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航, 张广泽, 赵晓彦, 陈仕阔, 谢荣强, 林之恒, 李嘉雨, 沈维
铁道工程学报. 2023, 40(12): 48-54.
研究目的: 西南山区花岗岩隧道地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地区,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区域地质构造作用强烈,隧道建设中面临的高地应力及岩爆灾害风险异常显著。根据隧址区地质资料,结合附近工程区的地应力测试数据,通过COMSOL建立隧道数值计算模型,采用边界荷载调整法反演分析隧址区的初始地应力场,研究分析隧址区的地应力特征,并探讨花岗岩隧道沿线岩爆危险性等级。
研究结论: (1)花岗岩隧道轴线最大水平主应力SH为5.1~33.5 MPa,竖向主应力Sv为4.2~55.1 MPa,隧道沿线80.48%的区域处于高到极高地应力状态;(2)当隧道埋深小于600 m时,花岗岩隧道主要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应力场类型主要为SH>Sv>Sh,表现应力结构为走滑型;当隧道埋深超过600 m,大埋深的竖向主应力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应力场类型主要为Sv>SH>Sh,表现应力结构为正断型;(3)花岗岩隧道地层多为Ⅱ、Ⅲ级硬质脆性围岩,根据岩石弹性能指数和岩石脆性系数测试结果,中粒角闪黑云花岗岩具有中等岩爆倾向的储能和释能条件;(4)基于最大初始地应力值Smax和岩石强度应力比Rc/Smax双指标评价法,花岗岩隧道全长13 047 m,其中强烈和极强岩爆风险段共9 000 m,占比68.98%;(5)本研究结论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复杂山区深埋长大隧道勘察设计及岩爆灾害防治提供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