以及加强施工通风管理等经验,较好地解决了长距离通风,取得充分发挥掘进机效能、加快施工进度和节约投资等效果。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 姚冠珠,郝晓琳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3): 67-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侯月铁路王家庄隧道拱部衬砌裂损加固经验为基础,简明扼要地阐述黄土质隧道病害处理的一种简单、可行新的加固技术。具有实用价值。
  • 吴云生,李法昶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3): 72-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秦岭隧道由两座相距30 m的单线隧道组成,其中的Ⅱ 线隧道作为平导先期施工。施工是对设计地质工作的验证。从秦岭隧道勘测的过程、方法、越岭方案的选择到对隧道内的地应力、岩爆、岩温和热害、突水、放射性异常、围岩失稳等的预测、验证的结果,进行分析。其工作方法对大型重点工程的地质工作有借鉴与指导作用。
  • 何振宁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3): 84-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介绍铁路建设中加强前期地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开展超前加深地质工作的基本作法。并通过试点实例及其提高铁路勘测设计质量的效果,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
  • 蒋忠信,秦小林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3): 89-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南昆铁路那桐路基试验工点的膨胀性红土在南宁盆地颇具代表性。通过试验研究,对那桐膨胀性红土的地层时代与成因、物质成分与结构特征、物理力学性质、胀缩性及强度特征有了系统的认识,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 刘天哲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3): 100-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主要介绍沟口洪积扇型堆积层滑坡— — 安口滑坡的地质、勘测设计、施工整治概况及效果。以大量的勘探资料和施工清方暴露出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论述安口滑坡的形成、发展演变历史、类型及特征。从工程地质角度,对在沟口洪积扇型堆积层滑坡地段选线、重大建筑物的选址及此类滑坡的勘测设计,提出需要重点注意的一些问题。
  • 张永强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3): 106-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析了南昆线隧道修建中的坍塌变形与山体病害互相作用的关系,以及产生坍塌变形的主要原因。本文介绍了隧道施工的三个实例,并提出隧道防止坍塌和变形的措施,一方面,要从设计上增加防止山体滑动的工程措施,比如: 抗滑桩、锚索桩等。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要减小开挖断面,缩短不稳定围岩的暴露时间,并及时加强支护,而且支护要及时闭合成环。
  • 黄修云  张清 乔春生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3): 111-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当今的地下工程中,尤其重大地下工程中,围岩稳定性评价,支护设计和监控预测日趋紧密结合。怎样把它们在软件中集成是当前面临的急待解决的课题。本文提出采用元系统的方法将系统集成。可维护性在集成化软件中起着重要作用,元系统所采用的面向目标的知识表示和面向目标的推理机为系统的维护提供有利条件。
  • 张 瀚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3): 118-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国外铁路重大工程中应用综合勘察是一项重要成果。本文结合国内实践,介绍在计算机上建立综合勘察数据库、知识库、模式库、实例库以及演绎推理机制,形成铁路地质综合勘察专家决策系统,以及系统的总体结构和结构设计等内容。
  • 杜家业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3): 125-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论述了如何利用路内广泛使用的干部数据库,对铁路系统每年进行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所需材料进行计算机系统管理,以期实现对参评对象有关信息从干部数据库自动进行转录和职称评审的全方位管理。利用这一职评管理系统软件可显著地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规范职评工作程序,提高职评材料质量。
  • 朱蓓玲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3): 129-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总结勘测设计实践、调研国外地铁运营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对地铁车辆段及停车场布点的一些看法。作者建议在同一条地铁线路上的车辆段和停车场应尽可能合并布置,以减少用地和节约投资。对地铁车辆段选址的关键要素作了分析,并对地铁车辆段和停车场分布的合理性作了探讨。
  • 宋 冶,高尔洋,马德云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3): 133-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广州地铁一号线全长18. 48 km,全线共设16座车站,其中14座车站为地下车站,施工中采用了多种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对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现场考察和调研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各车站支护结构的形式及施工方法,并分析了各种支护结构的使用效果。对适合广州地铁各类地质条件下,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方法作出相应结论,可供借鉴。
  • 陈勇鹏,韦 伟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3): 144-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高层住宅建筑采用全预制拼装的特点及施工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对施工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处理意见,初步对全预制板拼装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 张东方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3): 149-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阐述了空调水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的设计要点。通过对以往工作经验的总结,指出了如何通过合理地选择空调水系统的制冷机来节约能耗、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并对目前我国空调水系统设计中常用的几种形式,如: 单级泵系统、二级泵系统及新兴的单环路变流量系统作以详细的技术分析和经济比较,提出利用变速制冷机调节制冷机流量,配合变速水泵调节循环水量,采用DDC控制系统,将是我国今后空调设计的趋势。同时从施工的角度指出空调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 沙作刚,王战中
    铁道工程学报. 1998, 15(3): 154-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3种混凝土施工技术,系在现场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新型工艺技术。其中,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描述的是在对防水混凝土的主要施工工序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法,重点解决了在大面积浇筑时,大批量使用钢模板的问题。这种方法在提高抗渗效果上,有显著功效。中小型蓄水池钢筋混凝土一次性整体浇筑技术,是针对天津动力机厂粒化水池而研究的,这种整体浇注技术,对防渗漏现象具有突出效果。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方法,是目前应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施工技术,文中所介绍的是其在大型房架施工中的现场运用问题, 关键在于依靠施工过程的严密组织,从而保证较高的施工质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