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文章检索  
  高级检索
1999年 16卷 1期
刊出日期:1999-01-15

路网研究
 
       路网研究
1 加快青藏线建设步伐 促进西藏区域铁路网的发展
范光明
21世纪国民径济的可持续发展对铁路运输的需求会不断增长。从全国铁路网布局来看,西藏自治区 是一个空白点。本文从西藏区的资源优势、经济、路网及国防意义,进藏铁路的比选等论述青藏铁路格拉段建 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加快建设西藏地区铁路网,结束西藏无铁路的历史.为21世纪西藏经济的腾飞奠定基础。
1999 Vol. 16 (1): 1-5 [摘要] ( 2468 ) HTML (1 KB)  PDF  (308 KB)  ( 162 )
6 修建西南西北第二大通道-兰渝铁路的思考与建议
熊兴德,王保山
兰渝铁路是联通西北西南的便捷通道.对于改善我国铁路路网结构,幵发沿线资游.从根本上使这一 地区人民脱贫致富.带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国家经济战略西移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其 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南北铁路通道和资源状况.提出了修建兰渝铁路的思考与建议。
1999 Vol. 16 (1): 6-8 [摘要] ( 2465 ) HTML (1 KB)  PDF  (185 KB)  ( 89 )
9 一种将既有线平面测绘精度提高到1/10000的方法
刘志义,孙继忠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勘测方法,是将既有线测量的各个测站连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光电导线.从而提 高整体精度.能使既有线平面勘测精度由目前的1/2 000提高到1/10 000以上.对于提高既有线勘测设计质量、减少失误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1999 Vol. 16 (1): 9-12 [摘要] ( 2463 ) HTML (1 KB)  PDF  (182 KB)  ( 107 )
13 设计规范在京九线赣龙段的灵话运用
秦永平
本文介绍了在京九铁路赣龙段结合具体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设计规范或鉴定意见而产生巨大效益的 两个实例,即赣龙段使用的最小曲线半径的选择,以及小江车站站坪纵坡的选用.说明了灵活运用规范的意义。
1999 Vol. 16 (1): 13-16 [摘要] ( 2464 ) HTML (1 KB)  PDF  (192 KB)  ( 135 )
17 横称量对轨头内弹塑性接触应力场的影响
张焱,刘坤方,曹里民,余雷,孔祥安,金学松,施太和
在轮轨关系研究中,横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况参数。横移量的变化将极大地影响接触斑上的几何 参数和力学参数。本文的研究将着重讨论横移量对轨头内弹塑性接触应力场的影响。研究得到,横移量对轨 头内塑性区、应力状态的分布都有很大的影响。
1999 Vol. 16 (1): 17-20 [摘要] ( 2506 ) HTML (1 KB)  PDF  (233 KB)  ( 173 )
21 西欧铁路桥梁上的无缝线路
赵煜澄
本文系作者于《铁道工程学报》1998年第4期所撰“西欧铁路的整体连续性”一文的续作。文章对西欧 铁路桥梁上无缝线路的纵向力变化的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不设伸缩头的最大跨度、降低附加力的措施及轨道结构及伸缩接头的新构思做了介绍。作者在介绍国际铁路联合组织(U1C)对桥上无缝线路的设计原则时. 特别指出了其关于桥上钢轨附加力限值(包括拉力和压力)。梁轨相对位移限值,不设钢轨伸缩头时简支梁的 最大跨度的修改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99 Vol. 16 (1): 21-28 [摘要] ( 2492 ) HTML (1 KB)  PDF  (392 KB)  ( 149 )
29 深水裸岩下的基础施工技术
朱赤
结合探南铁路最复杂大桥的施工,介绍深水下、裸露坚硬的岩石河床钻孔桩的施工工艺.通过对深水 下围堰结构的受力分折及简化计算.设计了适用性强的拼装式单壁钢围堰,在施工中达到了安全、高效、经济、 操作简便等目的。
1999 Vol. 16 (1): 29-34 [摘要] ( 2490 ) HTML (1 KB)  PDF  (247 KB)  ( 163 )
35 斜拉桥索股生产的质量控制原则
李荣庆
本文介绍了斜拉桥索股的生产工艺过程,各工艺阶段质量控制的原则、方法,斜拉索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有关问题及有关问题的处理方法.
