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0年, 第1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0-01-15
  

  • 全选
    |
    路网研究
  • 蔡庆华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1):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摘自蔡庆华副部长在全国铁路建设系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章对“九五”后期铁路建设面临的 形势做出了系统、充分的分析,对2000年铁路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使铁道工程的科技研究明确了要点 和方向。
  • 任润堂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1): 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京沪地区的铁路现状、地区经济、客货运输需求及运输特点,分析论证了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 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京沪铁路采用轮轨高速系统扩能的合理性
  • 高斯斌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1): 8-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因山区铁路建设工程艰巨,投资大,建设项目立项时,必须经多方面论证;要使线路方案经济合理,需 正确选择主要技术标准,同时在线路方案研究中,应合理确定越岭垭口,重视地质选线,通过精心设计,选出一 条经济合理的线路,既能满足铁路运输需要,又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 徐定成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1): 13-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铁路网布局的特点,提出了修建西安禮门铁路通道的设想^介绍了线路的基本 走向,以及西安厦门铁路通道的概况。指出西安厦门铁路通道的修建完善了我国铁路网的布局,该通道既是 政治线、国防线,又是山区扶贫线,西厦铁路的修建,成为内陆与东南沿海经济发展的纽带,促进沿途工农业的 发展,山区脱贫致富,为沿途大中城市发展工业提供了条件,带动了沿途旅游业的发展。建议西安厦门铁路通 道分三步完成,第一步修建安康宜昌;第二步修建萍乡永安;第三步修建石门身目潭。西厦铁路修建,使路网 结构趋向合理,兰新I海西厦线成为我国东西经济发展的铁路大动脉,促进祖国对台湾的和平统一和两岸 经贸交流产生积极的影响。
  • 胡叙洪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1): 16-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合理性、与运输组织模式的适应性以及从我国铁路技术的长远发展 等角度,系统论述了作为我国高速铁路起步工程的京沪高速铁路的速度目标值的选择。
  • 王卫东1,何祥卫2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1): 2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阐述了高等级公路线形设计中,在两种常见情形下,应用“曲线法”进行S型曲线的设计与计算。 并以此为基础,在VC+ + 5.0的开发环境下编程,实现了基于Auto CAD14. 0图形环境的S型曲线的人机交互设计。
  • 甄春相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1): 24-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来新建和规划铁路遥感工程地质勘测实例的分析,归纳了遥感技术在铁路新线勘 测中的作用;分析了加强铁路地质工作,在勘探设计前期系统开展遥感勘测的必要性;提出了铁路新线勘测中 遥感技术的应用模式
  • 雷晓燕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1): 28-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外广泛采用的两类钢轨打磨方'法重点论述了“预防性打磨(又称外形打磨)”方法 的原理、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指出:外形打磨能有效地控制钢轨侧磨、疲劳和波磨,改善轮轨接触状况,减小轮 轨动力作用,降低轮轨噪声,延长钢轨使用寿命。
  • 杨小礼,李亮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1): 34-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讨论软岩地基中基桩极限承载力问题在圆形荷载作用下,根据地基中任意一点的应力大小,以 及桩顶的沉降量,求解基桩的极限荷载。同时根据试桩结果,对照理论计算,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 陈克望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1): 37-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上海市轨道交通明珠线跨沪宁、沪杭铁路钢梁桥的施工情况,尤其对于铁路边上基础施工 和跨四线铁路钢梁吊装等工程难点部分作了详细的介绍。
  • 卜建清,娄国充,罗永会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1): 45-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铁路提速,导致部分铁路桥梁横向振幅超限,本文分析了铁路桥梁横向振幅超限的原因,并列出各种减小横向振幅的加固减振方'法
  • 卢文良1,许克宾1,李文会2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1): 49-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快速收敛的改进的蒙特卡罗方法,计算了 252个标准设计桥台的抗滑稳定可靠指标,基本 得到了现行标准设计桥台的可靠度水平。经检算,所计算混凝土台身及基础桥台的可靠指标平均值,有水时 为4. 041无水时3. 745;变异系数为:有水时0. 142无水时0. 154所计算片石台身及基础桥台的可靠指标平均 值为:有水时4. 138无水时3. 883;变异系数为:有水时0. 126无水时0. 152论文还分析了主要随机变量对桥 台抗滑稳定可靠指标的影响。
  • 徐则民1,杨立中2,黄润秋1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1): 55-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特长隧道的埋深常达到百米甚至千米以上,成为特长超深隧道。本文根据这类隧道在含水层中的埋 置深度大、初期涌水以弹性释水为主及围岩渗透系数随深度增加而递减等特点,将隧道概化为补给边界附近隧道最大涌水量的计算模型。 适当简化后,该模型与现有的部分模型相吻合。
  • 毕焕军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1): 59-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数值法预测计算裂隙岩体隧道涌水量原理的分析研究,把一个复杂的水文地质问题,支 解、转化为几类较典型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分步求解,编制计算机计算流程框图。同时,针对西康线秦岭特长隧 道仙人岔断层涌水分析及数学模型的建立,预测计算了其涌水量,并与实际发生的涌水量对比,效果较为理想。
  • 陈礼伟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1): 63-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全站仪自由设站基础上,推导了空间i/ Q两点距离的测试误差计算公式,并编制了相应的计 算程序,通过对铁路隧道收敛测试误差计算分析认为:(1)PQ之间距离的测试误差戰不但与斜距测试误差、 天顶距测试误差、水平向量测试误差有关,而且和全站仪与试点P Q之间的空间关系有关;(2)用全站仪可以 进行铁路隧道的收敛监测,但如果隧道变形较小,尤其是运营隧道,仍然使用收敛计比较合适