1999 Vol. 16 (1): 35-39 [摘要] ( 2626 ) HTML (1 KB)  PDF  (263 KB)  ( 91 )
40 横移支架法拼装刚架拱施工技术
孙长志
深水中用大跨度支架横向滑移的方法进行刚架拱拼装尚无先例。在庵里水库大桥施工中采用本方法 成功地完成了 4孔45 m跨刚架拱的拼装,进度快、质置好,节省了资金.本文着重对这一离工方法作了介绍。
1999 Vol. 16 (1): 40-43 [摘要] ( 2577 ) HTML (1 KB)  PDF  (192 KB)  ( 90 )
44 中国隧道修建法在米花岭隧道出口端的施工实践
罗琼
中国隧道修建法是中国隧道施工的多年经验概括.本文介绍中国隧道修建法在米花岭隧道出口的实 践经验,阐述了六条重要作业线的建立和实施方法.即开挖、装碴运输、锚喷支护、二次模注衬砌、防排水.通风 防尘和环境保护,并提出相应的综合机铖化配套措施和施工管理要求。
1999 Vol. 16 (1): 44-49 [摘要] ( 2625 ) HTML (1 KB)  PDF  (311 KB)  ( 128 )
50 秦岭特长隧道II线平导施工降温措施的现场监测和研究分析
苟彪,张军平
本文主要论述了秦岭特长隧道施工降温的措施.为我国以后在修建长大隧道中的施工降温问题提供了经验。
1999 Vol. 16 (1): 50-53 [摘要] ( 2481 ) HTML (1 KB)  PDF  (186 KB)  ( 143 )
54 导线加测陀螺边进行 隧道控制的进一步研究
贺国宏
本文按照测量平差的理论.严格推证了地表、地下单导线加测陀螺边对横向贯通精度增益的计算公 式.并得到了在计算机上解算的简化、实用算式,利用该算式容易求出陀螺边的最佳配置及其对横向贯通的严 密估算结果.它对于地表、地下导线加测陀螺边进行隧道控制的设计和计算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1999 Vol. 16 (1): 54-60 [摘要] ( 2460 ) HTML (1 KB)  PDF  (269 KB)  ( 113 )
61 路基边破岩体腐蚀的评价研究
徐则民,杨立中
岩体腐蚀是路基边坡变形破坏的前提与基础。本文利用质量传输模拟的方法对某路基边坡的岩体腐 蚀过程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水对边坡的年腐蚀总量近40 t,年腐蚀深度均为2.7 mm。
1999 Vol. 16 (1): 61-66 [摘要] ( 2538 ) HTML (1 KB)  PDF  (312 KB)  ( 95 )
67 陕北黄土滑坡地貌演变分析
孙波
本文将陕北地区黄土滑坡的地貌发展演变过程分为变形初期、变形中期、变形后期三个阶段,分析其 各发展阶段的主体稳定性、力学机理及其成因,从而得到相应的工程设置原则和防治措施。
1999 Vol. 16 (1): 67-71 [摘要] ( 2513 ) HTML (1 KB)  PDF  (296 KB)  ( 185 )
72 预应力锚索加固松散体滑坡的机理与实践
蒋忠信
根据试睑研究和工程实践,探讨预应力锚索加固松散体滑坡的应力响应问理、锚固能力问题、预应力 衰减问题和群锚效应问题,并论述预应力锚索加固破碎带、堆积体和砂砾层滑坡和边坡的应用实例。(根据研 究与实残,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松散层滑坡和边坡的以下机理得以阐述。在松散层和岩层中.应力的传递和 响应规律是相似的。松散层中锚固段的锚固力通过扩孔和二次灌浆也可以是足够的。预应力因松散层压缩蠕变导致的衰减是有限的、可以补偿的。当锚索间距适当时.群锚的效果是正常的。在一些情况下,采用预应力 锚索加固岩层破碎带、崩滑堆积体和砂卵石层的滑坡和边坡.要比采用抗滑桩便宜、髙速和安全.宝成铁路老 鸦岩隧道滑坡是单独采用预应力锚索进行松散体加固的一个实例。对中国银行大楼砂砾层基坑边坡所采用 的预应力锚索加固在成都市是首例,将预应力锚索作为主要加固工程措施之一的南昆铁路八渡堆积层滑坡 是铁路系统治理的最大的滑坡。
1999 Vol. 16 (1): 72-77 [摘要] ( 2473 ) HTML (1 KB)  PDF  (410 KB)  ( 225 )
78 成昆铁路山坡泥石流活动危险度区划
谢修齐,魏鸿,石胜国,华明
山坡泥石流是指发生在山区铁路陡(堑)坡上的一种雏形泥石流。成昆铁路常有山坡泥石流灾害发 生,本文从山坡泥石流成因机制及其组合特征出发,提出了区划山坡泥石流活动危险度的判别模式R={MN(R1)……MM(RM)},将成昆铁路沿线山坡泥石流活动危险程度划分成10个区,用于防灾减灾。
1999 Vol. 16 (1): 78-84 [摘要] ( 2500 ) HTML (1 KB)  PDF  (367 KB)  ( 196 )
85 接触网支柱装配计算数学模型
袁玉森
支柱装配计算是接触网专业计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为了实现支柱装配安装一次到位。本文对全补偿链形悬挂接触网支柱装配的各部分结构进行了力学和数学分析。为建立支柱装配计算数学揆型提供了依据。
1999 Vol. 16 (1): 85-91 [摘要] ( 2506 ) HTML (1 KB)  PDF  (256 KB)  ( 139 )
92 铁路隧道中无线电波 传播特性的研究
郑国莘,张文海,张跃平,盛剑桓
本文首先给出了隧道中有列车通过时的简化模型——超大尺寸周期加载的不完全矩形波 导模型,导出了这种结构中列车的表面阻抗.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无线电波在铁路隧道中的传播特性。得到了关于TSMq.mo模的传输模方程以及TSM1.10的衰减常数。研究结果表明:HEM11模和 TSMq.mo模能在铁路隧道中传播,而TSMq.mo不能.另外,本文重点讨论了 TSM1.10模的衰减常数在 不同条件下的频率特性,以及车厢中旅客对传播特性的影响。
1999 Vol. 16 (1): 92-97 [摘要] ( 2501 ) HTML (1 KB)  PDF  (257 KB)  ( 111 )
98 国际工程承包工作的原则与策略
王立平
1997年5月至1998年6月,为更好地履行中土集团与尼日利亚交通部议标签订的总价值5.6亿美 元.总长3 288 km的尼铁修复改造工程承包合同,铁道部充分发挥中国铁路集团优势。严格按国际承包工程 的贯例,组织八个工程局、铁路局拖工单位参加的尼铁大会战.整个工程项目从信息追踪、签订合同以及内部 的分包施工管理,最大程度与国际接轨,取得了较好的国际信誉,作者在国外参与了尼铁会战生产指挥,本文 剖析了国际工程承包管理的特点,总结了尼铁项目及其它国内大公司在国外施工的成功经验,从铁路施工企 业今后参与国际工程投标竞争的地区;竞争的主要工程项目;如何疏通主渠道,追踪信息;以及承包国外工程 的指导原则、经营策略,现场施工管理等进行的分析论证,其目的是使更多的路内施工企业得其要领,少走弯 路.在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的竞争中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1999 Vol. 16 (1): 98-102 [摘要] ( 2620 ) HTML (1 KB)  PDF  (316 KB)  ( 126 )
103 从新加坡建筑业看国际建筑工程发展和我们的对策
杨启兵
本文简介新加坡的建筑业概况;解析国际主承包商的动作方法;比较国内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详述 国际工程合问文件和合同价格;综述国际工程的发展趋势;提出中国承包商进军国际市场的对策。
1999 Vol. 16 (1): 103-110 [摘要] ( 2689 ) HTML (1 KB)  PDF  (453 KB)  ( 695 )
111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电算结果的人工调整
车艳萍
依据现浇板设计经验.对如何调整电算结果中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尺寸、配筋率,裂缝宽度超限变形进 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设计建议。供结构设计参考。
1999 Vol. 16 (1): 111-113 [摘要] ( 2528 ) HTML (1 KB)  PDF  (188 KB)  ( 79 )
114 煤矸石作路面基层材料的探讨
何上军
近年来,随着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加强,各种工业废渣利用问题已普进受到人们的重视,将煤矸石 用于公路工程就是其中一例.用煤矸石作基层材料修筑道路有许多优点,同时也为这种工业废弃物的处理找 到了一条合适的途径.本文就煤矸石作为路面基层材料的优点.适用范围、经济效益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1999 Vol. 16 (1): 114-117 [摘要] ( 2479 ) HTML (1 KB)  PDF  (196 KB)  ( 158 )
118 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董文圣
高等级公路路面有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两类。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优良的行车 能、便捷的施工、运营维修条件和合理的经济性等原因,在高等级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上被广泛采用。本文结 合多条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施工实践,对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的特点、原理、过程、机械设 备造型、技术标准、质量控制等方面做了系统介绍.
1999 Vol. 16 (1): 118-124 [摘要] ( 2461 ) HTML (1 KB)  PDF  (285 KB)  ( 140 )
125 二郎山隧道管棚支护施工 的设备选型及应用
肖瑞文
本文通过对二郎山隧道的地质分析和几种超前支护工艺的比较可见:大管拥超前支护为安全、快速 通过隧道软弱破碎带的有效手段;而釆用的英格索兰KR80412管棚钻机则以其良好的工作特性为实施管拥 超前支护提供了保障,同时,结合KR80412管棚钻机的应用,介绍了该钻机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效果。
1999 Vol. 16 (1): 125-128 [摘要] ( 2468 ) HTML (1 KB)  PDF  (175 KB)  ( 114 )
129 工程项目的现场质量管理
闫章波
本文对工程项目阐述了现场施工质理的主要任务,并详述了其主要应做好的几项工作:搞好设 计图纸审核,搞好技术交底、落实质量管理计划,开展工前检査,做好技术复核,做好材料试验工作,做好隐蔽工程和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工作,以及做好质量验收评定工作等。
1999 Vol. 16 (1): 129-130 [摘要] ( 2629 ) HTML (1 KB)  PDF  (124 KB)  ( 525 )
131 论“设备创效”
韩兴旭
铁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设备管理必须拓展工作面,积极探索建立铁路设备管理 的新机制和新模式.以促进设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增加产量,创造效益,增强 市场竞争能力.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安全效益型的设备管理体制。本文对做好设备工作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效益的量化计算等方面作了阐述。
1999 Vol. 16 (1): 131-134 [摘要] ( 2490 ) HTML (1 KB)  PDF  (213 KB)  ( 110 )

版权所有 © 2014 《铁道工程学报》编辑部
京ICP备14038223号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