  • 许和平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1): 67-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南昆线(西段)隧道施工中掘进、支护、运输、衬砌、通风等技术的介绍,分析了其在应用中 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 赵秋林,张芬兰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1): 72-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西康线喇叭口隧道的设计与施工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喇叭口隧道设计与施工的意见和方法。
  • 李治国,曹桢楹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1): 77-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巴彭公路铁山隧道位于四川省达川市境内,铁山大河沟西北66°,全长2 099 m,由于受煤层采空区、 地下水及软弱围岩等因素的影响,致使K14(+ 527- + 608段二次衬砌出现开裂、错台、掉块、钢筋弯曲、剪 断,水沟边墙出现断裂、渗水,危及到行车安全,被迫关闭交通,进行病害整治。病害整治的方法为,对隧道围 岩及其采空区进行注浆加固后,拆除病害严重段的二次衬砌及其仰拱、路面,重新施作钢筋混凝土结构,而对 一般病害段则施作钢筋混凝土套衬进行补强本文介绍了铁山隧道病害整治技术
  • 石中平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1): 82-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笔者的亲身经历,对秦岭特长隧道从初测子阶段到施工阶段全过程的水文地质工作进行了 详细的归纳、总结,同时强调了综合水文地质工作方法在隧道工程中的重要性。
  • 白恒恒,辛民高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1): 87-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长梁山隧道是我国第二长双线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F5断层是该隧道最大的断层之一, 本文介绍了利用综合方法对F5断层的地质超前预报工作,为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取得了良好效果
  • 孙波,杜世回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1): 91-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安至南京铁路在秦岭山前通过厚子镇古洪积扇及秦岭北麓,地质条件十分复杂,通过对该地区工 程地质问题的不断深入认识,线路方案的选择亦不断完善。本文总结了该地区的工程地质问题,并就方案选择与地质问题的认识程度作了分析,供同行参考。
  • 丁锐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1): 95-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是为了解决饱和含水砂层的分段注浆中的成孔难、钻机机械体积较大、PVC塑料注浆管易受压 变形、价格较高等缺点,通过对TSS型注浆管的研制,及其在饱和含水砂层的应用,成功地解决了单向袖阀 式小口径注浆管工艺,大大地提高了工程进度,降低了造价。主要介绍了 TSS注浆管的逆止阀和单向止浆系 统的设计与实验以及TSS注浆管在饱和含水砂层应用中的施工工艺。
  • 吴洪涛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1): 102-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上海廖创兴金融中心大厦75.5 m深钻孔桩施工经验为例,作为专题研究项目,详细介绍了 深钻孔桩的主要施工技术和方法,解决深钻孔桩施工中的泥浆护壁、防孔斜、防塌孔等所采取的措施,达到 保证安全、快速、优质、按期完成工程目的。
  • 张敏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1): 107-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高科技的发展,建筑领域面临一场新的革命,传统的设计与施工己经 不适应现代工业的发展,本文从介绍运输调度指挥中心这一建筑出发,使我们对智能建筑有一定的认识
  • 王战中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1): 111-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取技术节约措施,是适应建筑市场低造价、高质量、快速度建设的发展趋势。本文结合一栋工业 厂房的施工,就复合粧基础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和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新技术采取的技术节约措施作了论述
  • 徐建红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1): 114-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中就当前铁路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状况作了简要分析,提出铁路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如何与新近颁布 的国家招标投标法衔接,以及铁路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市场的培育和完善问题。
  • 李炳太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1): 118-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为了抓住机遇,搞好铁路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铁道部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新 建铁路大中型项目,从建设项目管理入手,对设计、施工、监理进行全过程监控,力争创造高质量工程。本 文分析了目前在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有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 吴必忠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1): 122-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铁路有形建设市场的建立,为今后铁路建设投资、管理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空间,为铁路 建设科学、有序的发展,为实现以技术进步更快地提高铁路建设水平奠定了基础?因此,本文作者所介绍的 有关铁路有形建设市场的管理层次、铁路有形建设市场的职责、铁道部工程交易中心交易范围、铁道部工程 交易中心交易规则等问题应引起广大铁路工程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足够重枧
  • 吴小强1,李鹏1,徐佩民2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1): 127-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城市向现代化不断迈进的进程中,城市轨道交通在分担城市客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采用BOT投资方式的全过程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 出了一些有益的对策和建议。
  • 李明华
    铁道工程学报. 2000, 17(1): 131-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工程投标时,合理的报价是以施工组织设计为基础编制的,它是投标工作的中心。文章分析了投标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特点,提出了其内容安排及行文要点,指出了编制时应掌握效益原则及与投标报价配合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